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杭州文史新媒体2024回顾
 
特别关注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广济桥:一座古桥的前世今生
东岳村转型背后的传奇人物
文史动态
 
讲堂实录 | 信笔钱塘,回首仍是《望海潮》
来源:杭州文史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4-03-29

 西湖在杭州的怀抱里。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从春水初涨到水光潋滟,从六月风光到长堤一痕,西湖的美在诗文中踊跃隽永,这些作品都可以被称为“西湖颂”

但,若谈到千古悠扬杭州赋,柳永的《望海潮》当之无愧。从“重湖叠巘”的锦绣到杭州城的繁荣富庶,柳永此词,篇幅不长,却尺幅波澜,是赞美杭州及西湖的经典之作。传之久远,皆因其描绘的笔力如画入心,不惧岁月长。

3月15日上午,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廖可斌主讲杭州文史讲堂,为广大文史爱好者细致分析了柳永《望海潮》这一经典力作的艺术魅力。

绘繁华,十万人家

《望海潮》先从整体上介绍杭州,“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三句,相当于整首词的序曲。当时没有飞机,但作者似乎想象着他御风而行,在高空俯拍,描绘的视角先扫过整个东南沿海地区,广阔的平原、浩瀚的大海一晃而过。随后,逐渐缩小范围,鸟瞰环绕太湖的三吴区域,只见这里人烟稠密,水网密布。最后的笔力聚焦到杭州城上。“钱塘自古繁华”则是从时间着眼,把人们的思绪从眼前引向遥远的过去,说钱塘自古以来就是如此繁华,具有纵深感和历史感。开头逐层展开,古代的歌唱比现在缓慢得多,从容不迫、浑厚大气。

《望海潮》像一部介绍杭州专题风光片的开头。随着画面展开,解说员的画外音从旁边响起:“杭州,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颗明珠,是三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她历史悠久,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社会繁荣……” 

序曲点出的“繁华”在接下来的篇章里,有了生动描绘——“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烟柳”指杭州到处都是树,由于空气中水分高,所有景物都笼罩在像烟雾一样的水雾之中,远远望去,隐隐约约,视觉上淡雅清丽。杭州城中多水,所以桥多,而且是“画桥”,杭州人造桥不仅实用,而且美观,这会提高造桥成本,能做到这一点,反映了杭州的富庶。“风帘翠幕”指家家户户的门、窗都有帘,室内有幕,风一吹起纷纷飘动,这同样是富庶的表现。“参差十万人家”写出杭州不仅家家富庶,而且城市规模大,到处都是如此,“参差”是差不多之意,或参差错落之意,这里以后者理解为佳。欧阳修在《有美堂记》中记载:

 “独钱塘,自五代时……不烦干戈。今其民幸富完安乐,又其俗习工巧,邑屋华丽,盖十万余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商海贾,风帆浪舶,出入于江涛浩渺、烟云杳霭之间,可谓盛矣!”

《(元丰)九域志》曾载:“主一十六万四千二百九十三,客三万八千五百二十三。”这记录的是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的人口普查数据,比较接近柳永写作此词时(1054)的情况。可见,柳永说“参差十万人家”并非夸张,基本是写实。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三句是写钱塘江。杭州“形胜”,襟江带湖。在唐代大运河开通、杭州城大发展、西湖地位迅速提高之前,钱塘江是杭州首要的自然景观,钱塘江,是吴山越水的母亲河。

词人在以“烟柳画桥”三句总写杭州繁华景象之后,本可接着写杭州繁华的具体细节,但翩然一转,写杭州城外的钱塘江,笔势就更显得夭矫如龙,富于变化。“云树绕堤沙”,谓钱塘江边树木葱茏,为云雾所笼罩,沿着江岸和沙滩蜿蜒伸展,直达天海之际;“怒涛卷霜雪”,写钱塘江潮水由远处海面涌来,涛声轰鸣,有如怒吼,浪花飞溅,形似霜雪;“天堑无涯”,从更宏阔的视野,谓钱塘江既阔且深,直达东海,形成了东南地区的地理分界线,难以跨越。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再写繁华,从概貌到细节,好似改乘采访车从街道上穿行,市场上“珠玑”“罗绮”这一类“奢侈品”让人目不暇接。

