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保护是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内容。2017年12月,杭州被国家住建部列入了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历史建筑,杭州按照《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方案》积极推进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今天,杭州召开“杭州市第七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论证会”,对38处历史建筑预备名单进行综合论证。 河坊街历史文化街区 围绕“找出来、保下来、用起来” 小河直街等项目多次获国际国内奖 杭州是1982年国家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建筑数量多,分布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为此,杭州历来重视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 2005年以来,杭州住保房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找出来、保下来、用起来”,牵头启动了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 一是开展抢救性挖掘,形成应保尽保的历史建筑体系。目前已从中成功抢救并保护了336处(其中30处上升文保)、50余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完整保护了梅家坞、留下老街、拱宸桥西等26处历史文化街区,占地面积达416.82公顷,建立了相应档案,设立了标志牌。 二是实施科学修缮,形成“分类实施、综合改善、有效利用”的积极保护方式。在“修旧如旧、原汁原味”保护原则的指导下,实施一幢一策、综合保护,分类整治了280余处历史建筑、26处历史文化街区。在恢复传统风貌的同时,根据现代生产生活需求,增设基础设施、整治周边环境,对建筑功能进行更新升级,实现了老建筑、原风貌、新价值。 三是推进活态利用,形成“居住、产业、公益”等多种类别的利用方式。通过挖掘历史信息、合理定位业态,开辟、形成了博物馆、体育馆、医药馆等诸多开放性、公益性的文教基地,提供了参观、学习、游览、娱乐的公共场所;通过转型升级,恢复、开辟了老字号、手工作坊、创意产业园等特色产业集聚区,为传承老工艺以及创业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激活了具有杭州特色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四是构建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保护管理机制。建立了工作机制,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等管理工作,组建了专家委员会,积极发挥“智囊团”作用。建立了政策体系。2005年出台了“保护办法”,2013年颁布实施了《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逐步形成了涵盖认定、规划、搬迁、修缮、利用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确保依法行政,于法有据。其中,先予保护制度、“鼓励外迁、允许自保”政策、历史建筑评估补助机制等“杭州特色”的政策制度,对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各区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杭州走出了一条文脉保护、民生改善与城市更新发展协调并进的路子。小河直街被联合国授予“人居环境良好范例奖”,小河直街、中山南路以及与历史建筑保护结合的危旧房改善工程先后三次获得住房城乡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 试点工作方案已正式出台 19项举措有序推进 2017年12月,杭州被国家住建部列入了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10个试点城市后,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专题会议部署试点工作。住保房管部门在充分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起草了《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4月10日,《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方案》正式出台。 桥西直街历史文化街区 《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方案》分为总体要求、工作任务、实施计划三大部分。 总体要求方面,《方案》指出要按照“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城市定位,积极推动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相关工作,强优势、补短板,使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成为助推城市国际化、城镇特色化、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走在全国前列的“美丽中国”杭州范例。并明确了坚持应保尽保、活化利用、文化引领、传承创新、公众参与五个原则以及试点工作目标,即到2018年底,基本形成“都市—城镇—农村”全覆盖、应保尽保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管理体系,健全完善政府主导、业主主体、专家咨询、社会参与、多方监督“五位一体”的工作联动机制,完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技术标准,探索构建共建共享、良性循环的资金筹措模式,培育推出一批类型多样、影响广泛的活化利用成果,让历史建筑留住城市个性和记忆,使悠久文明的精髓更为精彩地融入现代生活。 工作任务方面,《方案》明确今年杭州将重点从历史建筑普查公布、夯实技术支撑、创新利用路径、拓宽资金渠道、优化审批流程、加强统筹协调六大方面共19项举措来推进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如全面摸清市域范围内历史建筑潜在对象的底数,建立全面、系统的数据库;对主城区历史建筑保护名录进行查漏补缺,加快开展萧山、余杭、富阳、临安四个城区和桐庐、淳安、建德三县(市)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确定工作;积极打造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的新景观、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城镇风貌、培育一批乡村历史建筑利用示范案例等。 实施计划方面,《方案》明确试点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底,共分动员落实阶段、全面实施阶段、试点完成阶段三个阶段进行。 目前,杭州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正有序推进中,市住保房管部门按照《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方案》对具体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对历史保护试点工作成果和实施时间提出了要求,并积极与各区、县(市)沟通协调,部署启动历史建筑的普查、确定等事宜。同时,积极推进历史建筑价值评估标准、历史建筑保护使用导则等编制工作。 组织历史建筑保护论证 涵盖主城区38处拟保护建筑 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历史建筑,杭州按照《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方案》积极推进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工作。今天,杭州召开由市住保房管局、市规划局、市园文局及部分业内专家参加的第七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论证会,对杭州主城区的38处拟保护建筑进行综合论证。 今天综合论证会涉及的拟保护建筑,建筑类型包括传统住宅、工业建筑、构筑物等,建筑年代以近现代为主,大多建造于清末民初、民国时期。会议从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建筑、文化价值等角度,对这些建筑价值进行综合论证。 六批历史建筑 为推进历史建筑保护试点工作,完善杭州名城保护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具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等价值的非文物建筑的保护与管理,杭州从2004年起,先后确定了六批共336处历史保护建筑。 2004年确定了源茂里近代建筑等75处历史建筑 2005年确定了五福里建筑群等47处历史建筑 2007年确定了中心集施茶材会公所等70处历史建筑 2008年确定了达三里等49处历史建筑 2010年确定了金钗袋巷19号等43处历史建筑 2011年确定了太庙巷58号等52处历史建筑(本文转自杭州历史建筑公众号。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