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杭州,让人首先联想到的一定是“旅游城市”“互联网之城”。其实,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不仅曾经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现在也依然有强大的工业动能。但伴随产业结构变革、城市规模扩张,一些代表着时代风貌的厂区、产业建筑等一直行走在消逝中。但是还有一个地方收藏着杭州工业的辉煌。 杭州仪表元件厂验收人员参观液晶显示器件生产线。杭州市档案馆供图 “我们这里收藏的企业档案总量近50万卷,照片1.7万张,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 2000 年杭州主要工业企业。”杭州市档案馆副馆长骆如明说,从纺织、印染、机械制造到化工、钢铁等产业,杭州工业的故事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留下杭州工业“第一手”资料“智能制造”“高新技术产业”是如今杭州工业的关键词。2023年,杭州工业投资预计达1100亿元。2023年上半年,杭州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2.3%。 时间拨转,1953年8月,杭州着手编制解放后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提出杭州城市定位为“工业的、文化的、风景的城市”。1959年10月,杭州市编制《关于1958-1967年的城市建设规划》,提出以发展工业为中心,“继续奋斗三、五年,完全可能把杭州建设成中等的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杭州市档案馆一层展厅展柜。潮新闻记者 梁亮 摄在杭州市档案馆一层展厅,这些杭州工业体系建立初期的文件就静静放置在展柜中。“从1958年开始,杭州掀起了大办工业的热潮,新建、扩建或续建了杭州钢铁厂、杭州制氧机厂、杭州汽轮厂等4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骨干企业。”随着讲解员的讲解,杭州工业的图景徐徐展开。 能够清晰梳理杭州工业发展的完整脉络,离不开杭州档案馆收藏的近 50万卷企业档案和1.7 万张照片。 “我们对国有企业档案工作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从1988年开始,档案馆对全市企业开展了档案达标升级工作。”档案馆资源建设处处长付陵介绍,杭氧、杭汽轮、重机厂、华丰造纸厂等一批重点企业档案进馆时间集中在1988年至1989年间。 1958年杭州重型机械厂建厂初期办公室用房。杭州市档案馆供图 而2000年以后,国有企业陆续改制,杭州市档案馆又接收了一批转制及破产企业档案,杭丝联、杭一棉等均在其中。 “当时属于‘抢救式’接收了很多企业档案,都来不及梳理,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必须先防止国有企业档案流失。”档案馆保管利用处处长魏彬冰说,现在共有280多家企业的“故事”留在了杭州市档案馆,因为数量庞大,他们会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防止档案出现霉变、虫蛀、破损等问题。 当初的“抢救”成就了现在的“第一手”资料,杭州重要的工业企业发展沿革、企业机构设置与管理、企业党建群团活动、生产技术等情况均可以在杭州档案馆找到答案。 努力提升档案“服务力”水平虽然收藏了大量的资料,但是如何让“死”档案成为“活”资源,发挥更大作用? “这些企业档案为深入了解杭州工业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是我们要发挥的不仅是它们的历史价值。”副馆长骆如明说,“我们必须利用好这些珍贵的资料,让它们在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作用。” “我们厂经历过更名、改制,厂址搬迁,工厂变工业博览馆等变化,还好档案馆的企业档案清晰地记录着我们的厂史和党建工作情况。”对于企业档案的作用,杭州火柴厂厂长胡午寅感触颇深。 杭州火柴厂企业档案。受访者供图 1909年,杭州火柴厂的前身杭州光华火柴厂在上城区海月桥畔创立。虽然现在市面上的火柴甚少,但是留在档案馆里的企业档案证明着这家百年民族企业的历史。 2020年4月16日,杭州火柴厂的“火柴制作技艺”作为传统技艺,正式被确定为第七批杭州上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胡午寅说,“非遗项目申请要求100年以上,历经5代传承。杭州市档案馆保存的企业档案为认定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助力了百年‘杭火’的再次擦亮。” 为了保存和留住火柴制作技艺,也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火柴,筹建一个火柴博物馆的想法在胡午寅脑海里产生了。但是百年的企业历史和文化如何梳理?杭州市档案馆主动上门服务,为展馆的建设提供了许多资料和照片。对此,胡午寅十分感谢和感动,“这座博物馆不仅将成为更多人了解火柴和火柴技艺的窗口,也是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目前,在千岛湖原杭州火柴厂基地上,火柴博物馆正在打造中。 1992年杭搪瓷厂贴花车间。杭州市档案馆供图 除此之外,档案馆其实距离老百姓的生活也并不远。“这里每天大约都会迎来15到20名群众,他们主要来查询自己的民生档案。”档案馆保管利用处副处长应琰介绍,民生档案涉及职务、工龄、退休、购房、劳模待遇、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等群众切身利益。“比如很多人为了认定工龄,来查找调令或者介绍信。如果工龄认定可以提前十年的话,那退休工资可以提高上千元。”应琰说。 而杭州市档案馆还在探索档案利用的新方向。今年8月17日,杭州召开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杭州方案”,为全省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贡献省会力量。杭州市档案馆积累的工业企业“资料库”发挥资政作用,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档案资源服务。 在位于浙江杭州市萧山区的紫光股份信息通信产品未来工厂,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补充物料。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工业印记是杭州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杭州工业的繁荣与变迁承载了一代又一代杭州人的记忆与情感。杭钢、杭氧、杭一棉等企业从传统工业到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更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产业结构的转型。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档案数据库建设,深入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副馆长骆如明表示,展望未来,杭州档案馆会以数字化建设为主要工作目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挖掘历史档案中的深层价值。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