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文史动态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重磅新书】吴铮强:《真假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特别关注
 
德寿重华——德寿宫与南宋中期政治(上)
来源:《杭州文史》第27辑  作者:王宇  日期:2023-10-17

南宋皇帝居住的地方称大内,因在临安城南,当时又称“南内”。宋高宗赵构退位以后,在皇城以北、望仙桥东秦桧旧宅基础上建造新宫,以“德寿”为名,后又改名为重华、慈福,时人称之为“北内”。德寿宫之所以也被称为“内”,是因为它是太上皇帝居住的地方,高宗、孝宗二位皇帝退位后,均迁居于此。

微信图片_20231017100225.jpg

南宋皇城图

“北内”德寿宫在皇城以外,与皇城之间隔着多个街区,中间有很多其他建筑,如衙门、民居、商店等。这些街区平日里人来人往,是非常有烟火气的热闹场所。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皇帝每次从“南内”到德寿宫朝见太上皇,几乎全城的老百姓都会知道,而且还会拥挤在御道两边驻足围观。按照今天的说法,皇帝每次过宫请安都会成为公共舆论事件。如果皇帝一直循例朝见太上皇,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比如每月十五,光宗要到德寿宫朝见孝宗。在一些重要节日,更是如此。元旦,要去朝贺新年;会庆节是孝宗的生日,要去祝寿。如果这些重要日子,从和宁门到朝天门的御街上没有任何动静,就会引发临安城百姓的各种猜测,流言满天飞。皇宫里的一些人,比如太监,也会将一些小道消息泄露出来,在临安城中形成各种八卦新闻。

中国历史上的太上皇帝与太子

首先讲太上皇的问题。中国历史上产生的太上皇有两种:一种是一些人没有当过皇帝,但他的儿子做了皇帝以后,会追封他为太上皇;另一种是当了皇帝的人把皇位禅让给儿子,自己成为太上皇。这里我们只讨论第二种。这样的太上皇,唐代有3个,即唐高祖李渊、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宋代有4个,即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宋光宗赵惇;明代和清代各有1个,即明英宗朱祁镇和清高宗乾隆。按照帝制时代的权力运行逻辑,出现太上皇并非正常现象,反而说明国家的政治运转有问题了。宋代的太上皇有4个之多,特别是南宋连续出现3个太上皇,这在秦始皇以来的两千多年帝制史上独此一家。南宋国祚只有150多年,唐朝将近300年,但是南宋出现太上皇的数量与唐朝打成平手,这显然是不正常的,或者说南宋的政治运行始终存在某种隐患。

太上皇的出现,往往与册封太子有很大的关系。太子是皇位的法定继承人,也是离皇权最近的人。他对皇权的渴望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如果长时间不能继位,掌握天下大权,心态上必然会发生变化。这时候,如果皇帝又非识权达变、通情达理之人,无视太子不耐烦的情绪,任由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就会出现政变等问题。因此,太上皇帝的出现和太子的长期存在两种现象,必须放在一起来看。

立太子有很大的风险,相当于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如果不在合适的时间禅让,这颗炸弹就会爆炸,导致人伦惨变。如秦代李斯矫诏弑太子扶苏,秦二世而灭;汉武帝立汉昭帝为太子而诛杀其母钩戈夫人;隋炀帝弑父,并杀太子杨勇;唐初太子李建成沦为隐太子并被满门抄斩;唐太宗时太子李承乾先立后废,复立又废;清代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太子胤初被“两立两废”。后来的清朝皇帝担心早立太子会威胁到皇权,于是从雍正时期开始实行秘密立储制度:把皇位继承人的名字放在一个铁匣子里,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皇帝在弥留之际命人把铁匣子拿出来,公布继承人。这种做法使得继承人无法提前知道自己将来可以做皇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皇子夺储的悲剧发生。宋高宗在这方面就格外注意,只让孝宗当了十几天太子,自己就禅让了。

尽管存在很大风险,但是历代皇帝仍要册立太子,而且乐此不彼。个中原因,一是皇帝年事已高,精力不济,不能躬亲细务,需要太子协助。比如乾隆皇帝在位60年,时间确实很长了。二是迫于道德压力,期望获得高度评价。立太子,公开表明皇帝以天下为公,不“以位为乐”,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尧舜禹三代圣人主动禅位,后世广为称颂。如果效仿圣人之行,大臣和百姓对皇帝的道德评价就很高。三是国赖长君。皇帝在生前明确心智健全的成年继承人,可以避免突然驾崩之后出现纷争动乱。具体到南宋,由于宋金对峙,国家长期处于战时状态,万一需要皇帝亲征,存在太子监国的客观需要,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册立太子。

