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寓之(-486),南朝齐富春(今富阳)人,侨居桐庐(今桐庐)。三代皆以堪舆(看风水、择墓地)为业。唐寓之自幼习武,长大后乐于济贫救困,为乡里所爱戴。时齐高帝萧道成为增加赋役下令整顿户籍,凡检出伪冒户籍,称为“却籍户”,罚充远成,检籍官吏又营私舞弊,“应却而不却,不须却而却”,一时民怨沸腾。 齐武帝永明三年(485)冬,唐寓之以“抗检籍,反萧齐”为号召聚众四百余人,在新城(今富阳新登)揭竿起兵。次年正月,利用会稽太守王敬则去京城建康“朝正”(正月朝拜皇帝)的机会,率义军攻下富阳。江南一带“却籍”逃亡的农民纷纷来归,聚众达三万余人,声势浩大。接着,义军又先后攻克桐庐、钱唐、盐官、余杭、诸暨等地。唐寓之自称皇帝,立太子,置百官,以钱唐新城戍为天子宫,县廨为太子宫,国号吴,改元兴平(486-487)。这是历史上有文献记载以来最早在钱唐建都的政权。 唐寓之建国后,遣部将高道度攻东阳郡,杀东阳太守萧崇之和长山县令刘国重,并遣将孙泓进攻山阴。一时朝野震动。这是南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齐武帝急忙派遣禁兵数千、战马数百南下镇压。由于起义军没有充分的防备,且缺乏对骑兵作战的经验,因此虽英勇奋战,却也无法挽回局势。不久钱唐即被攻陷,唐寓之战败被杀,所占各郡县也相继失陷,起义失败。 唐寓之起义是南朝历史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起义虽很快被镇压,但在其影响下,农民反检籍的斗争并没有停止,永明八年(490),萧齐政权也不得不停止检籍,并宣布“却籍”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