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宋绍兴八年(1138)春天,宋高宗赵构摸爬滚打渡过长江,沿途收编离散的朝臣将帅,自建康出发,一路南下,最终临时定都杭州,但只称“行在”,却不敢明言“定都”。在一连串的仓促决策后,凤凰山、万松岭一带成为赵宋皇室的安身之地。 八百多年后,在这片南宋皇城故地上,红色政权席卷而来。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省军区(原第七兵团)建起杭州卷烟厂,陪伴着杭城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 又过了三十几个春秋,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伊始,考古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春天。著名考古学家徐苹芳带着一队考古人,组建起了南宋临安城考古队,开始对南宋故都进行科学、系统的考古工作,展开了第一批考古勇士的拓荒之旅。 
 ▲徐苹方先生(右一)考察南宋御街遗址 1994年的金秋时节,堪称“第二代临安城考古队员”的我们,接过前辈们的考古铲,在姚桂芳所长的带领下,继续推进南宋故都探索之路,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杭州卷烟厂,开始对南宋三省六部建筑基址进行考古挖掘。 如今,六部桥畔的中河清波荡漾,水光摇曳,让人不禁忆起故都盛景。可昔日的三省六部已深埋地下,只是偶有考古人在六部桥西侧寻到些零散文物,觅到它的蛛丝马迹。 
 ▲御街发掘前的现场照片 宋代延续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是国家最高政务机构,三省长官共同负责中枢政务,行使宰相职权。六部隶属尚书省,分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司其职,各辖其事。作为朝廷的中央机关,三省六部旨在提高行政效率,同时分化、抑制相权。宋室南渡后,沿袭前朝旧制,三省六部官署集中分布在都亭驿桥以西,直至清平山、宝莲山麓一带,都亭驿桥也因此得名“六部桥”,一直沿用至今。风雨飘摇中的南宋,虽党争与权相不断出现,三省六部却仍在纷争中勉力维持,推动着历史不断向前,促使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六部中包含兵部,因此南宋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也曾设在此地。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岳飞怀着一腔忧虑与愤懑,卸甲回归临安城。前脚还在阵前大杀四方,宰了完颜宗弼的女婿,后脚却被夺兵权,塞进枢密院做了个不咸不淡的枢密副使。此时的岳飞大概还不知道,他的命,早已被宋金高层放在谈判的天平上,作为和谈的筹码,成为权力游戏的牺牲品。三省六部中的枢密院在凤凰山脚下、西湖之畔,环境幽雅,景致宜人。遗憾的是,岳飞没能在这间办公室里盘桓几日,很快就被捕入狱,并于次年遇害。 1994年秋叶纷飞之时,我们在姚所长的带领下,来到风凰山脚下,熬过南方阴寒的冬日,努力奋战了半年多,终于在1995年春天结束了这次大面积的发掘工作,找到了三省六部的房基、水沟、暗井和砖砌道路等基建遗迹。 就在我们以为三省六部大抵也就如此,一切已经尘埃落定时,新的发掘契机出现了。 1997年夏天,杭州卷烟厂综合楼的基建工程如火如茶地进行着,大量的渣土被挖出来,堆在江边的荒地上。这堆原本无人理睬的渣土,引发了后面的一系列故事。 一些卷烟厂附近的居民,竟顶着炎炎烈日,跑到江边,整天围着渣土堆,不辞辛苦地挑挑拣拣,像是春天踏青挖蒲公英一般。传言不胫而走:“他们在拾南宋官窑瓷器!”很快,更多“有心人”蜂拥而至,在江边越聚越多,卷烟厂的渣土堆成了香饽饽,被躬着腰俯身探索的人们底朝天地翻了好多遍。 考古所很快接到消息,随即赶到正在进行基建的厂区,与相关单位沟通,从速展开抢救性发掘。这真是意外的惊喜! 我们在厂区内探测搜索,竟真的发现了南宋的河道和船坞。在这片遗址中,还出土了一艘南宋的木船与大量的官窑、龙泉窑、越窑青瓷片和数百枚铜钱。河道船坞遗址现场距离南宋皇宫的北门和宁门仅百米之遥。相隔一年多的时间,我们便从“岳飞办公室”奋战到皇宫门外。此处出土的大量文物既令我们振奋,也让我们忍不住遐想:不远处那郁郁森森的皇宫禁苑里,在800多年前,曾经发生过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临安虽被称作“行在”,却是实实在在的南宋都城,是南宋中央官署所在地,更是政治与权力中心。根据南宋遗留下来的《咸淳临安志》等古籍记载,从南宋皇城至朝天门一带,南宋的中央官署星罗棋布,可叹它们在悠长的岁月中深埋于地下,成为无人知晓的秘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考古人,接力赛般地不断探索深挖,终于使被尘埃湮没了800年的南宋中央行政机构重见天日,也使世人能透过重重历史岁月,见到南宋三省六部的庐山真面目。 杭州卷烟厂曾经是杭州最忙碌的企业之一,没有人知道它就坐落在当年南宋皇城的大门口。多年以后的今天,杭州卷烟厂早已并入了浙江中烟工业公司,厂址也从皇城门口搬去了转塘,进驻高速发展的工业区,顺应了杭州走向钱塘江时代的脚步。 烟叶是明代时传入中国的,宋代的中国人,当然没见过烟叶,更不会吞云吐雾。800年后,雄狮、利群、新安江这些名烟声名远播,都是从这位于三省六部原址上的工厂——杭州卷烟厂一根根加工、一箱箱运输到祖国各地。当时这些烟都是抢手货,卷烟厂每日丢弃的残次烟,被考古队的小伙子们捡了去抽着玩。日常的考古工作辛苦而枯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考古队里的小梁、小高都在这里学会了抽人生中的第一支烟。 枢密院里,岳飞遇到了阴险毒辣的秦桧;卷烟厂里,我们遇到的却是热心支持文物保护工作的工人同志。卷烟厂的裘工与我们考古队缘分不浅。他本名裘得宝,人如其名,还真是圆乎乎的一脸福相。在发掘三省六部遗址时,考古工地的日常作业十分艰苦,我们得到了裘大哥的多番照顾。如今他也有70多岁了,愿好人都能健康长寿。 卷烟厂里的考古工作告一段落,但根据过往的考古经验这只是一个开始。自此,我们打开了一个通往800年前场景的时空隧道,顺藤摸瓜地探寻到严官巷御街等一系列重要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