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举办的“杭州市余杭区小古城遗址考古发现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市余杭区召开。来自中国水利学会、北京大学、河海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上海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良渚博物院等高校、研究机构的十余位专家参加。 小古城遗址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在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因配合十五省道建设项目对遗址作了首次考古发掘;2015年11月,省考古所重新启动了对小古城遗址系统的考古工作;2016年、2019-202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省考古所对小古城遗址持续进行考古发掘,获得了丰硕的考古成果;2023年12月30日,在对2015年以来小古城遗址第一期考古工作成果的梳理总结基础上,省考古所举办了“杭州市余杭区小古城遗址考古发现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分为现场实地考察和专家论证分析两个环节,总结了本期考古工作的主要成果与存在问题,为下一步考古的开展作准备。 30日上午,与会专家共同参观考察了小古城遗址湖西发掘区院落建筑群、南城墙发掘地点、庙山人工高台建筑群以及北城墙与水门建筑,并在考古队驻地检查了出土文物、图文资料等。 与会专家现场考察小古城遗址 水利史研究专家听取水门发掘情况汇报 下午,省考古所商周考古室主任游晓蕾主持研讨会,小古城遗址项目负责人罗汝鹏博士先对新一阶段的考古工作进行了汇报,引起专家们热烈的讨论,其后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考古发现的内涵、价值以及后续工作建议等方面进行总结发言。 学术研讨会现场 与会专家对小古城遗址第一期考古工作成果的重要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这是一次规划清晰、目标明确的考古工作,以小古城遗址、毘山遗址、跳头遗址等考古工作为核心的“天目山东麓夏商时期考古学研究”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小古城遗址商时期水门遗迹基本完整的保存了水利设施底部的木构遗存,是目前国内发现年代最早的同类型遗存,建议完整揭露,进一步明确其整体结构与功能性质;湖西发掘区院落式建筑群,布局复杂,但规划整齐统一,有必要进一步揭露边界信息,加强对建筑单体与各建筑之间关系的解剖分析,深入了解建筑群具体的建设过程;庙山发掘区人工高台建筑规模宏大、建筑工艺复杂,具有重大价值,或为具有礼仪祭祀、天文观测等功能的特殊建筑,应深度解剖,明确不同阶段的建筑形式与建筑方式;另外,下一期的考古工作要重视对“后马桥文化”分期的细化,同时注意对外围遗址群性质的判断以及墓葬类遗存的调查,从聚落考古的角度更加宏观的分析聚落性质,总结区域文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庙山发掘区人工高台建筑遗址鸟瞰(自西北向东南) 北城墙发掘区水门遗址正射影像 小古城遗址新发现的各类遗迹现象在中国南方地区先秦时代考古成果中皆是全新的重要考古发现,将为推动天目山东麓夏商周时期社会复杂化、东南地区商周时期文化与社会,以及中国文明化进程探索等课题的研究提供重要材料和价值。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明确了该项考古工作的价值与发展方向,为系统科学地推进项目开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