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镠(852—932),字具美,浙江杭州临安县人。少时“拳勇,喜任侠,以解仇报怨为事”。早年曾以贩私盐为业。唐乾符年间,钱镠投奔时为於潜镇将的董昌。当时,黄巢起义席卷唐王朝的半壁江山,江南一带纷纷拥兵自保,董昌在杭州八县各招募千人设为一都,是为“八都兵”。正是这支军队奠定了后来吴越国的军事力量的基础。钱镠奉董昌之命,南征越州灭刘汉宏,逐步消灭两浙一带的割据势力,从而获得了董昌的信任,被保举为杭州刺史。唐景福二年(893),升任镇海军节度使。镇海军节度使的治所原为润州,钱镠迁移至杭州,从而奠定了杭州在两浙地区的行政中心地位。 钱镠像 唐乾宁三年(896),钱镠因董昌篡立而讨伐越州,遂统一两浙,兼任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治杭州。历来,浙江地区的行政中心是越州。在钱镠统治时期,浙江的行政中心北移至杭州,这是自唐中叶以来浙江地区“杭越易位”趋势中的一次重大转折点。朱温灭唐后,钱镠为吴越国王。 在五代十国时期,钱镠统治下的吴越国奉行向中原正统王朝纳贡称臣的“善事中原”的国策,当时如前后蜀、南汉、吴与南唐、闽等割据势力纷纷称帝,而钱镠则放弃称帝,善事中原,这是由吴越国的战略位置所决定的。吴越自开国以来,就与淮南的吴国及继吴而称帝的南唐政权处于敌对状态。富庶的淮南历来是中原政权扩展势力的第一目标,所以,在实力相对弱小的情况下,联合中原政权对抗吴与南唐就成为吴越的第一选择。 钱王祠老照片 钱王祠现貌 杭州地处钱塘江北岸。钱镠以此为都,更多的是出于对抗淮南政权局势的需要。在隋唐时期,杭州只是一座中等城市。自钱氏建国以后,杭州遂得以大发展,数年之间人口大增。军事上的需要和不断扩大的城市规模都对杭州城墙的扩建提出了要求。唐大顺元年(890),钱镠进行了第一次城墙扩建,沿之江一带,自包家山向秦望山,折而北向至湖滨,修建一座绵延50里的“夹城”,“皆穿林架险而版筑”。唐景福二年(893),钱镠第二次筑城,自吴山东南沿东河至艮山门,西向抵武林门,再向南至昭庆寺一带修筑了一道“罗城”。后梁开平元年(907),钱镠第三次筑城,在隋唐州治凤凰山麓一带修建子城,是为“牙城”,在牙城内建吴越王宫以及其他附属建筑设施。杭州“腰鼓城”的形制至此奠基。 昭庆寺老照片 另一件令钱镠忧心的事情便是钱塘江的海潮侵袭。钱镠充分认识到治理钱塘江和西湖对于杭州人民的重要性。他治理杭州的纲领便是“控江保湖”,在保护西湖方面,他组织人手疏浚西湖,设立“撩湖军”对西湖水利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梁开平四年(910)8月,钱镠调集了20万民夫,在候潮门、通江门外,开始修筑捍海石塘。清《海塘录》卷3有载: 开平四年秋八月,吴越王钱镠筑捍海塘。《咸淳临安志》:江挟海潮,为杭人患其来巳久。白乐天刺郡日,尝为文祷于江神,然人力未及施也。至梁开平四年八月,钱武肃王始筑捍江塘,在候潮、通江门之外,堤岸既成久之,乃为城邑聚落。凡今之平陆,皆昔时江也。《吴越备史》:王将筑捍海塘,因江涛冲激,命强弩以射涛头,遂定。复建候潮、通江等城门,又亲祝胥山祠,为诗一章,函钥于海门,既而涛头遂趋西陵。王乃命运巨石,盛以竹笼,植巨材捍之,塘基始定。其重濠垒堑,通衢广陌,亦由是而成焉。《江塘志略》:钱氏时为石堤外,又植大材十余行,名曰滉柱。盖以折水之势,不与水争力,故堤得无患也。宝元、康定间有人献议取滉柱者,谓可得良材数十万,杭帅然之。朩出皆不可用,而堤为涛激,寖就摧决矣。 这些材料表明,当时吴越国的捍海石塘采用了相对科学的方式,最外层以大木材作为“滉柱”,起到缓冲潮水、保护堤坝的作用。堤坝本身以竹笼装上石块作为塘基,再以花岗岩垒上石堤,整个建筑坚固耐久。在现代看来,这种建筑方式仍然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方式。在中国的水利工程史上,吴越国海塘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六和塔 钱镠笃信佛教。在钱氏治杭时期,杭州城内大兴土木,不断建设佛教寺院和经幢梵塔,最著名的当数昭庆寺、净慈寺两座梵刹。在之江一带,月轮山上的六和塔与开化寺,九溪的理安寺、五云山的云栖寺等,也都是吴越国时期所建。 净慈寺 对中原王朝的大量进贡、统治者的佞佛政策和奢靡生活以及维持军事防御的需要,使得吴越国的税收一直非常沉重。这不能不说是吴越国钱氏统治时期的一大弊端。不过钱氏的保境安民政策也给两浙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契机。南宋人叶适说: 吴越之地,自钱氏时独不被兵,又以四十年都邑之盛,四方流徙,尽集于千里之内,而衣冠贵人,不知其几族,故以十州之众,当今天下之半。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国最后一位国主钱弘俶归宋,尽纳所属的两浙十三州土地归宋。两浙地区在宋朝的统一战争中成为少数不多免遭兵燹的一块乐土。这是吴越国钱氏政权为杭州人民做的最后一件善政。至北宋之时,杭州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南第一州”。南宋时成为首都,一跃而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大城市,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有赖于吴越国钱氏在五代乱局中长达一个世纪的苦心经营。 作者系杭州名人纪念馆学术研究部主任、杭州文史研究会理事 图片源自网络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