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史林春秋
 
史林春秋
史林春秋
 
文史动态
 
【重磅新书】吴铮强:《真假南…
浙水敷文 · 名碑赏析丨何谓…
孔庙讲堂预告丨冯立:书翰千载…
【会议】“纪念马可·波罗逝世…
 
特别关注
 
“船形馆”怎么会来到梅登高桥…
辛亥革命与杭州驻防旗营
百年前风靡一时的杭州旅游指南
南宋临安的防火组织与消防队
史林春秋
 
张帆:中国古代史史料的类别与特点
来源:十九号见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4-10-08

本文转自“ 历史园地”,以上内容来源于:张帆:《高中历史史料研读》(中国古代史卷),北京:中华书局,2022年。旨在知识分享,如涉版权问题,联系小编删除。

史料,或者称历史资料,指的是能够反映过去发生、存在过的事情的材料,对历史学家来说主要是文字记录。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基础,无论是从事史学研究的专业学者、讲授历史学科知识的教师还是学习历史的学生,都需要具有不同程度的史料阅读、辨析与运用能力。中华民族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又是一个高度重视历史记录和保存的民族,留存下来的史料浩如烟海。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古代的史料类别和特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第一部分 先秦史料概述

如果按照年代划分,我们可以粗略地把中国古代史的史料分为先秦与秦至清(鸦片战争前)两个时期来讲。之所以这样划分,一是因为先秦时期的史料还没有形成体系,文献性质、类型的认定比较模糊。二是在先秦史研究中,文字材料相对比较少,实物材料(主要是考古资料)占据着比后代更重要的地位。在历史教学中,考古资料一般用得不太多,特别是受老师专业背景的影响,很少对它们深入细致地解读,很少从细节上进行追究。因此,由于文献史料属性、地位的差异,我们要将先秦史料与后面分开介绍。

一、五经

先秦的文献史料,可以粗略地分成四类。第一类就是儒家的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它们是中国古代最早形成的几部典籍,被儒家奉为经书。

“五经”里面,《春秋》是一部真正的历史著作,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史书。它本来是东周前半期鲁国的国史,但也记载了周王室和其他诸侯国的情况。后来,人们就借用这部书的书名,把东周前半期称为春秋时期。《春秋》语言简洁,又暗含褒贬之意,据传是由孔子修订成书的。后来,出现了三部对它进行解释的书,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五经”中另外四部都不是史书,不过史料价值仍然非常高,特别是《尚书》和《诗经》。《尚书》是一部上古文件汇编,主要是一些重要人物的言论记录,也有综合性的追述描写。其中关于商朝后期和西周的篇章,基本是当时流传下来的一手材料。时代更早的篇章出自后人追忆,具有程度不等的想象、虚构成分,但也曲折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诗经》是周朝人编纂的诗歌总集,里面的一些史诗记录了商周部族起源传说和建国历史,更多的则是反映周朝社会生活的民歌,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五经”中的《礼》指《仪礼》,记录周朝的礼仪制度和规则,内容艰涩难懂。后来,另外两部成书较晚的《礼记》和《周礼》也获得经书地位,与《仪礼》合称“三礼”。《礼记》和《周礼》的基本内容大概是战国到西汉写成的,但对于学习和研究先秦历史还是很重要。比如《礼记》的《礼运》篇里“大道之行也”一章,被认为很好地概括了中国上古社会从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变这一历史进程。

《易》即《周易》,是周代的占卜书,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观念对于研究先秦思想史十分重要,也有社会史方面的信息。

“五经”作为史料时代久远,文字古奥,无论中学生还是大学生,直接阅读原文都很困难,应当去找比较准确和通顺的现代汉语译注本对读。

二、史书

除“五经”里的《春秋》外,先秦时期还出现了几部史书,主要有《左传》《国语》《战国策》和《竹书纪年》。《竹书纪年》内容相对简略,前三本书的内容则比较丰富,有很多生动的情节、语言描写。其中最重要的《左传》,也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春秋左氏传》,为《春秋》搭建出来的历史框架增补了大量的具体史实,文笔生动、形象,是脍炙人口的史学名著。