孝宗立太子前后

南宋一朝的太上皇帝与立太子事件,要先从宋高宗赵构说起。建炎年间,宋高宗可能被金兵追击所惊吓,丧失了生育能力。他曾经有过亲生儿子,但后来都夭折了,于是不得不考虑在宗室里面挑选继承人。高宗认为,北宋之所以灭亡,可能是因为宋太祖在天之灵不保佑,便决定从宋太祖一系中挑选皇位继承人。最终入围的是宋太祖的两个七世孙,一个叫赵瑗(初名赵伯琮),就是后来的宋孝宗;另一个叫赵璩(初名赵伯玖)。赵瑗比赵璩年长三岁,进宫时间也更早一些。这两个人和赵构都没有血缘关系,没有嫡庶之别,所以双方是平等的。绍兴十二年(1142),年满16岁的赵瑗被封为普安郡王,并迁出皇宫,另赐府邸居住。三年之后,同样年满16岁的赵璩被封为恩平郡王。两名郡王的幕僚属官的配备和相应礼仪都一样,恩平郡王府和普安郡王府号称东、西二府,这引起了轩然大波,“自宗藩并建,道路切切,颇有异言”。

微信图片_20231017100232.jpg

宋高宗

高宗行事缜密,在选择继承人这件事上表现得非常谨慎。两个郡王并立以后,开始了漫长的暗中考察。直到15年之后,绍兴三十年(1160)二月高宗最终立普安郡王赵瑗为皇子,并晋封为一字王——建王,改名玮。赵瑗的竞争对手恩平郡王赵璩则被命判大宗正事,出居绍兴府。这样一来,储位的归属已经昭然若揭。但是高宗还是留了一手,并没有立建王为皇太子。也就是说,高宗还只是承认他是唯一的皇子,但还不是皇位继承人。又经过两年的考察,绍兴三十二年(1162)五月二十八日,高宗才最终下诏立赵玮为皇太子,改名昚。同年六月十日,距赵昚被册立为皇太子仅仅过了12天,赵构就宣布禅位,自称太上皇帝,移居德寿宫。赵昚做太子的时间很短暂,但他即位之时,已经36岁了。可以说,高宗立太子不久就主动禅位,体现了他作为政治家的高超智慧,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各种纷争由此得以避免。


和高宗不同的是,孝宗有三个成年的儿子,分别是邓王赵愭、魏王赵恺、恭王赵惇。而且三子均是他在当普安郡王时和正室郭氏所生,因此没有嫡庶之别,这在宋代历史上是很少见的。这也反映孝宗的个人生活作风比较严谨,当时的大臣对孝宗因此非常崇敬。如果皇帝和妃子生的儿子,即庶子,日后成为皇帝,必然会追封自己的生母为皇太后。这样的皇太后,地位显然不如嫡母,加上两个皇太后同时并立,皇帝很难处理嫡母与生母之间的关系,容易产生各种矛盾。所以说,孝宗的三个儿子皆为嫡出,从根本上杜绝了很多政治隐患。

微信图片_20231017100235.jpg

宋孝宗

不过,这时候对后来成为皇帝的恭王赵惇来说,他并不是孝宗考虑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他前面还有两个哥哥。乾道元年(1165),孝宗立长子邓王赵愭为皇太子。孝宗即位是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做皇帝不到4年,就迅速立了一个太子,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乾道元年孝宗将近40岁,这个岁数在宋代已经比较大了,身体状况开始走下坡路了,而三个儿子都已经成年了;第二,孝宗立太子,可能是专门做给高宗和大臣看的。孝宗并非高宗的亲儿子,在他看来,高宗是出于社稷延续,才把皇位传给他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所以他继承的只是高宗的政治正统,而不是血缘正统。早立太子,可以表明自己以社稷为重,视皇位为公共所有,他本人仅仅是一个过渡性的人,不会贪恋皇位。但出乎意料的是,太子赵愭竟然在乾道三年(1167)去世了,只活了24岁,谥号庄文。

庄文太子还有个儿子赵挻。如果按照西周宗法制度的原则,嫡长子去世后,嫡长孙是第二顺位继承人,譬如明代建文帝直接继承了爷爷朱元璋的皇位。但宋朝去古已远,北宋初期,宋太宗就“兄终弟及”直接继承了哥哥宋太祖的皇位,直接略过了太祖的儿子,长子继位权尚且得不到尊重,遑论“嫡长孙”了。到了南宋,嫡长孙的地位远不如嫡长子,嫡长子去世后第一顺位继承人就是次子,因此没有多少人提起“皇嫡孙”赵挻的继承资格。当然,如果孝宗让嫡长孙继承皇位,也是符合礼法的。遗憾的是,太子去世6年之后,乾道九年(1173)嫡长孙赵挻也去世了,只活了9岁。

太子去世后,孝宗便在另外两个儿子魏王赵恺、恭王赵惇之间选择继承人,前前后后考虑了4年时间,到乾道七年(1171)孝宗越次建储,即越过第二子魏王,立第三子恭王为太子。魏王赵恺为什么会落选呢?淳熙七年(1180)二月,魏王去世,宋孝宗说:“朕向来越次建储者,正为此子福气差薄耳,然亦不料其如此之夭折也。”魏王只活了35岁,他的儿子亦未及成年早卒。孝宗本人活了68岁,也就是说魏王去世后,孝宗还活了15年。如果当时立魏王为太子,必然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正因为孝宗觉得魏王并非长命之人,于是立第三子赵惇为太子。后来的光宗赵惇享年54岁,光宗之子宁宗赵扩享年57岁,都达到了那个时期的正常寿命长度,这对一个王朝的延续来说意义重大。仅就寿命而言,孝宗选择赵惇是没有看走眼的。

