八月的一天,妹妹忽然打电话给我,说:
“哥,你知道半山公园往哪上去吗?我把车停在北苑停车场了,却发现找不到上山的路了。” 我愣了一下。我们在半山曾经住了二三十年,妹妹却找不到山门了,岂不是件怪事。“唔,你往原先的职工医院旁边走,那里有一个半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大门。” △我和妹妹在半山上的合影,背景是杭钢的医院和生活区
老妈在一边听见我和妹妹的通话,也乐了。确实,妹妹自从出嫁之后,基本就很少回半山了,如今女儿也比她高了。原先的半山区委后来并到拱墅,如今拱墅也和下城合并了;原先的职工医院因为2017年杭钢搬迁也改名字了,如果不是妹妹,而是向一个素人指点上山的路,还真不知道怎么说呢。 这可是看着我和妹妹长大的半山。 战国水晶杯就在这里出土。我多年以前在浙博看到过这个杯子,和宜家的玻璃杯没什么两样,设计很现代,就是年代确实久远了一点。 △战国水晶杯为战国晚期水晶器皿,1990年出土于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现藏于杭州博物馆(资料图) 我初中的历史老师,姓王,写了一手黄庭坚体的板书,讲课之余也喜欢带着学生在山中考古。我在历史王老师“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考古精神感召下,也曾经在半山公园洪水过后的山涧里挖过一匹小石马,半个身子埋在沙子里,一个人偷偷挖了大半年,挖了以后被水流沙子埋上,再挖再被埋上,最后只有放弃。然后石马就土遁不见了。 我后来向王老师描述过这匹四腿连肚半月形的石马,王老师十分肯定地说,那一定是宋朝的文物,可惜了,可惜了。 △小时候,爸爸领着我和妹妹在半山上放风筝 半山娘娘的故事就和南宋小康王赵构有关。听大人们说,金兵追小康王到半山路,有两条岔路,康王往半山桥方向去了。金兵看见一个在上塘河边洗衣服的小妹,问有个骑马的人哪里去了,小姑娘指了另一条路,救了康王一命。金兵寻王不着,从丁桥回来就把这个姓倪的小妹杀了。小康王成了宋高宗后,就在山上建庙祭祀,封救命恩人为半山娘娘。
后来抗金中兴四将之一的刘光世也埋在半山,叫刘坟村,也就是今天的刘文村。从抗金到抗元,文天祥和元统帅伯颜谈判被扣押的地方也在半山。按照现在的说法,半山是充满宋韵文化的所在。 当然,这已经是很多年后我才得以知道的关于半山的事。 我最早知道的还是半山公园的兴建。1985年,我在杭钢小学读五年级,语文马老师说要让大家写一篇关于半山公园破土建设的稿子,可以作为征文投稿杭州日报。结果有一位姓尤的女同学的文字被印成铅字上了杭报,那可是了不起的大事。
△全民健身热,妈妈和阿姨们在山上锻炼 △全民健身热,妈妈和阿姨们在山上锻炼 等上了初中,半山公园山腰上树起七块白底红字的牌子“人民公园人民建”。每次从城里坐12路回来,到了半山桥,远远就能看见这句振奋人心的口号。半山人民纷纷上山,练气功的,打太极拳的,挥宝剑的,跳木兰扇的,全民健身起来。我当时也在那里练父亲教我的鹤翔桩气功,边站边背初中英语课文。后来又开始跑步,每天早上从半山跑到重机厂,再跑回来。练成了一个长跑选手。 半山在2007年重建,变成了半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丁桥那边的龙山虎山公园打通,可坐观光车来往,路上浓荫蔽日,茶馆农家乐隐藏山水之间,当年上山健身的各路武林高手,如今在公园亭子里拉胡琴唱山歌,成了老年艺术家。前些年大巴车把旅行团带上山,还有老外看着这些中气十足的民间歌手,感觉很新鲜,用手机在那儿拍啊拍的。 2000年,我的父亲去世,埋在了半山。2005年,我的儿子在上海出生。为了让他记住自己是一个杭州人,我在他的名字里取了一个“宸”字,杭州有拱宸桥嘛。 2008年,半山国家森林建成开放,山顶建了一个望宸阁,登高可俯瞰全城。 我跟儿子说,记住,今后无论你走到哪里,爷爷都在半山上面一直望着你呢。 上一代人在这座城市的奋斗,如同山顶上的眼,看着我们和自己的下一代继续砥砺前行,越走越远。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