三、诸子

即包括《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在内的先秦诸子著作,其中《论语》和《孟子》在唐宋时期被纳入经书行列。诸子著作主要提供的是思想史材料,但其中也有一些有关当时社会其他方面的信息。比如《孟子》里面有一段话描写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繁荣状况,就对当时的经济史、城市史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四、出土文献

即甲骨文、金文、先秦简牍或帛书之类出土文物上的文字材料。这部分资料零散、难懂,需要借助古文字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成果才能加以利用。但它们通常都是一手材料,“原汁原味”的程度最高,具有前三类材料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第二部分 秦至清(鸦片战争前)史料概述

秦朝以下,史料就逐渐多起来了,以下分十二类进行介绍。我们介绍的是中国古代史史料,因此下限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实际上我们在这一部分所介绍的中国古代史史料的这些类型,也适用于1840年以后的清朝历史。只不过1840年以后清朝历史史料又有一些新类型,比如报刊、西文史料等,这里就不涉及了。

一、正史及相关资料

正史就是俗称的“二十四史”,从《史记》《汉书》一直到《明史》共24部。它们的体裁都是纪传体,以本纪记载基本线索,以列传记述重要人物的事迹和活动。此外,大部分还设有记载典章制度的志,以及排列重要零散信息的表。这套体裁由司马迁《史记》首创,班固《汉书》加以完善,在中国古代史书中算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综合性体裁。“正史”这个概念是清朝正式确定的,因此并未覆盖清朝历史。民国时期,按照相同体裁编纂了《清史稿》,习惯上我们把它也与上述“正史”一体看待。

正史加上《清史稿》,这25部史书系统记载了从上古传说时代到清末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代表作品,也是学习中国古代史最基本的史料。它们累积起来体量巨大,据统计共有3700多卷,约5500万字(按中华书局点校本计算字数)。对于初学者来说,如何在这么庞大的卷帙中查找相关资料,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一个方法是使用各类检索工具,另外一个方法是通过已有研究去追踪转引,但转引时要注意核对原文以防引错。

正史在早期都是私人作品,到了唐朝以后变成官修,每个王朝都要替前面的王朝修史,成为传统。官修正史有大体确定的基本资料来源,主要就是前朝自己编纂的起居注、实录、国史等。起居注以皇帝日常活动为中心,在皇帝活着的时候就随时编写。等到皇帝死后,把他的起居注,加上其他一些材料,编纂成编年体的实录。实录积攒一段时间,再汇总改编为纪传体的国史。唐朝以下,不是每个王朝都有这么完备的工作程序,但多少总有一些。不过,它们编纂的起居注、实录、国史之类,只有清朝的还在,另外明朝实录也在,其余基本都已亡佚。凡是在的,当然都是非常重要的史料,比正史更原始。

二、私修史书

私修史书数量很多,主要指个人编纂的史书。有些史书,编纂工作得到国家支持或鼓励,但国家并未对编纂工作进行管控,应当也算私修史书。具体可分四类。

1.编年

编年体是最古老的史书体裁,先秦的《春秋》《左传》都属于编年体。秦以下的私修编年体史书,以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最为著名。《资治通鉴》记载了战国至五代1362年的历史,约300万字。此外比较重要的私修编年体史书有荀悦《汉纪》、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

2.传记

私修史书中人物传记的比重很大,包括某个个人的传记以及群体的传记。群体传记中,又有按朝代或时期编的,按地域编的,按人物身份编的,不一而足。

3.学案

学案从表面看也是一种传记,但本质上不同于一般的传记。学案收录的都是思想家或学者,重点不在于记人物,而在于梳理思想、学术的传承发展脉络。此类史料的出现比较晚,数量不是很多。最著名的作品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及其后学编纂的《明儒学案》《宋元学案》。

4.野史

上面三类以外的私修史书,体裁不一但具有原创性或史料价值者,暂统称为野史。有的记述一个朝代、一段时期的历史,有的记述某地方历史,有的单独记载某一件事,鱼龙混杂,数量也是很庞大的。

