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本书的结构安排为“以章定范围,以节定内容”。汉六朝是一个从统一到分裂的时期,而彼时浙江文化的发展却经历了一个从富有区域特色到汉化的阶段,社会变迁、物质文化面貌与政权、政区的更替必然有着直接联系。同时,探索浙江地形、人文地理与政区建置的稳定关系对于考古资料的分布、分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在序章中对政区建置作了简要梳理。 浙江汉六朝城址考古及保护工作起步均较晚,各城址的保存分布状况、结构功能分区和文化内涵等的研究与探索还相当有限。笔者尽量将各城址的建置沿革与有限的考古资料进行连接,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未来还有增补的空间。 浙江汉六朝墓葬考古工作伴随着省内各个时期基本建设项目的实施而得以开展。早年因为受从业人员少、保护意识弱、工期紧迫、经费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考古发掘质量和考古资料的公布情况尚有缺憾。一些重要考古发现的资料,或仅见于报端刊尾片段的报道,或由于人事变迁不了了之。例如1936年修建沪杭甬铁路时,在绍兴发现汉六朝唐宋墓葬约3000座,出土文物万余件,其中出土流行于汉末东吴的画像镜就有300多枚,然而出土文物多落入收藏者之手,调查资料的公布也非常简略。1956年宁波火车站工地的发掘资料,对127座古墓葬和1处古遗址的记载尚不足千字。1993年刊发的《浙江上虞凤凰山古墓葬发掘报告》中,笔者检索其所公布的202座墓葬资料,竟然找不出一个完整的墓葬和出土器物的对应关系。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些情况逐渐有所改善,资料公布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得到重视,基本保证了考古资料的可持续性利用,相关成果有《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浙江省湖州市杨家埠古墓发掘报告》《浙江汉六朝墓报告集》《余杭义桥汉六朝墓》《余杭小横山东晋南朝墓》《衢州汉墓研究》《杭州余杭汉六朝墓》《萧山溪头黄战国汉六朝墓》《余杭凤凰山汉六朝墓》《萧山东蜀山墓地》,等等。近年来,湖州杨家埠开发区、安吉天子湖工业园区、长兴碧岩寺等地发现大量汉六朝墓葬,相信考古资料的公布将极大地推进浙江汉六朝墓葬的研究。在第二章墓葬的撰写中,考虑到资料的丰富性和同质性,在第一节、第三节中对汉墓和六朝墓分别做了概括性论述;在第二节中则对浙江汉代富有特色的土墩遗存做了专题研究;在第四节中对具有等级标识意义的典型墓葬做了个案分析,可以作为前三节的释例或补充。 有迹象表明,长江下游地区汉墓出土的高温钙釉陶器主要产自于浙江地区,当时浙地的窑业技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东汉中晚期至南朝时期,浙江的制瓷中心完成了由浙北以德清为中心的东苕溪流域到以上虞为中心的曹娥江中游地区的转移。成熟瓷器在东汉晚期一经出现,立即引起了浙江窑业的集中爆发,由此奠定的浙江窑业空间分布形态,一直延续到两宋时期。本书第三章从区域窑业生产集合体的视域出发,将浙江东汉六朝时期瓷窑址分为越窑、德清窑、瓯窑、婺州窑、台州窑五个区块,在历史文化大背景下对各区块窑业做一通盘观察,在提炼共性的同时亦注重对个性的研究。 第四章为器物研究。重点不在于器物的造型艺术和形态演变,而是放在了“透物见人”“透物见史”和“透物见文化”上面。选取的四类器物铜镜、画像石、画像砖、陶瓷器,或是浙江汉六朝时期具有浓厚区域特色、风格独特的典型器类,或是能映照时代风尚,呈现文化碰撞与交融特征的产品。在挖掘器物文化内涵讲好故事的目标设定中,将器物还原到具体“语境”中观察研究是应有之义。 必须说明的是,本书将写作重点放在了以考古资料连缀社会文化史方面,对于文物遗存分期研究较少涉及。对考古类型学的使用仅限于墓葬和某类器物形态演变的分析。这样的处理并非“自废武功”,毕竟,汉六朝时期丰富的纪年考古材料对于物质文化的分期已具有实操意义,而长篇累牍的型式分析反而有舍近求远、事倍功半的嫌疑,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更是少了许多阅读趣味。 现在呈现给读者的这本《浙江汉六朝考古》,是笔者多年来从事浙江汉六朝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的一个总结。