赵惇成为太子之后,孝宗先是让他出任京城临安府的府尹,其实这并非一件好事情。太宗赵光义、真宗赵恒都曾当过京城开封府府尹,但两人当时还不是皇位继承人,太宗当时只是亲王,真宗只是普通皇子。钦宗以太子身份当过开封府府尹,没过多久北宋就灭亡了。因而有大臣上疏反对,“盖亲王尹京,所以系人望,将以正储,未闻已升储乃始尹京者”,“大抵太子之职在于问安视膳而已,至于抚军监国,皆非得已事也。陛下但与之择师友僚属,俾日与端人正士游,养成德性,相与讲论古今治乱之理,他日民情吏事,不患不知”。孝宗没有采纳这些意见,而是让太子赵惇当了两年整的临安府府尹。乾道九年(1173),宋孝宗认为赵惇经过两年历练,对政务熟悉得差不多了,就免去其临安府尹之职,召他回宫。此后整整14年间,太子一直待在大内的高墙之内,在政治舞台上销声匿迹了。直到淳熙十四年(1187)十一月二日,孝宗手诏“皇太子可令参决庶务”,赵惇才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因为这一年十月八日,高宗在德寿宫驾崩了。

孝宗在位时其实非常压抑,上有太上皇帝压着,下有急于上位的太子顶着。高宗健在的时候,很多事情要和高宗商量,很难有回旋余地。高宗驾崩以后,孝宗才真正掌权,自己说了算。当时的人们已经议论纷纷,觉得赵惇做太子已经有十几年了,孝宗应当禅位给太子,如果不禅位,是不是意味着太子能力不行呢?孝宗可能找人商量过禅让之事,当时朝野流传着一句话:“天下不可以奉三宫”,意思是说天下承担不起供养三个皇帝。实际上,财政负担固然是一个问题,礼法上问题更加严重。当时已有太上皇帝,如果孝宗禅位,成为第二个太上皇,该怎么称呼呢?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孝宗认为,只能等到赵构驾崩以后才能禅位给太子。

孝宗让太子协助处理日常政务,设立专门的办公地点“议事堂”,并和右丞相周必大秘密商议了一些具体制度:

01

皇太子隔一天与宰相、执政在议事堂商议政务;

02

议事堂可以决定所有官员的任命,但京官馆职、外官知州以上的官员的任命要向孝宗呈报请示;

03

新任的知州都要到议事堂向皇太子参见辞行,并且可以以札子的形式现场奏事,皇太子若判断奏事的内容可行,可与宰相、执政一起进呈给孝宗。但是,侍从知州、监司知州、武官钤辖兼任的知州不需要向皇太子辞行。

如此一来,可以让太子对官员队伍有所了解,熟悉朝政。从表面上看,参决庶务的皇太子好像权力很大,实际上皇太子并不是皇帝之下、宰执之上的一个独立的决策层级,而是现有决策体系中可有可无的一个环节。由于孝宗本人还在为高宗服丧,没有恢复御殿听政,因此皇太子并未立即“参决庶务”。直到淳熙十五年(1188)正月初二,这一制度才真正施行。可是没过多久,孝宗突然取消了这一部署,提出太子以后不必每隔一天到议事堂商议政务,在他接见群臣之时,太子在旁边侍立听政,加以观摩学习即可。于是太子仅有的一点权力空间也被取消了。但是太子对皇位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据宋人叶绍翁《四朝见闻录》记载:

光皇春秋已富,又自东宫尹天府入侍重华,从容启上以:“有赠臣乌髭药者,臣未敢用。”上语光皇曰:正欲示老成于天下,何以此为?”

乌髭药可能是一种让须发变黑的药,也有可能只是一种染发剂。太子把这个故事说给孝宗、意在暗示他应该禅位了,而孝宗却不以为然。这个故事可能出于编造,但太子的年龄已经偏大,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也有一条类似的记载:赵惇曾经央求祖母即宋高宗遗孀宪圣太后吴氏为他说情,孝宗却认为赵惇当十几年的太子已经非常幸运了,因为储君的名分已经确定,当皇帝是板上钉钉的事。与儿子相比,孝宗本人只当了12天的太子,况且继位之前,孝宗长期只是一个亲王,连皇子的名分都没有。孝宗这么做,与其说是关心爱护,还不如说是对儿子治国理政的能力始终不放心。太子赵惇迟迟不能即位而蹉跎岁月,愈加愤懑,这种精神压力可能导致了他后来精神失常。



相关内容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杭州 2024-11-20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观念 2024-11-19
淳安“四石” 2024-11-18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2024-11-18
“船形馆”怎么会来到梅登高桥旁 2024-11-1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