三、政书

政书是记载典章制度及其演变的著作。又可以分四类。

1.十通

“十通”是十部名称带有“通”字政书的合称,其基础是“三通”。唐朝后期,杜佑撰《通典》,记载上古至唐中叶典章制度建置沿革,开创了政书这种体裁。后面南宋郑樵撰《通志》,元朝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各自以不同分类体系总结历代制度沿革,与《通典》合称“三通”。这里面《通志》原本并非政书,而是一部纪传体通史,但里面的本纪、列传基本照抄前代正史,历来不受重视,只有记载制度的部分较有新意,因此就被作为政书列入“三通”。清朝乾隆时,为这三部书各自编纂了续编(写到明末)、当代编(写清朝前中期),合称“续三通”“清三通”,晚清刘锦藻又单独编纂一部叙述清朝后期的《清朝续文献通考》,这样累积起来一共十部,合称“十通”。其中,“三通”特别是《通典》《文献通考》,史料价值和学术水平最高。

2.会要和会典

“十通”讲制度演变,大部分是跨朝代的。会要和会典则是断代制度史,专门记载某一朝代的典章制度。会要体裁始创于唐朝,后人又为唐朝以前的大部分朝代补写了会要。明清两朝编纂的,称为会典。还有的书,比如盛唐时期编纂的《唐六典》,编纂定位与其说是史书,不如说是国家行政手册,大体上也可以归入这一类。

3.律令

律令,即古代的法典,或法律法令条文。明清两朝的法典现在还能看到,以前朝代的法典除《唐律》外,基本都已经散佚或残缺。无论哪种情况,都是研究中国古代法制与社会的重要史料。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律令资料有些是近几十年新发现的,例如湖北睡虎地秦简、北宋《天圣令》、元朝《至正条格》等。

4.官署志

官署志是以政府某一机构为核心编纂的著作,记载该机构的建置沿革、官员职掌、法令法规、人物趣闻等内容,从侧面反映当时的典章制度。这类著作从唐朝开始出现,大部分都局限于某一个朝代,例如明朝的《翰林记》、清朝的《钦定国子监志》,也有少量跨朝代的。

四、地理志

地理志,即从行政区划视角记载地方情况的著作。虽然我们把这类书称为地理志,但其中内容远不限于地理,通常涵盖地方许多方面的信息。分两类。

1.总志

即全国性的地理志,从唐朝开始,各统一王朝都编过。例如唐朝后期李吉甫编纂的《元和郡县图志》、北宋初年乐史编纂的《太平寰宇记》、明朝李贤主编的《大明一统志》、清朝穆彰阿等编纂的《嘉庆重修一统志》,等等。清初顾祖禹撰著的《读史方舆纪要》是一部从军事、地形角度写的地理著作,性质与上述综合性的总志有所不同,但宏观上也可以算在这一类。

2.地方志

即地区性的地理志,以省、府、州、县等行政建置为核心进行编写,也有以乡镇、关隘、山川、寺观为核心编写的,数量极大。我们国家编过《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著录国内各图书馆收藏的地方志(编纂下限到民国)8200余种,算上流散到海外的,总数大概得接近一万种。

五、笔记

笔记,指古人所写零散纪事、见闻、感受、心得、札记之类作品,特点是条目短小、内容庞杂。有些笔记里的条目有标题,有些笔记连条目标题也没有。20世纪刘叶秋先生写过一本《历代笔记概述》,将古代笔记大致分成三类。分类只是相对的,有些笔记可能兼有以下不同类型的内容。

1.历史琐闻类笔记

历史琐闻类,以记载人物事迹和历史事件为主,有些是作者目睹或经历,更多的则是道听途说,口耳相传,甚至属于八卦新闻或谣言。这类笔记与前面列举的“野史”概念互有重叠,有时候被统称为野史笔记。区别在于,野史的史书特色比较突出,一般主题明确,叙事有整体感;历史琐闻类笔记的史书特色并不突出,无明确主题,无整体结构,条目编排随意,内容琐碎。中华书局出版的《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元明史料笔记丛刊》和《清代史料笔记丛刊》,所收基本都是历史琐闻类笔记。

