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工作是政协工作的特色和亮点。”杭州市政协主席叶明在文史研究会上多次强调。他说,杭州文史研究会要走出省、市,迈向全国,力争在学术研究和文史知识普及方面创出自己的品牌。 在近期召开的2015年理事大会上,杭州文史研究会对2014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回顾,可谓硕果累累,收获颇丰。 历史纵深:重回杭城的那些年 马可波罗与杭州有什么渊源?南宋临安城是什么样的?这些历史片段在史料中依稀可见,但多琐碎无章。鉴于此,杭州文史研究会“携手”中国宋史研究会共同主办了2014杭州文史论坛暨南宋临安城研讨会。中国宋史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邓小南、包伟民、李华瑞等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和日本、新加坡等海内外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在一场场“头脑风暴”后,纷纷表示不虚此行。 作为研讨会的重要内容,“南宋临安城数字化模型”课题研究与项目实施工作更是“众望所归”。在文献、考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模型还原南宋临安城相关遗址的原貌,这对于促进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该项目初步复原了三维立体的垂拱殿、钱塘门、德寿宫、太庙等南宋古建筑,已可用数字化形态进行展示。”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介绍道。 与此同时,有关“马可波罗与杭州”的研究也在持续进行中。据悉,文史研究会正在筹备召开“马可波罗与杭州”第二次研讨会,有期对研究宋元时期的杭州,以及丝绸之路与杭州的关系提出新的见解。 文史趣谈:细数“东南佛国”的文化因子 杭州的宗教历史文化深厚,更被誉为“东南佛国”。在组织召开本地学者座谈会和宋代杭州佛教系列学术座谈会的基础上,文史研究会吸收北京、南京等城市在佛教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杭州佛教文化特点,确定了杭州佛教历史文化研究基本构想。同时,成立杭州佛教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坊,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学术委员会,对杭州佛教历史文化研究进行学术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11月23日,文史研究会举办了首届杭州佛教历史文化学术论坛。本次论坛汇集国内外专家学者百余人,共收到40多篇论文,内容涵盖杭州佛教综合研究、宗派传承和思想研究、杭州僧人与寺院研究、杭州佛教信仰与世俗社会、杭州艺术史和文化交流研究等多个方面。“此次论坛不仅为今后的杭州佛教历史文化研究奠定了基础,对区域性的佛教历史文化研究也具有典范意义。”与会的学者评价道。 此外,杭州文史研究会还为学术交流与普及活动开辟了新的天地。例如,每季度如约而至的文史小讲堂,邀请国内知名文史专家学者来杭讲座,形式不拘,内容丰富。又如以笼月楼为基地的读书会、学术沙龙等,不少文史爱好者慕名前来,更以文史会友,共叙佳话。据悉,2014年文史研究会还编辑出版文史研究书籍14部,并及时编印《杭州文史(动态)》,出版会刊《杭州文史》,建立理事文库,从而展示学术成果和文化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