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杭州文史研究会召开2017年理事大会,总结2016-2017年工作,研究确定2018年工作思路,并就下一轮杭州文史研究五年规划和杭州文史馆功能定位及展陈设想进行了讨论。十届市政协副主席、杭州文史研究会会长赵光育出席并讲话,副会长包伟民、陈红民、周膺、钮俊、张帆,秘书长王利民,顾问杨树标、何忠礼、陈剩勇、林正秋、王其煌、林华东、杨作民、顾志兴等参加。副会长宋传水代表常务理事会作工作报告,袁成毅主持会议。 两年来,研究会在杭州市政协的领导下,顺利开展了各项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一是成功举办钱塘江海塘保护和申遗、杭州及东南地区中外交流历史两次文史论坛;召开“海上丝绸之路与杭州”研究论证会;开展“杭州中外交流”“南宋都城临安”“海上丝绸之路与杭州”“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史料研究”等专项课题研究;编撰出版《天城遗珍》《中国城市史研究论文集》等文史书籍,有效提升了杭州文史学术研究水平。二是通过举办杭州文史小讲堂、组织编撰《杭州文史小丛书》、加强“杭州文史”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建设、深化与媒体合作等形式,加强学术交流,传播杭州历史文化。三是发挥好市政协智库的作用,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参与市政协组织的各类调研视察和研究论证工作,为杭州历史文化保护和文化建设提供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2018年,研究会将举办南宋建都880周年杭州文史论坛,深化杭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编辑出版各类研究成果,继续加强学术交流、文史知识普及工作和自身建设。 讨论中大家认为,2016-2017年,研究会开展学术研讨有亮点,出版研究成果有质量,传播杭州文史有特色,为助力杭州文化建设、丰富杭州东方文化底蕴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研究会要在现有研究专题的基础上,结合重要历史事件和杭州城市发展战略,开展诸如改革开放40周年,杭州知青、人民公社历史,杭州金融钱币史等专题研究。要注重文献整理和档案、文物的利用,夯实研究基础,不断发现新的史料。要充实学术研究力量,吸收世界史以及文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加入。 关于杭州文史馆在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与会人员建议,文史馆应结合杭州城市定位、发展目标和杭州市政协文史工作的基础、特色,承担起杭州城市文化智库的功能。在展陈方面,形式上要采用图片、视频、文献、实物等多种手段,主题上也要有自身鲜明的特色。 赵光育在讲话中对研究会过去两年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近年来研究会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社会影响越来越扩大,联系合作越来越宽广,情谊积聚也越来越深厚,这是全体理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研究会顾问和国内外专家学者鼎力支持的结果。为此,他向研究会全体成员表达了诚挚感谢,同时也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他指出,要根据杭州城市发展总体战略和“十三五”规划关于历史文化名城相关内容,加快制定新一轮杭州文史五年规划,同时要考虑杭州文史馆的建设与发展,把规划做精做细做实,为今后文史研究工作的开展谋好篇布好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注重工作流程的规范化、日常活动的制度化、交流研讨的经常化。要强化服务社会功能,在研究挖掘杭州历史文化,丰富东方文化内涵的同时建言杭州历史遗存保护与利用,延续历史文脉。要加大“公共史学”推进力度,多种形式传播杭州历史文化,提升市民历史人文素养,增强杭州文化影响力。 会议还协商通过了有关人事事项。 根据会议安排,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张帆作了“思想家眼中的历史——王夫之《读通鉴论》的价值和特点”学术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