2.考据辩证类笔记

考据辩证类笔记通常带有明显的学术性,是作者写的读书心得体会或札记,包括一些具体考证内容,至少在表面上不太具有现实性。中华书局出版过一套《学术笔记丛刊》,所收基本都是考据辩证类笔记。最著名的考据辩证类笔记应该是清初顾炎武的《日知录》。另外像在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沈括的《梦溪笔谈》,基本上也是一部考据辩证类笔记,不过里面也混杂了一些历史琐闻方面的内容。

3.小说故事类笔记

小说故事类笔记,很多时候也被称为“笔记小说”。基本内容是虚构的故事,而且以神仙鬼怪、因果报应一类内容为主,情节一般起伏较大,具有传奇色彩。看上去过于夸张甚至荒诞不经,但往往在背景和一些细节上反映了写作时代的社会生活。文学史讲中国古代小说,有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其中文言小说大部分也可以定性为小说故事类笔记,《聊斋志异》就是如此。这方面著名的作品还有东晋干宝《搜神记》、南宋洪迈《夷坚志》、清朝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等。

六、诗文

古人的文学作品,以诗和文章这类雅文学为主。诗是一种文学体裁,很多时候也超越了纯文学范围,成为古代知识分子业余消遣或精神交流的重要方式。大知识分子会写诗,不知名的小知识分子乃至乡村教书先生也会写诗。写文章的门槛比诗还要低一些,但写作频率没有诗那么高,留存下来的数量比诗少。中国传统文学主张“诗言志”“文以载道”等创作理念,诗文作品很多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是研究历史的宝贵资料。例如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诗人杜甫在这一时期亲身经历了这场变故,写下大量诗篇,深刻而又广泛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的残破和人民的苦难,被誉为“诗史”。现代历史学家在研究中也非常注重“诗文证史”的研究方法。从历史学角度看,可以把中国古代的诗文分成三大类。

1.别集

别集就是个人作品集。比如李白的《李太白集》、杜甫的《杜少陵集》、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范仲淹的《范文正公全集》等。有些别集单收诗,称为诗集。有些单收文,称为文集。大部分兼收诗文,称诗文集,往往也简称文集。别集首先是研究这位作者的基本史料,其次很多时候也是研究作者所处时代的重要史料。当然后者的价值因人而异,像杜甫诗里历史信息很多,李白诗里就比较少。

2.总集

总集是多人的作品合集,收录标准可能包括历史时期、朝代、地域、家族、文学流派之类。比较著名的有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文选》、北宋李昉等编的《文苑英华》、清代皇帝下令编纂的《全唐诗》《全唐文》等。总集收录的诗文作品当中很大一部分,作者的别集还有流传,这样在内容上就和别集有重复。可还是会有一些作品,作者的别集已经散佚,那就算是独有史料了。

3.奏议

奏议是官员百姓等给皇帝或朝廷写的报告,反映国计民生问题或提出政策建议,是反映当时历史的一手史料。奏议属于古代文章的一种类型,很多也被收入别集、总集,研究文学史的对这部分内容不会特别重视,只有研究历史的才会把它拿出来单独强调。一方面我们要关注别集、总集收录的奏议,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古人编过的一些专门的奏议集,比如南宋赵汝愚所编《诸臣奏议》,明代黄淮、杨士奇所编《历代名臣奏议》等,都是很多人奏议的汇编。

七、类书

类书是古人用来查阅的工具书,内容广泛驳杂,通常体量也比较大。主要可分两类。

1.官修类书

古代类书的主流是官修类书。这种书的特点是追求内容完备,需要翻阅大量古书,将其中内容分门别类摘抄出来,再按门类各自汇总排列,编成一部方便查阅的工具书。一般来说,个人没有那么多书,也完成不了那么大的工作量,因此这种书基本都由朝廷组织人力完成,编这样的书也有利于树立朝廷的文化形象。最大的官修类书是明初编纂的《永乐大典》,达2.2万多卷,约3.7亿字,可惜现在绝大部分已经散失了。现存最大的类书是清朝编的《古今图书集成》,也有1万卷之多。官修类书主要靠拆解古书重新拼合编成,有些古书今天已经失传了,但其中一些片段有可能还在官修类书中保留着。这就是后者的主要价值。