“竞豪奢”,是对杭州人生活状况的主观评价,也是词人在上片结尾的一句感慨,似吟云闲。

西湖美,难越清嘉

《望海潮》全篇,上城下湖的叙述结构,有面有点,有主有次,毫不紊乱。在柳永看来,杭州一城的精华神韵,在于西子一湖,词的下片专写西湖。这番谋篇布局,从主观角度说,体现了柳永对杭州自然人文景观的总体状况和主要特点的准确把握;从客观上看,则反映了杭州城由隋唐以前,经隋唐大运河开通,到北宋时期城市发展的轨迹。钱塘江由居首要地位,到渐渐退居次要地位,但仍然具有重要地位;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与西湖连成一体,钱塘江与西湖,水脉与城相依。

“重湖叠巚清嘉”,概写西湖的特点,高度准确概括了西湖的外在形态和内在气质。西湖之美,首先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西湖之美,不仅在水,而且在山。西湖的水碧波荡漾,迷蒙空灵;西湖的山远远近近,错落有致……写西湖,既要写水,也要写山,才能充分展现它的“湖山胜概”。

柳永用词高度凝练、准确,仅用一个“重”字,一个“叠”字,就把西湖湖山最重要的外部特征揭示出来了,由此可以见出他观察把握客观事物特征的非凡能力和提炼字词的高超水平。“清嘉”二字,尤其抓住了西湖的内在气质,体现了柳永杰出的审美眼光。“清嘉”,就是美而不艳,就是清秀、清丽、清淡、清和、清雅。西湖与其他湖泊或景观相比,特点就是“清嘉”,美在山清水秀,草木依依,空灵和谐,而不在富贵华丽、热闹俗艳,这是它的气质神韵所在。

杭州西湖自古被倾慕,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集中体现并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农耕文明生活中积淀形成的一种审美观念,即人与人、人与环境、城市与山林湖泊和谐相融,人工与天然完美结合。也就是说,西湖实际上代表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农耕文明基础上形成的生活模式和生活理想,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家园。“清嘉”是这首词的又一个“词眼”,也是词人对这一湖风光的期许。

词人描绘西湖,没有夸饰寺观楼台如何富丽堂皇,湖边车水马龙如何热闹,湖上如何游人如织等等。他写中秋前后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更加清丽,更富于生机。“羌管弄晴,菱歌泛夜(音“yà”),嬉嬉钓叟莲娃”,是写湖上的日与夜,写湖声与心动。“弄”“泛”两个字特别值得玩味,不得不惊叹词人对客观物象特点超常的感受、捕捉能力和选字炼词的深心。词人仿佛感觉到,笛声与光影互相缠扰,歌声在水雾中蔓延。

愿将帅,图将好景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五句,都是赞美这首词的投赠对象孙沔的。宋代州长官(知州)的全称为“权知某军州事”,兼管军民,重要州府的长官还例兼管内军职,孙沔此时也兼任本辖区的军职,故称他“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两句,赞许孙沔为人风雅、情趣高尚,并且才能出众,治理杭州绰有余力,是大材小用,应该升迁。“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祝愿他今后官位高升。

据《宋史·孙沔传》载:孙沔字元规,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进士第,“才猛过人”,刚直敢言,曾抗击西夏,“边人服其能”。孙沔曾任枢密副使,张贵妃甍,追册为皇后,帝命孙沔读册。因张贵妃生前恃宠而骄,颇招物议,孙沔颇具士大夫气节,不愿意为了讨好皇帝而丧失原则,所以拒绝了,之后以资政殿学士知杭州。

孙沔长期镇守边关,历经战阵,是真正的将帅,是一个正直敢言、能文能武、才能出众的官员形象。将柳永词中的相关描写与史籍中对孙沔生平的记载对照起来看,若合符契。

据《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后妃传上》记载,张贵妃“皇祐初,进贵妃。后五年薨,年三十一。仁宗哀悼之,追册为皇后,谥温成”,则张贵妃进贵妃当在皇祐元年(1049),其甍及孙沔知杭州当在至和元年(1054)。词学专家吴熊和据此断《望海潮》即作于至和元年(1054)中秋。虽然,目前柳永的生卒年尚未完全确定,但是,它很可能作于1054年。若如此,则柳永是七十岁左右作《望海潮》,这几乎是他的“天鹅绝唱”。



相关内容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特约研究员)作品成果展(三) 2025-01-21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特约研究员)作品成果展(二) 2025-01-15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为人知的故事 2025-01-14
杭州文史新媒体2024回顾 2025-01-13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特约研究员)作品成果展(一) 2025-01-0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