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义亭位于万松书院西侧,相传此处为清代落魄书生崔升与其妻自缢处。亭檐有“节义亭”为杭州市书协副主席陈进先生书。亭内有青石碑碑额浮雕双鸟戏竹图,喻崔氏夫妇的恩爱与高洁。 夫妻情深同生死 节义亭在清代著名学者俞樾的《春在堂随笔》中有记载,而且在杭州长桥一带的老居民中也口口相传,节义亭蕴藏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书生崔升因受族人牵连,被迫离京,携妻前来投奔远在杭州的亲戚。风餐露宿,一路艰辛,夫妇俩辗转多日来到杭州。 到了杭州,按图索骥,不料亲戚家早已搬走。崔氏夫妇投亲不遇,又困顿交加,再加上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心中不免沮丧。为从长计议,只得先找客栈住下,以后每天都心怀一线希望朝出暮归地去寻找。如此,不觉已有月余,随身所带盘缠日少,渐渐地捉襟见肘起来。有好心人同情他们的遭遇,介绍崔妻给一些有钱人家做洗浆缝补的针线活,换点买米的钱,又在南山僻静处找了间廉价小屋供他们租住。虽是简陋,崔氏夫妇也总算是在杭州安下家来了。 又过了半年有余,亲戚仍是杳无音讯。崔升也就渐渐放弃了投靠亲友的想法,打算重拾书本,参加来年的会试。崔妻十分支持丈夫。从此,崔升每天只管潜心攻读,妻子则揽更多的针线活做。有好事者见崔妻年轻貌美,知书达礼,且又出自官宦人家,便暗中劝说:“与其跟着崔生过这种苦日子,还不如嫁作商人妇,虽不能做原配,正室,锦衣玉食的生活却是肯定的。再给崔生点银两,不就保你夫妇两全了吗?“崔妻听后怆然曰:”贫贱不可移,富贵不可淫,无论生死,永远都不相弃。“好事者闻言只得悻悻而回。 渐渐地日子过得更加窘困了。随身可典当之物早已换成了大米,崔妻微薄的收入,根本不足以养家,夫妻俩常常食不果腹。家徒四壁,苦日难熬,崔升既心疼爱妻千金之躯跟着自己受苦,又愧于堂堂男儿竟然靠女人养活,不觉心灰意懒,且日胜一日。 又一日,崔升无意中发现妻子在蒸饭时,总是事先在碗中倒扣一只小碗。偷偷观察了几天后,崔生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妻子眼看粮食不够吃了,才在每次蒸饭前,预先在自己的碗中埋入一只小碗,这样蒸出的饭看起来还是满满的。既可以让他多吃点,又不至于折他的面子,令他难堪。崔升不禁黯然神伤,心中虽对妻子充满了感激,但更多的是不可抑制的悲伤:堂堂男儿竟要靠妻子挨饿才得以苟且偷生,如何还有脸面再活在这世上?!或许没有自己,妻子就不会再有这么重的负担了,至少不用再吃这“空心饭”了。 又一夜,崔升在辗转反侧中下定了决心。第二天一早,趁妻子外出时,径自在自家屋后的大樟树上寻了了断。却说那崔妻只知丈夫近来心情不好,急匆匆地捧着刚换来的一小袋米回家,心想今天要让夫君饱餐一顿。不料,回到家中却见丈夫已命赴黄泉了,不竟悲从中来,想自己身世飘零又无依无靠,且没有了崔升生又何益?索性也在那棵樟树上自缢,随了崔升去了。 崔升夫妇的遭遇赢得了世人的同情,当时钱塘县的县令也十分同情这对苦命鸳鸯,感慨他们“固穷守志,至死不移”的节义,于是就在万松岭敷文书院西侧择地厚葬了他们,并建节义亭,亭中树碑,县令亲自撰文为记。 2香火旺盛双吊坟 清同治年间,敷文书院有一穷书生途径节义亭,饥寒困盹间恍惚见一男一女软语宽慰并赠银两若干,待清醒时怀中果有一包碎银子。以后又有多名书生得到过崔升夫妇的资助。一传十,十传百,且愈传愈神,崔氏夫妇简直与有求必应的观音一般灵验。于是,人们以坟为屋,屋中塑崔氏夫妇像并朝夕供祭,遇事即求,香火极其旺盛。
1929年杭州实测地图中的双吊坟 当然,故事的真实性有待查考,但这里俗称“双吊坟”,以坟为屋,香火旺盛,几经兴废,终至1958年被彻底拆毁,却是有据可查的,直到现在那里尚存有崔升夫妇的墓台遗迹。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