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士嘉(1911—1986),女,杭州萧山城厢街道人,193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1937年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物理。抗战爆发后,日军飞机频繁轰炸中华大地,陆士嘉毅然改学航空,成为当时世界流体力学权威专家普朗特唯一的亚裔女博士生。1952年筹建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时,陆士嘉为筹备委员会委员,后任学院教授,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1956年,陆士嘉加入中国共产党。她一生主要从事黏性流体运动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为祖国培养了大量航空航天工业科技人才。 陆士嘉 陆士嘉原名陆秀珍,祖籍萧山,其祖父乃清末山西巡抚陆钟琦。青春时期的陆士嘉爱好文学,但身处乱世,容不下如此闲情雅致。一次偶然的机会,陆士嘉读了《居里夫人传》,居里夫人卓越的人生和巨大的贡献为迷惘中的陆士嘉点亮了一盏灯,于是她决定“学理科,当中国的居里夫人”。1926年,陆士嘉考入国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并选择理科。1929年,她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成为该系当时唯一的女学生。靠着半工半读,陆士嘉完成了4年的学业,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获学士学位。
北师大毕业后,陆士嘉看到日本侵略者的飞机经常轰炸中华大地,深感眼前造飞机远比研究星星有用,于是决定去德国学航空科学。因为那里有近代流体力学的奠基人、世界级的大学者——路德维希·普朗特教授。1937年,陆士嘉告别了亲人,登上了开往欧洲的轮船。1938年,陆士嘉想进哥廷根大学拜普朗特为师。普朗特从不接收女研究生,更不愿意接收来自落后中国的女研究生。陆士嘉多次登门拜访,并抱着“外国人看不起中国,我就一定要为中华民族争口气”的信念,勇敢提出考试的要求。结果,陆士嘉的成绩好得令普朗特大感意外,普朗特对这位自信、倔强又聪慧的中国姑娘刮目相看,正式同意收陆士嘉为自己的关门弟子,这也是他一生唯一的一位女学生。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德国大学对中国学生有着种种苛刻的限制,尤其在实验条件与实验过程中对中国学生严格保密。加之生活条件艰苦,陆士嘉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重重障碍与困难,但她毫不气馁,沉醉于流体力学这个“魔幻世界”。1942年,陆士嘉以一篇精彩绝伦而又复杂至极的论文——《圆柱射流遇垂直气流时的上卷》获得了德国一级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陆士嘉回到祖国,先后在天津北洋大学、清华大学任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1952年,北京航空学院开始筹办,陆士嘉作为筹备委员会委员,为学校的创建作出了积极贡献。1954年,在她主持下,学院招收了空气动力学学科第一批研究生。在她和其他专家的提议论证后,学院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空气动力学本科专业,她还提出,该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强调教学科研要结合生产实践,这为北航空气动力学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陆士嘉为学生辅导答疑。她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37年,常常是身兼数职,包括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全国妇联执委等,但她从未因此放松过一次教学。白天,她忙于开会和工作,总是把备课放到深夜。在备课时,她总要先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基础程度和专业特点,然后确定教法,还要考虑如何讲才使学生容易接受。她讲2小时的课,至少要花6小时去准备。课后,她还要为各类学生作辅导答疑,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更是一个一个给予指导。1986年,陆士嘉在逝世前,还把同事们叫到医院病榻前,就博士生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陆士嘉的一生克己奉公,尤其是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更是襟怀坦白、先人后己。在国家困难时期,她多次主动要求减薪,遭婉拒后,更是把她认为“太多”的部分以党费的形式还给了国家,20元、80元,一直增加到100元,是当时应交纳党费的近20倍。当在报纸上看到兰考人民生活困难,她寄钱;某地有水灾,她寄钱;闹地震,她寄钱。从不署名,或落款“一名人大代表”。
陆士嘉全家福(1972年) 1986年8月29日,陆士嘉病逝于北京,其骨灰最初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丈夫张维去世后,儿女们按照父母生前遗愿,将两人骨灰合并,撒在了圆明园的荷花池内,取“质本洁来还洁去”之意。(资料和图片来源:《历史没有忘记他们》)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