2.民间日用类书

从宋朝开始,出现了另外一种类书,即民间日用类书。这种类书不是朝廷编的,而是民间书商或士大夫编的。篇幅不一定大,以实用为主,内容或是日用生活知识,或是考生应付文章写作的各类知识。如果说官修类书是一般的百科全书,民间日用类书就只是生活百科全书或写作百科全书。因此,民间日用类书的价值不在于保存亡佚古书片段,而在于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

八、碑刻

这里说的碑刻,指古人刻在石头上留存下来的文字资料。其中有大量人物传记,包括埋在坟墓里的墓志铭和立在坟墓前面的墓碑(有时也叫神道碑)。还有各类纪念碑,比如歌颂地方官政绩的,祭祀祖先回忆家族历史的,以及对各种工程(盖房子、修路、治水等)立碑纪念的。从来源讲,碑刻史料可分以下几类:

1.金石志

金石志就是古代(主要是清代)、现代学者对某省或某一地区的碑刻文字进行抄录,汇编出版的著作。很多碑刻抄录时还在,后来就毁坏了,只能通过金石志了解其内容。

2.地方志中的碑刻文字

各地的地方志中,经常有“金石”栏目,汇辑本地的碑刻文字。其性质、价值与金石志相同,内容可与各地金石志彼此补充。

3.散见碑刻(拓片或实物)

有一些零散的碑刻,金石志、地方志都没有收,也可能编书的时候还没发现,或者虽已发现但不知道。这样的碑刻,很多都有人做过拓片,可以通过拓片(大都保存在图书馆里)去看。有些实物还在,能看实物自然更好,不过往往已经字迹模糊,更不用说有的已经毁坏了。当然假如是新发现的碑刻,特别是刚出土的墓志之类,有可能直接看实物。

九、戏曲小说

戏曲小说本身都属于通俗文学范围,通俗文学会有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内容。比如元杂剧里面的《窦娥冤》,完全是现实题材的。《西厢记》是爱情剧,主人公在当时来说也属于古人,现实性就低一些。小说里面,像《水浒传》这部书,是宋元时期非常重要的社会史材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司法体制、伦理观念等。《红楼梦》描绘贵族家庭的生活细节、人情世故,都是相关方面绝好的研究材料。还有像《金瓶梅》,虽然包含一些色情成分,但对于研究明代中后期市井生活极有价值。

十、传统思想、艺术、科技史文献

这部分资料对应的基本上是“经史子集”四部文献当中的“经”和“子”两类文献。中国古代的“经”,基本上都是先秦时代的书,仅有少量内容可能写成于西汉。汉代以下大量的经部文献,都是围绕着那有限的几本或十多本经书进行注释和阐述。一般来说,这些解读经书的书,史料价值不会太高,但也会有一些时代特色的东西保留在里面,而且有一部分借题发挥色彩比较明显,跟当时社会现实有联系。一些宋明理学家的著作不专门解经,不归入经部而归于子部,其中也有不少针对社会现实的内容,比如朱熹的言论记录《朱子语类》就是这样。

中国传统文化还包括佛教、道教,这些宗教经典的汇总称为“佛藏”“道藏”,卷帙都十分庞大。其中主要讲解佛教、道教的概念、原理、思想,也保存了一些与社会现实相关联的材料,具有参考价值。

另外,古代子部书中,有两方面的文献很重要,一方面是艺术史文献,包括书法、绘画、音乐等。另一方面是科技史文献,包括农学、医学、算学、天文、建筑、水利、地理等。这些文献都是研究相关领域专门史时必须参考的。

十一、写本文献

写本文献指的是晚近发现的各种手抄的古代文字材料。在印刷术发明以前,文献的传播主要依靠手工抄写。即使到印刷术流行以后,手抄文献仍然广泛存在。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类。

1.秦汉简帛文献

简指竹简木简,帛指帛书。近百年来发现的秦汉简帛文献种类繁多,包括各类古籍、书信、公函、账册、诏书、司法文书等,但是非常零散,内容多有残缺,需要经过专家整理才能使用。秦汉的简帛文献能够弥补这一时期文献史料的不足。比如传统文献对秦朝的记载除《史记》以外,材料十分缺乏。但是不同地方发现的秦简,里面有很多秦代法律条文,对于今天进一步了解秦朝社会状况很有帮助。

