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学术前沿 | 桑兵《新文化运…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文史动态
 
旅意归侨陈伟荣先生藏老明信片展
解读明信片上的近代中国 激励共筑伟大复兴中国梦
-- 旅意归侨陈伟荣先生藏老明信片展
来源:杭州文史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18-05-17

    516日上午,由杭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杭州江南锡器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百年记忆:明信片上的近代中国——旅意归侨陈伟荣先生藏老明信片展”在杭州江南锡器博物馆开幕。

1.jpg

展览现场

    市政协副主席叶鉴铭,省文联党组书记田宇原,民盟杭州市委会主委宦金元,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利民、副主任王英,江干区副区长、民盟江干区基层委员会主委袁雁飞,江干区政协副主席步汉英,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汪林茂、副教授方新德,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周东华、副教授徐海松,杭州文史研究会理事丁云川,明信片收藏人、旅意归侨陈伟荣,杭州市、江干区文化和文博界人士,以及新华社、文汇报、钱江晚报、青年时报、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杭州电视台、杭州网、杭州之声等多家媒体记者出席了开幕式。

2.jpg

杭州市政协委员、杭州江南锡器博物馆馆长陈建明

主持开幕式

 

3.jpg

开幕式现场

 

4.jpg

杭州市政协副主席叶鉴铭致辞并宣布开幕

 

 

    此次展览共展出了430余张近代以来从中国邮寄至海外的反映晚清中国的明信片。这些珍贵的明信片由浙江丽水的旅意归侨陈伟荣先生收藏,是他在意大利的20多年间,从跳蚤市场、邮票商店等地“淘”来的,反映了晚清中国的真实面貌。自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势力进入了中国,通商口岸从东南沿海逐步延伸至内陆地区。随之而来的西方人用他们的镜头摄下了中国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百工百业,以及部分历史事件,把历史时空瞬间定格在这些明信片上,以及向远在万里之遥的西方社会介绍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这些记录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场景的明信片,具有较高的史料和人文价值。

 

中国各地风景名胜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各民族独特的建筑形式和美妙的自然景观,令西方人叹为观止。

5.jpg

    北京火车站,其历史可追溯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原址位于正阳门瓮城东侧,始建于1901年,建成于1903年,旧称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历史上曾沿用“前门站”“北京站”“北平站”“北平东站”“兴城站”等站名,1949930日改称“北京站”。

6.jpg

奉天(沈阳)北陵(清昭陵)1643年(清崇德八年),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所在地。

 

7.jpg

    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周东华教授:这张明信片有两个信息提醒我们。第一是明信片上所写的“奉天”。 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之前,沈阳的名字就叫“奉天”,后来改成了沈阳。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1932年沈阳又被重新改回了“奉天”;第二就是明信片的出产单位,写的是“东亚书药局发卖”,值得注意的是,在1928年之前,一般不会使用“东亚”这个词汇。当时日本侵略中国的意图非常清楚,“九一八”事变后他们就开始大规模强调大东亚的战略。可以推测这张明信片应该是一家跟日本有关的公司制作的,其实就反映了日军对东三省的侵略。

 

8.jpg

上海城隍庙

 

9.jpg

香港皇后像广场和太子街建筑

 

10.jpg

香港太平山顶缆车鸟瞰图

 

社会生活  历史事件

 

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从皇帝在紫禁城发号施令、官员办公,到民众生活,甚至婚丧嫁娶、执法行刑都成了明信片画面素材的来源。

11.jpg

清朝皇帝接见外国使节

 

12.jpg

    杭州文史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大学历史系汪林茂教授:这应该是光绪皇帝,画面上,外国公使鞠躬,看似尊敬,但事实上,大家不知道的是,当时外国公使是带着一支军队来觐见的。这可以回想到乾隆皇帝的时候,乾隆皇帝那会还要求三拜九叩的,到了光绪皇帝待遇完全不一样了,这样一比较也可侧面反映当时国力衰弱的状态。

 

13.jpg

女子学堂,一女生在黑板上写“万福玛利亚”

 

14.jpg

义和团成员

 

人物面貌  百工百业

 

    这部分明信片真实展现了晚清、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的市井百态。

 

15.jpg

刀匠

 

16.jpg

中国戏曲演员

 

17.jpg

梅妆,古时女子妆式,描梅花妆于额上为饰,相传始于南朝宋寿阳公主。

 

18.jpg

苏州名妓

 

 百年前的杭州印象

 

展览的明信片中,有7处杭州的故物旧影。

 

 

19.jpg

 碧血丹心石牌坊

 

20.jpg

西湖断桥残雪

 

21.jpg

紫云洞

 

22.jpg

京杭大运河

 

23.jpg

曲院玉带桥

 

24.jpg

苏小小墓

 

25.jpg

岳飞庙

 

26.jpg

杭州州文史研究会理事、杭州地方史研究专家丁云川为参观者讲解苏小小墓等杭州名胜古迹。

 

知识点

明信片

    明信片是一种不用信封可直接投寄的写有简单信息的卡片,因为内容公开不涉及隐私,而被称为明信。

 

    1869年,奥地利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张明信片。1874年,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开始发行中国最早用于流通的明信片。这种不需要信封、邮资便宜,且能准确简明传递信息的通信方式出现之后,立即受到社会的欢迎。当时中国使用明信片的基本都是外国人,发行的明信片的标头也是用英文POSTCARD

蝴蝶飞动态分割线

中文“明信片”的由来

 

    19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有人将POSTCARD译为汉语“明信片”。在汉语中,这是一个创新的词,由于准确地表达了POSTCARD这种卡片式、信文内容公开邮件的特征,而被思维严谨的中国人接受。创译者是一个精通英文,名叫李圭的中国人。他23岁时担任宁波海关副税务司的秘书,是中国近代邮政倡导者之一。他把“香港邮政指南”翻译成汉语,拟写了《译拟邮政局寄信条规》,其中提到:“邮政局有印就厚纸片,其信资图记也印于片上,由局出售,以便商民凡寄无关紧要之信,可就片面写姓名住址,片背写信,不用封套,价更便宜。各国信馆皆有此片,谓之明信片。”汉语的“明信片”一词首见于此。

 

展览信息

百年记忆:明信片上的近代中国——旅意归侨陈伟荣先生藏老明信片展

 

展出时间:20185.16——20188.16(上午9:00到下午4:30,免费开放,周日闭馆)

 

展出地点:杭州江南锡器博物馆(江干区机场路250号)


相关内容
学术前沿 | 桑兵《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024-11-22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杭州 2024-11-20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长金冲及先生逝世,享年94岁 2024-11-20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2024-11-19
【重磅新书】吴铮强:《真假南宋》出版 2024-11-0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