本书是在已公布的浙江汉六朝考古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在“浙江汉六朝政区建置”的撰写中,参考了胡阿祥老师的《六朝政区》、王志邦先生的《浙江通史·秦汉六朝卷》;在“安吉古城”和“温岭大溪古城”两节的撰写中,参考了同事田正标的研究;在“浙江汉墓概述”“浙江六朝墓概述”两节的撰写中,参考了黎毓馨先生的《浙江两汉墓葬的发展轨迹》、同事胡继根的《浙江汉墓》、学长刘卫鹏的《浙江六朝墓概述》等研究;在“浙江东汉六朝时期的制瓷业”一节的撰写中,参考了杜伟先生关于越窑制瓷工艺的研究。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的研究成果,本书从体例的完整到内容的充实都是不可能完成的。 刘建安2021年8月 后 记 自2006年进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来,我先后供职于历史时期考古室、商周考古室、办公室、汉唐宋元考古室,除了2016年至2019年期间从事办公室行政工作,其余时间均从事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我所经历的业务工作,时代跨度自商周至清代,用芜杂繁重形容之实不为过。作为一名基层青年考古工作者,服务大局、主动作为与学术兴趣的磨合,往往需要数年时间,求索之路有时清晰、有时迷茫,幸好始终有初心和方向。 我的坚持是值得的,我是幸运的。在常年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工作中,想必所领导谋虑过,要将我的学术方向和兴趣(研究生阶段师从南京大学刘兴林教授学习战国秦汉考古)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刻意安排了不少汉六朝考古项目。这其中有我主持考古发掘的安吉五福、西山汉代土墩墓群,长兴金牛岭汉六朝墓,湖州市白龙山汉六朝墓,绍诸高速公路皋埠段六朝墓,温州丽塘汉唐墓,临平茅山汉六朝墓,台州章安故城遗址,等等。我还参与过安吉古城及周边墓葬、龙游仪冢山汉墓、嵊州祠堂山六朝墓、诸暨枫桥西湖山六朝墓等考古资料的整理工作。发表考古报告、简报、论文有:《湖州市白龙山汉六朝墓葬发掘报告》《浙江温州丽塘东汉纪年墓发掘简报》《秦汉鄣郡建置始末论》《湖州白龙山出土的两面汉镜》《汉代土墩遗存为家族茔地论》《湖州杨家埠出土汉代画像镜考释》《<古剡汉六朝画像砖>札记》,等等。此外,通过参与编撰《浙江纪年瓷与纪年墓·绍兴卷》,我对汉六朝墓葬、青瓷器及窑业生产有了较深入的认知。以上我的考古工作经历、实践、成果为本书写作构筑了坚实的基础。 我明白,众人拾柴火焰高,要写一本通论性质的好著作,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言必有中的技能极为重要。所以要真诚感谢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给予资料支持或启发的各位师友,他们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胡继根、田正标、李晖达、谢西营、徐永芳,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许超,上虞博物馆杜伟,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吕芹,湖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陈云,德清县博物馆周建忠,长兴县博物馆何炜,海宁市文保所周建初,台州市文广新局任志强,温州博物馆董姝,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刘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刘卫鹏,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郑建明。浙江人民出版社莫莹萍女士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诸多辛劳,谨于此致谢。 刘建安2022年8月15日于杭州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