2.敦煌吐鲁番文书

敦煌文书主要指清朝末年在甘肃敦煌鸣沙山石室发现的纸质写本文书,吐鲁番文书是建国后在新疆吐鲁番墓葬以及一些古城、洞窟遗址出土的纸质写本文书,年代都以唐朝为主。文书内容广泛,数量可观,涉及的信息多为传统文献所缺乏。研究唐朝历史,离开敦煌吐鲁番文书是不可能的,而且对敦煌吐鲁番文书的研究早已发展为国际显学。

3.黑水城文书

黑水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沙漠之中。20世纪初叶,国外探险家在这里发现了大批写本文献。年代主要涵盖10到14世纪,当时这里先后由西夏和元朝统治,因此这些文献对于研究西夏史和元史尤为重要,其中包括西夏文、汉文、蒙古文等不同文字的文献。

4.清代档案

清代是离今天最近的传统王朝,清代档案也是我国保存下来数量最多的古代档案。大部分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多达3500余万件。台北故宫博物院约有40万件,国内外一些档案馆、图书馆、科研机关也有保存。与前面几类写本文献多为残篇断简不同,清代档案内容通常是完整的,文字也比较好懂。当然这是指汉文档案。还有大量的满文档案,那就需要通过学习满文或者借助翻译才能阅读了。研究清史,有档案可用时要尽量利用档案,否则研究质量将会大受影响。

十二、民族文字或外文文献

上面的介绍已经涉及了民族文字文献的问题。中国古代的史料,也包括一些少数民族文字的文献,间或包括外文文献。比较重要的文字有八种:按文献时序分别为突厥文、回鹘文、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蒙古文、波斯文和满文。其中波斯文属于外文,另外七种属于民族文字。其他文字这里就先不提了。

上述文字的文献,传世数量多少不一,如果研究相关朝代或相关领域到一定深度,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初学者和爱好者只要有所了解就可以。

以上就是秦以下中国古代史史料的分类概述。关注重点是史料价值,就是研究时可以作为论据引用的文献。有些古书很重要,但不具备史料价值,就基本没有涉及。

第三部分 利用史料的工具

清楚了中国古代大致有哪些类型的史料,如何能够对这些史料的特色、内容、优缺点有更好的了解?或者说如何能够迅速地查到相关信息?比如听说有一部书,这部书还在不在?大概在哪个地方能够看到?这也是我们学习中国古代历史需要了解的内容。在此需要掌握一点目录学著作以及丛书方面的知识。

一、目录学著作

1.《四库全书总目》

目录学就是对书籍进行编目和介绍的学问。中国古代目录学著作中规模最大也最重要的,是《四库全书总目》(或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四库全书》的编纂是清代乾隆时期的一项巨大文化工程,虽然在编纂过程中毁了很多书,但基本上把中国上古到清代前期的重要传世文献进行了汇总收录,对于古籍保存具有重要意义。当时把国家藏书和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书籍汇总到一起,经过筛选,挑出3400多种编入《四库全书》,为每种书都撰写了提要。还有将近6800种未收,仅仅登记在册,列为“存目”,对这些书也都撰写了提要。至于被查禁和销毁的著作,就不在撰写提要之列了。为收入和存目的书籍一共撰写了1万多条提要,就编成了《四库全书总目》这部书。每条提要都会介绍书籍基本内容、流传过程、质量评价以及作者情况,相当于对清朝以前的传世典籍进行了一次总清理。对于阅读古籍的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1世纪初,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续修四库全书》1800册,对《四库全书》进行补充,收书5300余种,时代范围延伸到清朝灭亡。随后又出版了这5300余种书籍的提要,即《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总目》和这部续修的《提要》前后相接,可以说中国古代传世重要典籍的信息大都包括在内了。

2.其他

古代其他的目录学著作还有很多,包括清以前一些朝代的官方藏书目录,以及许多私人藏书家的藏书目录。其中,有些只是抄录书名、作者、卷帙,有些则附有内容提要,参考价值大小不一。具体可参阅严佐之《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和来新夏主编的《清代目录提要》。

