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图澄(232-348),本姓帛,西域龟兹人。 佛图澄少年出家,诵读经书数百万言,善解文意。没有涉猎儒学史乘,与儒生辩驳,却无人能够难住他。晋永嘉嘉四年(310)来到洛阳。《高僧传》称他善诵神咒,能驱使鬼物;用麻油杂燕脂涂在掌上,千里外的事物都能看清,也能使虔诚的信徒看到;通过听铃音可以预示未来;干旱时,烧香念咒能够致雨;还会起死回生。当时石勒实行屠杀政策,僧人也不免于难,佛图澄以道术取得石勒的信任,劝石氏施行“德化”、“不杀”,“不为暴虐,不害无辜”,止住滥杀北方信佛之风盛行。石勒登位后,对他敬重有加,有事必咨询然后行动,尊他为“大和尚”。石虎即位,宣称和尚是国家的珍宝,应当供给锦绣、雕车,朝会的日子,和尚升殿,与太子一样,要搀扶而上。主持人唱“大和尚”,众人起立,表示崇敬。佛图澄永和四年(348)去世,时年117岁。 佛图澄声名远扬,佛调须、菩提等数十名僧,不远数万里,从天竺、康居前来求教。樊沔、释道安、中山、竺法雅,跋山涉水,来听佛图澄说教。道安、法雅、法汰、法和成为他的著名弟子。他门徒近万,出门时常有数百人在身前身后驱驰,所到之处,兴建佛寺893所。可见对佛教影响之大。在杭州临安乐平乡,佛图澄建有“常乐寺”,凿井一口,史称是他“卓锡开基之处”。这是临安最早出现的寺院,是佛教兴起的标志。 佛教研究者对佛图澄的评价很高,认为他的贡献促进了汉地佛文化圈的第一个环节的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