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初,西泠印社办公室并入杭州书画社后,任务中有征集展览作品和收购古旧字画和名印,精品庋藏入库,一般字画作门市交易,并负责保管。杭州书画社另设有文物商店,专事文物收购和销售。70年代末,印社体制变更提升,文物商店划出,印社自有文物、艺术品全部入库保存。后另设一收购组,负责收购古旧字画,至上世纪90年代逐渐停止,所存字画作为监管文物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省博物馆专家鉴定后入藏。 西泠印社文物藏品重建后的庋藏路线,经历了湖滨杭州书画社三楼——葛岭静逸别墅——延安路市政府综合楼——西湖文化广场等不同的存放阶段。库房收藏量逐年增长,依靠社会征集、收购、捐赠、移交等渠道,前期以收购为主,后期以接受捐献为主。保护管理的经费投入从以自有经费保障为主到国家财政扶持为主等不同体制阶段。管理机构名称从文物保护科到文物管理处、从功能单一的文物库房过渡到多功能的文物保护中心。西泠印社的历史是线型的,由于它每个时期的体制、成长的环境不同,因而它的藏品的存在方式也就不同。客观地讲,它的文物保管条件随着体制的变化而不断升级,存在状况越来越好。 一 初藏杭州书画社三楼 杭州书画社座落在湖滨一公园区域,在湖滨路与解放路交叉口,解放路的最南端,一座骑街式仿古围楼的南面,砖木结构,共有三层,最初的门牌号码是解放路188号,后改为252号、196—200号、250—256号。一楼三楼属杭州书画社,二楼属朝阳饭店。一楼层面宽畅,用来经营和展示,三楼面积较小,用来办公和贮藏。从一楼至三楼有一木质转角扶手楼梯,中间不与二楼连通。杭州书画社建筑总面积约810平方米。这里地理位置优美,湖滨终日游人熙攘,站在三楼,推窗就能看到风景优美的三潭印月,是一处与西湖最亲近的地方。 1979年后,西泠印社办公室亦在此地办公。2003年初,因湖滨地块改造被拆除,改作它用。 西泠印社藏品重建之初,因受时代观念的限制,对文物保管的概念并不严谨。刚一开始,没有专门的存贮库房和机构,谈不上什么存放条件,因而存放就比较随意,一般留存杭州书画社内,由兼职人员登记保管,仅与柜台上交易的字画略有区别。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引起了上下的关注,管理层始有警觉。 新中国成立后,向西泠印社捐献藏品的第一人是上海闻人魏廷荣[1],接收的第一件藏品是他珍藏数十年的邓石如草书“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对联,纸本,纵133.9厘米,横27.6厘米。清代“皖派”书法篆刻家邓石如以篆隶名世,草书极少,而这么大尺幅的对联更是珍稀。据说,1923年秋,魏廷荣曾携这幅对联来在西泠印社展览过。1924年,西泠印社采用西法摄影制版发行《金石家书画集》第一集,线装十册,收入历代金石家书画290余幅。该集第428页,刊有此联。曾有人高价相求不让,此后便珍藏不露。西泠印社庆祝建国十周年大展后,魏廷荣获悉西泠印社正在征集文物藏品,收购古字画,因为仰慕西泠印社的名声,遂将这幅作品连同他收藏的虚谷《梅兰竹菊》四屏条一起无偿捐给了西泠印社。 ☉ 杭州书画社旧址,三楼最早用来办公和贮藏书画、印章、印谱。 ☉ 二零零三年拆迁前的杭州书画社门面 那时,杭州书画社是杭城文化用品及古旧字画交易规模最大的地方,又是一家“公”字号的文化单位,信誉度高,倍受社会各界的注目和青睐,艺术展览活动较为频繁。“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不仅普通群众喜欢来,很多文化艺术界名流大家和一些高级领导干部也经常到这里参观欣赏字画,参加书画雅集活动,或购买文房用品。 1961年4月,中央领导秘书田家英[2]受毛泽东主席委托到杭州搞农村调查。田家英是古旧字画收藏鉴赏的行家里手。“浙江是田家英收集清人墨迹较多的地区,杭州又是文化名城。田家英多次随毛泽东来这里,工作之余,常跑古旧书店。这次的杭州之行,田家英与逄先知[3]在杭州书画社的内柜意外地发现了邓石如的草书联‘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这副对联田家英早已从30年代西泠印社出版的《金石家书画集》中看到过,当时还赞叹邓石如以善写篆隶行楷为长,想不到他的草书也写得这么好。”[4]见到邓石如这幅草书,田家英异常兴奋,爱不释手,以前只闻其声,未见其踪,这次难得相见,如获至宝,他执意要借去观赏,但被借去后再也没有还回来。 因为这件事的发生,杭州书画社和西泠印社办公室吸取教训,遂在三楼设立一间专门库房,存放社会捐献的藏品和收购来的精品,由西泠印社办公室负责它的日常管理,委派专人保管捐献物品,并建立了《文物整理、保管、使用制度》等规章制度,每一个捐献者专设一张卡片,记上时间和数量[5]。 