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今属四川)人。中国著名文学家。有大量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存世,他的作品具有豪迈的气概,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苏轼少年聪慧,博通经史,宋仁宗嘉二年(1097),参试礼部,为主考官欧阳修擢置第二。后来又考制举,对策入三等。史载取得如此优异成绩,入宋以来仅两人。破格得直史馆。
苏轼画像
宋仁宗嘉末年,苏轼向朝廷上制策,提出禁抑侥幸,决壅蔽,教战守等主张,要求“励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表现了一个初入仕途的年轻政治家要求、改革积极进取的精神。
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王安石创行新法,苏轼上书论其不便,反对变法。激怒了王安石,指使御史谢景温论奏苏轼之过。熙宁四年,苏轼主动请求外放,通判杭州。再徙知湖州。元丰二年(1079),又因作诗讽刺法,下御史狱,史称“乌台诗案”后受神宗关注,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此时苏轼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宋哲宗即位,起知登州,旋即召为起居舍人,再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元四年(1089),又以龙图阁大学士知杭州。是年浙西大旱,饥疫并作,苏轼请示朝廷,免去本路上供米三分之一,又争取到一批度僧牒,将它们出卖后换米救饥民。第二年春天,又减价粜常平米,煮稀饭,制药施医,赈济饥民,医治患者,终于抢救了无数的生命。他还从州的财政积余中拿出二千贯钱,加上自己的五十两黄金,建立医疗站,以防备疫病的再次发生。此外,还主持疏浚了杭城中茅山、盐桥诸河,修治堰闸,及城中井。
次年,苏轼又调民夫二十余万,浚治西湖,且募人种菱湖中,收得利益以补治湖资金,并将湖泥葑草堆成长堤,相去数里,横跨南北两山,夹植花柳,堤上筑六桥,望之如图画,杭人名为苏公堤。与此同时,又整治钱塘江,凿岭六十五丈,使江道通畅,人以为便。据《宋史》载:苏轼“有德于民”,当时杭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苏轼对杭州也怀有深厚的感情,留下了许多赞美杭州秀美山水的诗词佳作,其中《饮湖上初睛后雨》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至今仍为人们广为传唱。
苏轼画扇
后来苏轼渐次被召为翰林承旨、兵部尚书兼侍读、端明殿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先后出知颍州、扬州、定州等。他还数度遭贬,送往惠州、琼州等处安置。直到宋徽宗立,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谥文忠。苏轼学识渊博,他一生在政治上虽屡受挫折,而文学艺术的创作上却始终孜孜不倦,其诗词、散文艺术成就甚高,具有独特的风格。他曾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黄庭坚评价他的作品是:“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数万卷书,笔下无一点俗气,孰能至此!”《宋史》有传称之:“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而且还擅长书法,兼工绘画,精于医术。其著述有《易传》、《论语说》、《仇池笔记》、《东坡志林》、《东坡全集》、《东坡词》等凡数百卷,行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