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中国文坛上,出了一位很有影响的杭州籍文化名人,他就是夏衍。
夏衍,原名沈端先,1900年10月30日出生在杭州一个破落的封建家庭。夏衍3岁时父亲病逝,13岁从德清县高小毕业后,因家中贫困再无钱升学,就进了杭州太平坊泰兴染坊当学徒。1914年进人浙江甲种工业学校,读完预科后人染织科学习。 五四运动后,与同学一起发起创办了《双十》周刊,后改名《浙江潮》,并参与编辑工作。 1920年从浙江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被保送去日木留学,入明治专门学校学习电工技术,后来又考入九洲帝国大学。在日本参加了日本工人运动和左翼进步活动。1927年5月被驱逐回国,不久加人中国共产党。 1929年,夏衍与郑伯奇等人组织了进步戏剧团体“上海艺术剧社”,主编《艺术》、《沙仑》等艺术刊物。 夏衍是进步文化运动的参与者和领导者。1930年,他参与发起成立“左联”,担任执行委员。同年,他还发起组织了左翼戏剧家联盟。1932年,按照当时领导白区工作的瞿秋白的意见,夏衍从事了电影编剧工作,并组织了左翼电影运动。当时为了占领国民党统治下的白区宣传阵地,瞿秋白对夏衍说:“我们自己应该有电影,现在还有困难,将来一定要有。”他让夏衍、阿英、郑伯奇去试一下,于是夏衍等三人进了“明星”电影公司。夏衍担任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电影小组的组长。为了配合抗日宣传,夏衍编写了第一个电影剧本《狂流》,《狂流》于1933年公演。
抗日战争开始后,夏衍与郭沫若一起创办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救亡日报》,担任总编辑。此后,他用笔名“夏衍”发表了大型历史剧《赛金花》,创作了独幕剧《都会的一角》和《中秋月》。 1940年,夏衍在桂林参加创办进步刊物《野草》。1941年,又参加创办香港《华商报》,与爱国民主人士进行了广泛联系,从事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工作。1942年,担任中共南方局重庆办事处文化组副组长,在《新华日报》副刊和其他报刊上发表了许多评论和杂文等。 1945年,夏衍担任《新华日报》代总编辑。1947年在新加坡担任《南华日报》主笔。1948年任《华商报》编委,主编副刊《茶亭》。 解放后,夏衍当选为全国文联常委,担任过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文联主席。1955年,夏衍调北京工作,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等职。 夏衍虽然一生担任过许多领导职务,但人们还是把他看作是一位文化人、作家。夏衍的文学创作是从20世纪20年代翻译外国进步文学开始的,他曾翻译过高尔基的《母亲》等作品。《母亲》译出后,在当时的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受到了革命者的欢迎。对此鲁迅先生有这样一段评价:“高尔基小说《母亲》一出版,革命者就是一部最合时的书。而且不但在那时,还在现在。我想,尤其是在中国的现在和未来,这有沈端先君的译本为证。”上世纪30年代夏衍编写了电影文学剧本《狂流》、《春蚕》、《脂粉市场》、《上海廿四小时》等。 抗日战争前后,夏衍创作了报告文学《包身工》。《包身工》最初发表于1936年6月《光明》创刊号上,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篇较早的优秀报告文学。早在1929年底,夏衍开始了解到包身工制度的罪恶,他对中国工人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的生活,感到了“灵魂的颤动”,“觉得非把这个人间地狱揭发出来不可。”1935年后,夏衍用两个多月的时间,深入到包身工工作和生活的现场进行考察,用他的笔真实地报道了当时上海东洋纱厂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无情地揭开了在文明外衣掩盖下的人间地狱,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掠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那些“中国奴隶的冤魂”作了血和泪的控诉。 在这一时期,夏衍还编写了话剧《上海屋檐下》、《秋瑾传》、《法西斯细菌》、《离离草》、《心防》、《水乡吟》等。夏衍还写有大量的
随笔杂感。 解放后,夏衍在担任领导工作的同时,仍然挤出时间进行文学创作,改编了《祝福》、《林家铺子》、《革命家庭》、《在烈火中永生》等电影剧本。夏衍曾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 夏衍20岁时离家,60年中只回过杭州四五次,但对故乡杭州,他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1941年太平洋战争之后,夏衍写了一篇《忆江南》,文章写了他从香港到柳州的途中,在异乡闻乡音后对故园的思念,表达了对故乡人民苦难的忧虑和对他们反侵略斗争的仰慕之情。1954年夏衍曾随谭震林到浙江视察,其间夏衍到灵山门外严家弄探视过故居。到晚年,夏衍摆脱了繁杂的事务,有时间回故乡了。他把毕生珍藏的字画捐献给了浙江博物馆。他写下了“杭州,我爱你一一我的故乡”的文字。当他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他说:“我要回杭州去了。” 1995年10月31日下午,夏衍的骨灰被撒人钱塘江,夏衍又回到了他热爱的故乡。2000年10月30日,在夏衍百年诞辰之际,夏衍旧居修复开放,赵朴初为夏衍旧居题写了匾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