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字少伯,本楚国宛(今河南)人。闻句践招贤,自楚奔越,助越王句践整饬军政,前后凡二十余年。初句践自浙北败归,求和后划江而守,范蠡巡视沿江险要,选择钱塘江滨的西陵渡口营建要塞,凭高筑城,便于固守,改西陵为“固陵”;又在附近石塘筑船坞,成犄角之势。《水经注》记其事。至今有遗迹可寻。“固陵”现位于杭州萧山区西兴镇。
范蠡在这一带造船练兵,注重水军。船队建设以戈船为主,配备弓箭、长戈和短剑;同时置有楼船、桥船、突冒、大翼和小翼,便于作战时相互协作,水陆并进。平时训练男女老少驾舟、游泳;尤鼓励少年争当“弄潮儿”,勇于迎着浪潮行舟,锻炼体魄。在范蠡督率下,形成尚武浮水的民风,影响深远。 自越王句践四年(前493)开始练兵,经十多年艰苦经营,终于练成一支劲旅。越王句践十五年(前482),利用吴王夫差率主力北上,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与诸侯会盟争霸之机,范蠡率大军渡过钱塘江,乘虚攻入吴都。吴国从此国势衰落。 越王句践二十四年(前473),范蠡与句践再度大举兴师,终于灭亡吴国,迫令吴王夫差自杀,替句践报仇雪恨。范蠡因战功赫赫而被尊为上将军。 蠡善于察言观色,发现越王句践可与共患难,难与共安乐,遂及时离开越国,浮海适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弃政从商,获致大富;而素性仗义疏财,乐于周济贫弱,数年间散尽所有财产。接着改行,先后经营垦殖、贩运和制陶,巧于营利,又积资巨万,人称“陶朱公”。 平时博学多识,善于观察形势变化,适时应对。他认为治国与经商,其理相通。顺乎规律,待机而动,才能转弱为强,转亏为盈。理财之道,在于把握供求关系与物价涨跌的变化,物贱时收购,物贵时售出,盈利便在其中了。他的这种理念受到《国语·越语》和《史记》、《汉书》等史书的赞许。 西施,一作先施,越国苎罗村人,为范蠡从乡间发现的绝世美女。正当吴越议和之际,西施与郑旦等一批美女均被句践献给吴王夫差为妃。“苎罗”有几个同名村落,今诸暨市辖区有苎罗古村,萧山辖区也有苎罗古村,其归属有争议。不过今萧山临浦镇东北确有苎罗山,山上有红粉石,傍山有浣纱溪,西施洗脚潭、西施庙和范蠡祠,可供后人凭吊。
关于西施后来的结局,也有不同说法:说既为吴王夫差最宠的爱妃,吴亡后夫差自杀,西施被沉于江。这是传统想当然的说法。另一说,西施既为范蠡首先发现的美女,当范蠡获大胜后,西施理当归于故人。这是英雄爱美人的说法。其实西施自入吴,至吴亡,事隔二十一年,已徐娘半老,不可能始终保持原有姿色。《吴越春秋》与《越绝书》记载“西施随范蠡偕入五湖”,范蠡既退隐经商,西施便成这位大商人的贤内助了。西施之成名,与范蠡的赏识分不开。
又传商人猗顿,投陶朱公门下。陶朱公教以畜牧。顿学成后去河东大畜牛羊,十年积累巨资,成为战国时代最著名的大商贾之一,实受益于范蠡的指教。足见范蠡理财之道对后人很有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