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杭州文史新媒体2024回顾
 
特别关注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广济桥:一座古桥的前世今生
东岳村转型背后的传奇人物
文史动态
 
德寿有意思讲坛,徐吉军教授带你看南宋临安人的幸福生活
来源:宋史研究资讯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3-06-28

《南宋临安人的一天》讲座现场







01食

首先,徐教授认为南宋临安人在饮食方面是相当讲究的。要吃时鲜,要美味可口,食具要精致。南宋时的豪华大宴可谓珍馐美肴,一掷千金。一次宴会可上二百道以上的美食,包括四十一道大菜,四十二道小果及蜜饯,二十道菜蔬,九种粥饭,二十九道干鱼,十七项饮料,十九项糕类,五十七种点心。

烹饪手法,则煎、炸、烤、烧、蒸、煮等。寻常人家一日三餐也是品类繁多。最基本的是粥与饭,有用石髓、大骨等辅料,和米合煮成石髓饭、大骨饭、淅米饭、麦笋素羹饭等,还有开水浸泡煮熟的冷米饭而成的泡饭。粥则据《武林旧事》载有七宝素粥、粟米粥、糖豆粥、糖粥、糕粥、馓子粥、绿豆粥等。此外还有各式面条、包子、饼、糕类、汤圆和馄饨。

市面上的酒类也是品类繁多。蔷薇露、流香(一作内府流香)、宣赐碧香、思春堂、香羔儿酒、进酥酒、羔儿法酒、两殿酒、雪浸白酒、等多达六七十种。

02衣

说到穿衣,临安城百姓在此方面也是颇具个性。

士民们会公然穿着奇装异服(逾制衣饰)在大街上昂首阔步,且这些逾制衣饰在市场上公开出售或作为市民们婚嫁时必备的彩礼之一。城中男女,大多数穿着丝绸服装,遍体锦绣。

马可波罗曾记:当地男女皆白皙美丽,多数人皆衣绸缎。因此地产丝甚多,且商人又常从外地运入。人人皆诚实可敬。商家巨买的妇人们,衣着华丽,所佩带珠宝饰物之多,几难以估计其价值。与鲜衣华服相匹配的饰品自然也是精致贵重的。都城妇女“悉以琉璃代之,妇人行步,皆琅然有声。”

03住

那么临安百姓的居住环境是怎样的呢?徐教授继续引经据典为我们还原当时的建筑与土地风貌。

谈到百姓屋舍,时人江少虞《宋人事实类苑》中说:“杭人素轻夸,好美洁,家有百千,必以大半饰门窗,具什器。”富贵人家更是一掷千金,珍贵的沉香木和檀木,远从热带地区运来,以为主梁支柱之用,地板则铺以上釉的瓷砖,甚至有以银片饰成花卉图案镶嵌的。

至于屋梁外露部分,皆饰以雕刻,画上华丽的图案。更精美的,则在屋顶上饰以黄色、浅绿或翡绿等琉璃瓦片,檐角上翘,檐弯和谐而完美,和周围山林水色,相映成趣。屋檐习用白鹭鸟、龙、凤等陶制动物饰物。富家宅第还皆种有各式各样的奇花异卉。

04行

临安乃是一个水城。浙西、浙东两条运河网连接了全国各大城镇。当时城内广大居民日常必需品都要依靠水陆两路运来,水路用船,陆路要用人力搬运,其中水路尤为重要。

耐得翁《都城纪胜·舟船》说:“行都左江右湖,河运通流,舟船最便。”小河、大河、西河是当时城内主要的水上交通线,这三条河上许多桥梁又是陆上交通的枢纽所在。由于临安城内河道众多,因此桥梁便成为都城交通的重要特色之一。

《马可波罗行纪》第一五一(重)章《补述行在》便说:“人谓城中有大小桥梁一万二千座,然建于大渠而正对大道之桥拱甚高,船舶航行其下,可以不必下桅,而车马仍可经行桥上,盖其坡度适宜也。就事实言,如果桥梁不多,势难往来各处。”

05乐

临安城的物质充足,百姓的精神生活也十分丰富。

瓦子数量、艺人人数和场所的硬件设施等方面,远远超过北宋东京,也是全国其他城市无法相匹的。就瓦舍数量来说,城内外总计有二十多处。有些规模极大,如位于御街北段众安桥南的北瓦,里面有勾栏十三座最多,是众瓦中最多的。大的勾栏可以容纳一千余人。

瓦舍设有早、晚场。早场在凌晨五更便已开始,而夜场关门则至深夜。表演不受时间限制,不受气候变化影响。里面配置有相应的灯光设施和相应的扩音设备。通风设施齐全,可遮拦风、雨、雪,使冬天不至于太冷,夏天不至于太闷热,以保证全天候演出。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特约研究员)作品成果展(三) 2025-01-21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特约研究员)作品成果展(二) 2025-01-15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为人知的故事 2025-01-14
杭州文史新媒体2024回顾 2025-01-13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特约研究员)作品成果展(一) 2025-01-0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