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周编选一期新书单,囊括海内外历史研究的学术类著作,侧重于与历史中国相关的研究内容,每期不超过15本,每家出版社的图书不超过2本。本书单的图书特别注重:学术水准、首版发行、最新出版(一般以2018年新出图书为主)。书单栏目在每周日或周一推送。期待您的支持。 01 物色 作者: 扬之水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副标题: 金瓶梅读“物”记 出版年: 2018-4 定价: 69 名列“四大奇书”之首的《金瓶梅》,向以对明代社会生活丰富琐细的描写而为人称道。而直到今天,对《金瓶梅》名物的研究尚远远不够。在本书中,扬之水着力探讨《金瓶梅》小说中之金银首饰及床、盒具、酒器等,并证以考古发现的实物,由此见出明代生活长卷中若干工笔绘制的细节。 02 民粹时代 作者: [日]水島治郎 出版社: 先覺 副标题: 是邪惡的存在,還是改革的希望? 原作名: ポピュリズムとは何か:民主主義の敵か、改革の希望か 译者: 林詠純 出版年: 2018-4-1 定价: NT$320 日本民粹主義研究權威、千葉大學法政經學部教授水島治郎,將在本書揭開民粹主義的真面目,深入分析民粹主義與民主主義之間的糾葛情結,爬梳民粹主義政治人物受到當代各國人民擁戴的理由,顛覆你對民粹主義的所有既定印象! 03 长城 作者: 吴雪杉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一部抗战时期的视觉文化史 出版年: 2018-3 定价: 49.00元 长城伫立于中国的大地山河之上,历千百年而巍然依旧。它不仅是古老的遗迹,更具有政治和文化的象征意义。20世纪之初,在帝制解体与列强入侵的背景下,尤其是在抵抗日本侵略战争的过程中,长城逐渐从物质性的边防工程,转变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长城现代意义的观念转变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与现代视觉图像的传播方式(摄影、漫画、版画等)有着怎样的具体联系?作者搜集近两百幅国内外的珍贵图像材料,在美术史和视觉文化的范围内讨论长城图像的生产与传播,以及民族话语如何通过图像得以有效表达,为理解20世纪中国文化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04 罗马与中国 作者: [奥] 沃尔特·施德尔 主编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比较视野下的古代世界帝国 原作名: Rome and Chin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Ancient World Empires 译者: 李平 出版年: 2018-4-1 定价: 45 本书是一本关于早期中国与古罗马帝国比较研究的论集,收录了七位不同作者撰写的专论,其中的五篇为提交给斯坦福大学2005年名为“帝国研究:比较视野下的古代中国与地中海文明史”国际会议的论文。各论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多个向度,提供了重新观察、审视和反思中西方中古历史的新视角与新方法。 05 大国协调及其反抗者 作者: [英]佩里·安德森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佩里·安德森访华讲演录 译者: 章永乐 / 魏磊杰 出版年: 2018-4 页数: 194 定价: 45.00 本书收入佩里·安德森教授应北京大学之邀,在“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中发表的一系列演讲与讨论。全书围绕国际体系中的霸权机制以及反抗运动而展开,涉及霸权的观念、大国协调机制、国际主义、国际法、对新自由主义的民粹主义反抗等一系列主题。通过本书,佩里·安德森不仅系统梳理了自己的重要理论,同时也对当前的国际秩序做出了发人深省的冷静分析。 06 幌马车之歌续曲 作者: 蓝博洲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8-3 页数: 242 定价: 52.00 本书向我们呈现了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牺牲的三位台湾青年李苍降、蓝明谷、邱连球的生命故事。他们出生于日据统治下的殖民地台湾,不得不接受日本所实行的“皇民”和“奴化”教育,对于民族压迫有着切身的感受,自年幼起就具有强烈的抗日精神与祖国意识。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们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投身到抵抗外来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与自强的历史浪潮中,将自身的理想与祖国的解放、台湾的回归紧紧联系在一起。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看到了国民党统治下的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因而在思想上主动向共产主义靠近并在台湾参与共产党地下组织,并因此最终在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时期被国民党情报机关逮捕、刑求直至处决。 为了不让前人的历史被湮灭而扭曲,《幌马车之歌》的作者蓝博洲持续追寻前人的生命足迹与印记,在历史残酷的喑哑处苦心求索,想方设法搜集史料与人证,最终把这些被岁月尘埃掩埋忘却的身影铺展为时代的证言,见证了李苍降、蓝明谷、邱连球三位台湾青年为理想殉难的热血生命,以及不容抹灭和纂改的历史斫痕。 07 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增订本) 书 名 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增订本) 作 者 尚小明 著 定 价 89.00元 字 数 577千 出版日期 2018年5月 本书以学人游幕的兴盛与清代学术的发达为主题着重研究了清代学人游幕的发展变化、清代重要的学人幕府和清代学人游幕及其学术活动三个方面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既全面揭示了清代学人游幕的兴盛与学术发达的关系,也彼此互相关联地构成一个整体。全书论述,多有创获,不乏新意。而在方法上,则是将学术史的研究与社会史的研究相结合,增加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该书材料扎实丰富,分析明快入微。征引史料千余种,可谓无一字无来历。新版修订历时数载,增补十五万字,几乎每章每节都有增订。 