二、丛书

古代到近代出版的书籍可分两种,一种是单部著作,一种是丛书。丛书就是把多部著作合起来一起出版,通常是一些性质相近或者有关联的书,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套书。前面提到过类书,类书也是用很多部书拼起来的,但拼的过程中把原书拆解了重新组装,这样就形成一部新的书。丛书不然,它是用原书整体组合的,因此并未形成一部新的书,只是一套书。《四库全书》就是典型的丛书,其中包括了3400多部具体的书。当然一般丛书远远没有这么大的体量。

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古书,很多并没有出版过单行本,或是有过单行本但已经失传,它们都是通过丛书保存到今天的。这就是丛书的主要价值。有时去图书馆找一本古籍,查目录没有,实际上是有的,它收在某部丛书里面,目录只能查到丛书。因此,掌握一些有关丛书的知识很有必要。最重要的是一部工具书《中国丛书综录》。它汇集了所有古籍丛书的信息,包括每部丛书在国内哪家图书馆有收藏,这部丛书里面收了哪些古书,以及某部古书收录在哪种或哪几种丛书里。另外,刘尚恒《古籍丛书概说》、李春光《古籍丛书述论》从总体上介绍了古籍丛书的概况。

第四部分 史籍阅读的层次

如前文所述,中国古代的史料汗牛充栋,其中不乏经典名著。作为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如果想要阅读一些古代著名和重要的史籍,具体应该读哪些书呢?根据我个人的浅见,可以将中国古代史学经典的阅读由浅到深分为四个层次。不可能全部通读,但至少可以翻阅一下,有所了解,能读多少读多少。

一、第一层次

主要包括五部书:《左传》《资治通鉴》《史记》《汉书》和《廿二史札记》。

《春秋》内容过于简略干枯,但给它做解释的《左传》完全不同,内容丰富,文笔生动,史料价值也非常高。中国那么早就有如此优秀的史学著作,是非常了不起的。实际上,现在我们见到的《左传》已经和《春秋》文本混编在一起,因此读《左传》的同时也读到了《春秋》。当然,《左传》文字有些古奥,读起来比较困难,可以参考今人的注释和译文。最好是边读原文边读注释,读完一段再看翻译。这样就会慢慢提高对《左传》的阅读能力。

《资治通鉴》是另一部值得推荐的编年史名著。这部书文笔好,表现力强,既能展示出大趋势,又能恰到好处地呈现历史细节,特别擅长描写动乱年代,能把非常混乱的历史线索梳理清楚。

《史记》和《汉书》是阅读正史的首选,历代正史的体例实际上是由这两部书奠定的。它们的作者司马迁、班固既具备深厚的史学素养,又有生动流畅的写作文笔,而且在写作中倾注了自己的感情心血,写出来的作品是有灵魂的,远非后代的官修正史可比。如果有时间和兴趣,也可以继续读《后汉书》和《三国志》,这两部书写得也很好,与《史记》《汉书》并称“前四史”。

《廿二史札记》是清代学者赵翼通读历代正史后写的读书札记,虽然书名提到“廿二史”,实际上二十四史都涉及了。内容主要涵盖两方面:一是历代正史是怎么写成的,以及彼此之间记载的异同;二是正史当中反映出来各个朝代或时期的重要历史问题、历史特征。札记篇幅一般不长,但条理分明,逻辑清晰,初学历史的人也很容易看懂,从中还可以培养自己观察历史的能力。

二、第二层次

包括宋、元、明三朝的“纪事本末”,还有其他正史。

从理论上讲,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的人有必要通读二十四史。但二十四史体量太大,特别到中国古代后期,宋、元、明几朝正史,都是大部头,因此可以考虑读这几朝的“纪事本末”。具体来说,就是明朝陈邦瞻编纂的《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和清朝谷应泰编纂的《明史纪事本末》。

纪事本末这类书,前面讲史料的时候没有提到,因为一般来说它们属于二手资料,不具备独立的史料价值。这一体裁创立较晚,始于南宋袁枢根据《资治通鉴》改编的《通鉴纪事本末》,后来不断有人续补,形成了大体覆盖中国古代历史的纪事本末系列。特点是以事件为纲,将历史概括为一连串事件,每个事件一篇,形成一部史书。与纪传体的正史相比,纪事本末显得简明易读,宋、元、明三朝尤其如此。虽然缺乏史料价值,但用来了解相应时段的历史还是可以的。

