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祖先的一大创造。在长期的农业社会里,人们一直用它来合理安排农事,已经成为了惯制。时至今日,其中的许多节气已经渐渐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而鲜为人知,不过其中有一个清明节,却一直被保留了下来。杭州人有句俗谚:“清明大如年”,就十分形象地说出了它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其实,清明风俗有着一个演变的过程。起初它只是表示物候,后来才逐渐加入各种民俗事象,变得多彩多姿起来。唐以前,就在清明前两日,一说前三日,还有个寒食节。唐以后,寒食与清明被合在了一起,开始形成在这一天祭奠祖先亡灵和郊游扫墓的风俗。白居易诗:“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正是当年清明节风俗的生动写照。 清明扫墓 《武林旧事》记南宋杭城风俗,说道:“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都城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幽曲,亦青青可爱,大家则加枣锢于柳上,然多取之湖堤。有诗云:‘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这里指的是清明节杭城人家折柳枝插在门上的习俗。其实,此风唐时已起,当时的皇帝在清明节赐侍臣“细柳圈”,据说戴了它可以免虿毒,那是戴在头上的。五代时,才衍变为清明折柳条插门上的风俗。《西湖游览志余》记明代风俗,则说清明祭扫祖坟“人家插柳满檐,青茜可爱,男女亦咸戴之。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可见插檐和戴在头上的都有。《梦粱录》又说,清明节“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为什么会“明眼”?似乎也没有特别的解释。 柳浪闻莺 绵延至今,插柳和戴柳的风俗已不太多见,人们爱惜柳枝,轻易舍不得去攀折。 清明扫墓,南宋时的杭城已成了惯例。《武林旧事》载,“人家上冢者,多用枣锢姜豉。南北两山之间,车马纷然,而野祭者尤多,如大昭庆、九曲等处。妇人泪妆素衣,提携儿女,酒壶肴饤。村店山家,分馂游息。至暮则花柳土宜,随车而归。”从这里可以看出,那时候人们不仅扫墓,还由此引出了踏青。人家祭扫祖坟,总要带去很多祭品,仪式完毕,找个店家或是农家,就在那儿聚餐,也有的干脆在坟前席地而坐,分享祖先吃剩下的食物,显然别有一番滋味。此时的野外,正是桃红柳绿,莺飞草长,人们很自然地把扫墓与踏青郊游结合在了一起,既然难得外出一天,总要到夕阳西去,这才尽兴而归,也是合乎情理的。 太子湾公园游人如织 《西湖游览志余》载,明代清明节时,“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飞钱、抛钹、踢木、撒沙、吞刀、吐火、跃圈、筋斗、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而外方优妓,歌吹觅钱者,水陆有之,接踵承应。又有买卖赶趁,香茶细果,酒中所需。而彩妆傀儡,莲船、战马、饧笙、鼗鼓,琐碎戏具,以诱悦童曹者,在在成市”。总之,苏堤一带不光是景色迷人,更有各种游艺活动和商贩叫卖,更是热闹非凡。《梦粱录》提到,这一天西湖里还有龙舟可供百姓观赏。说“清明大如年”,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清明前后,正是放风筝的大好时光。据《武林旧事》记载,“桥上少年郎,竞纵纸鸢,以相勾引,相牵剪截,以线绝者为负,此虽小技,亦有专门。”说的是宋时西湖边的一种时尚游戏,放风筝时故意把对方的风筝线勾住,以决胜负。至于其中的游戏规则,似乎有些语焉不详,今天的人们恐怕难以仿效。不过从这段文字猜测,当年西湖边上的少年郎中间大概不乏行家里手,常会有精彩场面出现的。 旧时江南有俗谚:“正月鹞,二月鹞,三月放个断线鹞。”又称为“放断鹞”。有人说,这是指开春以后竞放风筝,到清明以后就要停止了。清代顾禄《清嘉录》就持这种说法。不过也有人不这么解释,说“放断鹞”就是故意把系风筝的线剪断,让风筝飞去。 好好一个风筝,漂漂亮亮的,怎么舍得自己去把它剪断了放跑呢?这话说来方长,其实《红楼梦》里就曾经提到过这种颇为奇怪的风俗。该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描叙了当年大观园里一群女孩子放风筝的有趣情景。当时,林黛玉,探春都说,放风筝就是放晦气。“黛玉见风力紧,过去将攫子一松,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说:‘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咱们大家都放了罢。’于是丫头们拿过一把剪子来,铰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飘飘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红楼梦中放风筝的场景 由此可见,放风筝时,或是把线放尽,或是把线剪断,都是为了让风筝随风逝去。这就是“放断鹞”。