随着藏品的渐多,三楼又设了陈列室和画室,方便交流。外地书画家到杭,特别喜欢到杭州书画社和西泠印社作客,或挥毫泼墨,或鉴赏交流,叶浅予、李可染、程十发、江寒汀、石鲁、蔡鹤洲等著名画家都留下过精致的作品。丰子恺、唐云、陈子奋等著名画家也有作品寄来。与此同时,这里也几乎成了省政府对外的一个接待窗口,时兼任办公厅主任、外事办公室主任的副秘书长王黎夫[6]经常陪同从中央到地方的领导及外宾来杭州书画社三楼观赏藏品,或去孤山社址参观。 资料显示,仅1961年,杭州书画社及西泠印社就接待国家、省、市的各级政要和外宾400多人次。1961年前后,有郭沫若、何香凝、王稼祥、廖承志、肖劲光等领导来访。其间还有多位日本友人来访,如日本书法篆刻界泰斗梅舒适、今井凌雪等,后来都成了“西泠印社中人”。 1962年10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偕夫人于立群等一行抵杭视察。21日上午,他特意来到杭州书画社,鉴赏西泠印社收藏的字画和新近征集的数百方明清古铜印。参观结束后,郭沫若兴致勃勃地为“杭州西泠印社补壁”,挥毫留下一件书法作品,是他新近的诗篇新作《七律·咏北戴河》:“魏武东征此地过,秦皇遗躅未应磨。秋风拂岸翻银浪,沧海连云泛碧波。明月琼楼谁把洒?青春高阁我闻歌。解衣磅礴忘吾汝,席地华天诵戴河。”钤印时,陪同人员取来“西泠印泥”,于立群说西泠印泥钤印效果好,陪同人员遂将盖印后的西泠印泥送他们,于立群连声致谢。1963年3月30日,西泠印社庆祝建社60周年前夕,郭沫若应邀于北京荣宝斋为西泠印社题书《七律·西泠印社六十周年》一幅:“风雅扶轮六十年,西泠韵溢西湖天。千秋鸟迹泣群鬼,万树梅花结善缘。自古神州原尚赤,于今铁笔更宜坚。银钩深刻扬光烈,好使东风万古传。”郭沫若的这两件书法作品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贺词题诗一起也成为了西泠藏品。 ☉ 郭沫若诗并书《七律 · 咏北戴河》 1962年10月,张鲁庵捐赠的印章、印谱,在三楼单辟一间专事收藏。在此前后,西泠印社正筹备恢复工作,各地的印社社员闻讯纷纷慷慨捐赠藏品。社员的大批捐赠和张鲁庵这批珍品的到来更让这里的贮存空间感到了拥挤。 三楼的库房不仅空间狭小,而且地处闹市,邻近又有旅舍餐厅,留有不少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正在筹备全面恢复西泠印社工作的领导机构,曾对文物库房的未来有过多次认真的构想和设计,申请市园林管理局将孤山社址现有建筑拨与印社使用,以作分别置放与陈列展示用途。其中希望“重建数峰阁(原系五开间楼屋,已坍毁,只留地基),作为西泠印社办公和收藏珍贵的文物资料,存放房屋应干燥坚固,严格管理,以确保安全。并拟订出保管、阅读的办法,有计划地整理、出版,使这批珍贵的文物资料充分发挥作用”。虽然重建数峰阁的建议未能如期实现,但文物藏品的存放安全,已经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 注释: [1]魏廷荣(1890—1974),上海知名商人,历任上海中法银公司经理、法租界商团司令、公司董事局临时行政委员会首任华人委员。兼营地产、古董业。 [2]田家英(1922—1966),本名曾正昌,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人。毛泽东主席秘书,兼任国家主席办公厅副主任、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共八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3]逄先知,1929年10月生于山东胶州,1950年毕业于华北人民革命大学,进入中南海,负责管理毛泽东的图书、报纸杂志,是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的助手。1966年5月田家英自杀后,逄先知也随之调离中南海。 [4]陈烈《田家英与小莽苍苍斋》第125页,三联书店,2011年6月北京第1版。 [5]韩登安《恢复西泠印社营业部的经过及其它》,王佩智《西泠印社旧事拾遗》第74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6]王黎夫(1911—2014),河南新乡人,曾任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代秘书长,兼任办公厅主任、外事办公室主任等。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