当然,如果有时间和兴趣,《史记》《汉书》(或“前四史”)以外的正史也应当有所涉猎,比如选读其中的一部分列传。具体来说,欧阳修《新五代史》是唐朝以下唯一一部私修正史,篇幅不大,文笔很好,不妨通读。清修《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虽然有种种问题,但编纂历时好几十年,打磨比较精细,也有选读的价值。

三、第三层次

包括四部分。一是《通典》或《文献通考》,二是《读史方舆纪要》,三是《明儒学案》或《宋元学案》,四是《四库全书总目》。

这一层次是一些专门领域的史书,前面都提到过。《通典》和《文献通考》是古代典章制度史的代表作,《读史方舆纪要》是军事地理名著,《明儒学案》和《宋元学案》是思想史代表作,《四库全书总目》则是目录学名著。这些书的阅读难度就比较大了,但假如学习历史不仅仅停留在人物、事件层面的话,就应该试着接触这些专门领域的史学经典作品。

四、第四层次

主要是三部书:《日知录》《读通鉴论》和《文史通义》。

这一层次是古人的历史研究著作,时间上都比较晚,前两部成书于清初,后一部成书于清朝中期。顾炎武的《日知录》是一部考据辩证类型的学术笔记,考证内容主要是古代经书、史书里的一些话题,资料搜集广博,研究细致深入,开创了清朝的考证学风,但考证背后又有着深切的现实关怀。王夫之的《读通鉴论》从《资治通鉴》记载的一些史实入手,发表对很多历史问题的看法,富于思辨色彩,常有发人深省的精辟见解。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是中国古代少见的史学理论著作,评价史家得失,探讨史书编纂和史学研究的方法,提出了一些具有现代性的史学思想,可以说从理论上对中国传统史学进行了总结。

第五部分 如何查找史料

在日常历史学习中,如果想方便快捷地找到需要的史料,有什么办法吗?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一、以相关论著引文为线索查找。

针对想要探究的问题,利用网络检索一下相关的研究论著,看看专业研究者怎么讨论这个问题,他们主要用了哪些材料。那些不同研究者都要引用或提到。或者花了一定篇幅进行解读、分析的材料,基本就是有关这个问题的关键材料。从研究论著里知道材料出处,再去找原书核对一下文字,就可以使用。这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二、参考大学历史教学课件。

现在网络上学习资源很多,不少大学历史课程的讲课视频或者课件在网上都可以看到,比如北大历史系的一些老师,就曾在网上发布自己的中国古代史教学课件。大学历史教学当中,使用史料会比较多。这些史料经过核对,也都可以引用。

三、利用各种史料选编。

为研究者或者学习者查找、利用史料方便,学术界出版过很多史料选编一类的书。比如翦伯赞、郑天挺主编的《中国通史参考资料》,是为大学历史教学服务的,按照中国古代史的常用教学体系,分门别类地选辑了一些重要史料。更深入一些的还有各种专门史资料,比如经济史资料、思想史资料、法制史资料等,一般都是多卷本,可以提供不少有用的史料。

四、利用中国历史文选教材。

大学里面的历史院系通常都会给学生开设“中国历史文选”这样的课程,培养学生阅读古代历史文献的能力。与上面说的史料选编不同,历史文选教材中选用的都是一些内容比较长或者是整篇的史料,能够说明一些比较重要的历史问题,可以借用或参考。我印象较深的教材有高振铎主编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何晋的《新编中国历史文选》等。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转载 | 刘进宝:《姜亮夫先生与“敦煌学”讲习班》 2024-09-24
访谈 | 浙江大学孙竞昊教授——假如再读一次博士生 2024-07-08
包伟民:史学从业简述 2024-06-06
追求开放与有公信力的史学研究境界——陈红民教授访谈录 2024-05-13
文人视点|龚延明:我的宋代官制与中国科举研究 2024-04-30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