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一种称谓,一种修为,一种人生。 在近现代的萧山,涌现了一群“先生”。 跌宕起伏的红色岁月里,他们教书育人、启蒙理想,他们修身正德、潜心守拙,如一轮明月、一盏灯塔,各自照亮一方山河。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朱新予 朱新予(1902—1987),萧山人,出生于书香门第,早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甲种蚕业学校,1922年留学日本,学成回国后从事蚕桑丝绸专业的教学。青年时期,受孙中山先生建国大纲的教育,他立下了兴教育、重实业的志愿。 朱新予学成回国,踌躇满志地上书军阀政府实业部,却遭到回绝。理由是:洋人的技巧会让原本干这一行的人吃不成饭!报国无门,才华难展,朱新予与志同道合者一起先后在苏州、无锡、镇江创办了蚕桑专业学校,坚持学以致用。 20世纪80年代初,朱新予在浙江丝绸工学院。 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使我国的丝绸业遭到沉重打击,蚕农毁桑还地成风。为挽救这一困局,当时朱新予发起建立了江苏金坛县和浙江萧山县蚕桑模范区,传播推广新法。他与同仁挨家挨户地向蚕农发放优良蚕种,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分头深入乡村加以指导,同时推广新式缫丝设备。在朱新予与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蚕丝业产品得到质和量的提高,经受住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新中国成立后,朱新予任浙江丝绸工学院院长,他每天中午午休时间还坚持在校工作,创新推出了“丝绸美术与品种设计”新专业。1980年,他开始试办服装专业,这在当时国内的纺织丝绸院校实属首创。 中国丝绸博物馆 在注重教学的同时,他还想方设法从医学、农学、生物学的基础学科方面入手,提高蚕丝的质量,以求让中国丝绸质量跃升至国际顶级水平,还丝绸为国粹的原貌,使丝绸文化承接中国的文明之光。为发掘丝绸历史宝库,他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建立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建议,受到国务院、浙江省和杭州市政府的重视。1992年2月,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在西子湖畔落成开馆。 位于浙江理工大学校园内的朱新予铜像。 出于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对党的信仰,1985年3月,已83岁高龄的他提交了入党申请:“回忆我60多年的经历,青年时期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思想都成了幻想;壮年流亡西南,只能艰苦度过;至抗战胜利后更是困难重重。只有迎接解放,才见光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面貌大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团结奋斗,振兴中华,向着世界先进行列迈进,万感兴奋!老牛奋蹄,更待何时!”9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终于实现了他一生孜孜追求的人生理想。 朱新予主编的《中国丝绸史》 1987年,朱新予重病住院,仍念念不忘他为之奋斗数十年的丝绸事业。在病危临终前,他向前来看望的省领导嘱托三件事:一是“恢复林社”,以纪念林启创办蚕学馆(丝绸工学院的前身)的功绩,教育后人;二是帮助建成中国丝绸博物馆;三是帮助落实美籍华人赠款建丝绸陈列室。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