08 Intimate Memory 作者: Martin W. Huang 出版社: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副标题: Gender and Mourning in Late Imperial China 出版年: 2018-4-1 页数: 256 定价: USD 85.00 In the first study of its kind about the role played by intimate memory in the mourning literature of late imperial China, Martin W. Huang focuses on the question of how men mourned and wrote about women to whom they were closely related. Drawing upon memoirs, epitaphs, biographies, litanies, and elegiac poems, Huang explores issues such as how intimacy shaped the ways in which bereaved male authors conceived of womanhood and how such conceptualizations were inevitably also acts of self-reflection about themselves as men. Their memorial writings reveal complicated self-images as husbands, brothers, sons, and educated Confucian males, while their representations of women are much more complex and diverse than the representations we find in more public genres such as Confucian female exemplar biographies. 09 林骏日记 作者: 林骏 / 温州市图书馆 编 / 沈洪保 整理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18-3 页数: 910 定价: 98.00元 林骏(1863-1909),原名宝熙,字籋云,号小竹,瑞安人。廪膳生,曾为同邑瑞安孙氏家塾教师,与孙衣言、孙锵鸣、孙诒让、黄绍箕等颇多交游。林氏日记起光绪二十三年(1897),迄宣统元年(1909),对于研究清末江南知识分子心路历程、交游活动和当时学术文化风气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10 Shrines to Living Men in the Ming Political Cosmos 作者: Sarah Schneewind 出版社: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 2018-12-1 页数: 330 定价: GBP 32.26 Shrines to Living Men in the Ming Political Cosmos, the first book focusing on premortem shrines in any era of Chinese history, places the institution at the intersection of politics and religion. When a local official left his post, grateful subjects housed an image of him in a temple, requiting his grace: that was the ideal model. By Ming times, the “living shrine” was legal, old, and justified by readings of the classics. Sarah Schneewind argues that the institution could invite and pressure officials to serve local interests; the policies that had earned a man commemoration were carved into stone beside the shrine. Since everyone recognized that elite men might honor living officials just to further their own careers, premortem shrine rhetoric stressed the role of commoners, who embraced the opportunity by initiating many living shrines. This legitimate, institutionalized political voice for commoners expands a scholarly understanding of “public opin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aligning it with the efficacy of deities to create a nascent political conception Schneewind calls the “minor Mandate of Heaven.” Her exploration of premortem shrine theory and practice illuminates Ming thought and politics, including the Donglin Party’s battle with eunuch dictator Wei Zhongxian and Gu Yanwu’s theories. 11 民族意识与自由主义的双重变奏 作者: 张睦楚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 2018-2 页数: 312 定价: 89.00元 作为近代最具有影响力,也最具有代表性的海外留学生自治组织——“留美中国学生联合会”,其创立与发展对其他学生社团具有示范与指导作用,在留美青年当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及感召力。本书收集了国内难以获得的资料、史料、档案、文集,通过留学生在美国境内留下的海量且无比珍贵的史料,重新、翔实地勾画出这一彼岸最为重要的学生社团的发展历程,探讨其与中国社会、美国社会的互动关系,并剖析民留学生中的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两种倾向及互动。(本文转自史学研究公众号,文字稍作修改。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