而这里还残存着一种相当古老的法术观念,则鲜为人知。古人常常把自己的姓名写在风筝上,以为自己的晦气也都附在这个风筝上了。风筝飞走,意味着自己的晦气、病根儿也一古脑儿被带走,从此便可以交上好运。关于“放晦气”,民间还有一种解释,则说是人的身体里常有一种毒气,放风筝时,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张开嘴巴朝天空望去,久而久之,身体里的毒气就自然而然地排出去了,这就是所谓的“放晦气”。作为一种民众的知识,这也似乎是可以成立的。 随着岁月流逝,人们已经不再谈论“放晦气”的话题,不过对于放风筝的喜爱,却一点儿也没有消减。人们不仅喜爱放风筝,还喜爱做风筝,讲究风筝的造型和制作工艺。当年杭城就有人以此谋生,专门在大街小巷出售风筝,人称“赶趁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些身怀绝技的民间工艺家了。 杭州人放风筝,有许多地方都可以去,西湖是人们的首选,不过吴山也十分适宜。童谣里就唱道:“二月二,城隍山上放鹞儿。”还有一首童谣则更加有趣:“鹞儿鹞儿放得高,回家吃年糕;鹞儿鹞儿放得低,回家抱弟弟。”时至今日,放风筝已经不是儿童的专利,大人们也热衷于此。 吴山 《西湖游览志余》里还提到,明代杭州的清明节夜里,“人家贴‘清明嫁九娘,一去不还乡'之句于橙壁间,谓如此,则夏月无青虫扑灯之扰”。与这种习俗有联系的是,王同《武林风俗记》引白居易诗自注云:“每寒食雨后夜凉,家家持烛寻蚊,动盈万人。”看来古人是为了灭蚊,或是驱赶那种讨厌的青虫,沿袭的却依旧是古老的巫术。这里所说的“九娘”,指的就是青虫,清明节写个纸条把她“嫁”出去,就以为是驱逐她的一种“巧妙手段”。当然,这种手段毕竟并不灵验,所以渐渐地也就被人们所抛弃,成为风俗曾经的足迹而已。 明代史学家、杭州人郎瑛的《七修类稿》还提到:“古人寒食采桐杨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耳。”这种节日饮食风俗倒是被保留了下来。他以为青白团子是从青精饭演化而来,指出了风俗流变,很值得重视。青精饭又称“乌饭”,相传为道家所创,后为佛教吸收,一般是在四月八日食用,不过也有在清明节吃的。后来演化为青团子,又称清明团子。届时,用一种从野外采摘来的嫩艾、小棘姆草等,取其绿汁,揉入糯米粉,再做成团子,一般有咸、甜两种馅,香软可口,是流传至今仍旧为广大民众所喜爱的传统食品。每当街头巷尾出售热气腾腾的青团子时,如今的人们也就都恍然意识到:清明节来了。 各式各样的青团 还有一种传统食品“清明狗”,如今的年轻人就很少知道了。《江乡节物诗·粉犬》题注说,“和五色粉为犬,清明戏具也。至立夏则烹之,以食小儿,欲其健壮相似耳。”看来又是当年的一种精神寄托。人们在做团子的时候,有意识地再捏几只小狗形状的团子,不放馅,蒸熟,挂在风口吹干,一直要等到立夏节,才取来煮了,给自家小孩吃。习俗以为可以让孩子像狗那样结实;也有的说,吃了可以不疰夏。这里同样是一种原始的巫术观念在起作用。 此外还要提到的是,清明前后,旧时总会有许多庙会、香市,人们“借佛游春”,既满足了在信仰心理方面的某种需求,又是一种旅游、休闲、购物和民间艺术竞技的大展示,使得清明节不仅仅只是表示气象物候的农事节气,而且成为名符其实的传统文化节日。大概也正是因为以上这样一系列的原因,才使得清明节能够久经考验,依旧牢牢地在中国人的心目之中占据了它的一席之地。 顺着清明踏青的话题往下说,就该说到游山了。一般人以为西湖之美,美在湖水,所以游览西湖的关键在于游湖,其实这仅仅说对了一半。到了西湖,只游湖而不游山,那实在是太可惜了,甚至于可以说你还没有游览过西湖。明代诗人范景文有首诗写道:“湖边多少游观者,半在断桥烟雨间;闲逐春风看歌舞,几人着意到青山。”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个缺憾。还有个诗人徐霖则留下了这样一首诗:“西湖如明镜,诸山如美人。美人照明镜,形影两能真。”他说得似乎更加公允一些。 苏堤水 宝石山 西湖三面环山,与别处的山相比,这些山大致上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林木葱郁,山泉潺潺,使人觉得很亲切,爬爬也不累,似乎它们天生就是给游人观赏的;二是到处有寺庙宫观,到处有亭台楼阁,透露出浓郁的人文气息,于是也就更加适宜游览;三是山与湖的布局又是那么巧妙,爬上山去,常常就能观赏到西湖,这与在湖畔观赏时的感受大不一样,似乎又多了几分豪气。凡此种种,也就促使着许多人都选择了游山。清代大学者俞曲园就说过这样一段话: 西湖三面环山的格式 西湖之胜,不在湖而在山,白乐天谓冷泉一亭,最余杭而甲灵隐,而余则谓九溪十八涧乃西湖最胜处,尤在冷泉之上也。逾杨梅岭而至其地,清流一线,曲折下注,㶁㶁作琴筑声。四山环抱,苍翠万状,愈转愈深,亦愈幽秀。余诗所谓“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东东泉,高高下下树。”数语尽之矣。他实在是一位游山的行家里手。事实也是如此,如果说外地游客游览西湖时往往来去匆匆,还不可能安排出更多的时间游山的话;那么世代居往在西湖边上的人们都是很懂得游山的乐趣的,所以他们只要有了一些闲暇,就会兴致勃勃地相约着去游山,这也可以说已经成为杭州人的一种生活习惯了。 作者 | 顾希佳资料来源 | 《西湖风俗》,杭州出版社,2004年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