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文史动态
 
书讯 |《杭州文史》第41辑
《谈美育》:为大众读者提供一…
结营回顾 | “文史探秘·杭…
深切悼念周保尔特约研究员
 
特别关注
 
方回晚年杭州生活境况
钱塘江垂钓
从绝代才子到得道高僧
深宫雅事:从衣食住行看南宋宫…
似水年华
 
钱塘江垂钓
来源:《钱潮回声》  作者:刘平安  日期:2025-10-27

钱塘江边,历来是文人雅士洗心垂钓的最佳去处。位于钱塘江上游富春江的严子陵钓台是中国著名的十大钓鱼台之一。出生于富春江傍的严子陵一生清贫,他不愿与少年时的同窗学友汉光武帝刘秀同流合污,“不吞荣华富贵之钩”隐居富春山,以垂钓躬耕为乐,其气节令后人肃然起敬。古人垂钓更多的是追求文化精神的境界,钱塘江江域开阔,水天相连,临江垂钓,往往能使人忘却俗世烦恼,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至高境界。钱塘江垂钓作为杭州城市文化的一个元素,有着其独特的魅力。

微信图片_2025-10-27_112616_971.jpg

▲严子陵钓台

杭州是个休闲之都,懂得享受生活的杭州人,自然离不开垂钓,在近郊的池塘水湾,柳荫绿绿的运河旁,乃至于一望无际的钱塘江,到处可见垂钓者的身影。

珊瑚沙位于九溪,是钱塘江与富春江的交汇处,水域开阔,因为有一个很大的湾口,故水面平静,水质清澈,鱼虾容易汇集。这里是钱塘江杭州段最佳的垂钓处。只要不下雨,总能见到各种类型的垂钓者。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忙里偷闲,出来放松心情的年轻人。有离休的干部,也有最普通的市井百姓。无论彼此之间地位有多高低,学历有多悬殊,年龄差异有多大,只要坐下来提起这根钓竿,就成了一群称兄道弟的钓鱼朋友。珊瑚沙一带地势较好,既适合海竿,也适合手竿垂钓,总的来说以手竿垂钓者为多,所钓的鱼以野生鲫鱼为主。杭州不少垂钓爱好者都喜欢上珊瑚沙垂钓,爱吃野生水产的市民也常去那里购买新鲜的鱼虾。

其实钱塘江的垂钓点很多,何止珊瑚沙这一处,只要水面不是太浅的地方都适合垂钓。尤其是三桥附近,三堡船闸和五堡至下沙一带的丁字坝是几个很有特色的垂钓点,其魅力绝不亚于珊瑚沙。

微信图片_2025-10-27_112619_642.jpg

▲钱塘江垂钓

三桥附近离江较近,站在江堤上,居高临下,适合用海竿垂钓,虽然江水流动快,垂钓难度较大,但一旦上钩,往往都有惊喜,海鳗,甲鱼,几十斤重的螺丝青并不少见。笔者几年前曾在定海村一带江边看到一位姓李的老伯,用番薯做鱼饵,专钓螺丝青,最多一天钓了六十多斤。老伯告诉笔者,他老家在桐庐,年青时就爱好钓鱼,有段时间曾在富春江边以垂钓为生。他说,钓鱼要固定一个地方钓,并抛一些诱饵,鱼知道这里有东西吃就会常来光顾,今天在这里,明天在那里,是很难钓到鱼的。诱饵也很有讲究,钓螺丝青最好用番薯,钓鲤鱼可用玉米,钓大点的鱼,小鱼也可用来做诱饵。不同的诱饵,针对不同的鱼。另外,在这种居高临下的地方钓,最好用带滑轮的海竿,钩子一般用爆炸钩(几个鱼钩绑在一起)。

五堡到杨公村一带丁字坝很多,这为垂钓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垂钓点,丁字坝深入江面,且两边水面相对稳定,鱼容易汇集,杨公村往东的智格盘头是这一带最佳的垂钓点,这里的水深可达十米左右,大鱼容易在这里聚集,且丁字坝伸出去的地方还有个盘头,地域也比较开阔。因为离水面近,不仅可以用海竿垂钓,也比较适合用手竿。不过,用手杆在江边垂钓要有一定的技术,尤其是遇到几十斤的海鱼,如不懂得方法,很有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鱼钓不上来,连钩带线还会被卷走。家住王家井的施金富大伯是个老钓手,他说,在丁字坝钓鱼,没有技术的只能钓一些小鱼小虾。施大伯向笔者透露了他钓到大鱼时的诀窍:“一旦发现大鱼上钩,千万不能硬拉,要慢慢的在水中用巧力拖,一点一点的消耗鱼的体力,直到它精疲力竭,再慢慢的拉上来。”

三堡船闸因为来往船只频繁,其中一些运粮船只在船闸附近行驶时常有粮食漏落江中,故常引来鱼虾觅食,也成为一个较佳的垂钓点。从钱塘江钓上来的鱼,基本上都是野生鱼。品种繁多,有青鱼、鲈鱼、鲫鱼、鲢鱼、鳊鱼、草鱼,甚至还有甲鱼、鳗等。其中一部分来自东海,一部分来自富春江。野生鱼肉质紧密细腻,味道鲜美,如今成了稀罕之物。前几年,钱塘江水因受到各种污染,鱼身上都有一股柴油味。这几年经过整治,钱塘江水质逐渐变得清晰,鱼的生存环境也逐步得到改善,身上的柴油味基本上已消失。

钱塘江边垂钓,曾风靡一时,成为城市一景,尤其是三、四月份,各类鱼虾开始进入觅食繁殖期,长长短短的钓杆排满江边,徐徐的春风轻拂着一江春水,暖暖的阳光照射出江面缕缕金光,那份惬意,那份意境,真让人回味无穷。但在钱塘江边钓鱼必需知道潮汐的规律,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曾经在四桥一带,发生过三位垂钓老人被早潮围困的险情。为了安全,目前钱塘江沿岸已严禁垂钓。这于垂钓者来说,难免有些遗憾,但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也情有可原。

江边垂钓,钓的不仅是一份快乐,更是一份闲趣,一种心境。古人垂钓讲究一种境界,姜太公钓鱼,一根竹,一根线,一枚不带钩的直针,意在等待时机,寻觅明主。柳宗元钓鱼,一袭蓑衣,一顶斗笠,独对寒江,钓起的是人生况味,追求的是淡泊宁静闲适自由。严子陵“羊裘垂钓”,更体现了一种高风亮节。如何把这样一项饱含丰富文化内涵,充满精神境界的活动保留在钱塘江边,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开辟一个垂钓区,既可以为垂钓者提供一个舒适的垂钓场所,同时能为杭州增添一处自然与人文相融的景观。


相关内容
卷烟厂里的岳飞办公室 2025-10-27
老一辈记忆中的萧山大操场 2025-10-27
桐庐的“江南时节” 2025-10-27
钱塘江畔喊潮人 2025-10-09
为西湖建起一座专门的博物馆 2025-10-09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市政协文史研究中心 杭州文史研究会  电话/传真:0571-8770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