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钱塘人物
 
钱塘人物
钱塘人物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钱塘人物
 
厉麟似:杭州诞生的杰出外交家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网  作者:刘金华  日期:2018-07-20


杭州这座弥漫着深厚文化韵味和人文之美的秀丽城市不仅拥有西湖等美景、大运河等历史文化遗迹、《梁祝传说》等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的美丽传说,还曾诞生过如厉麟似这样的蜚声海内外的杰出外交家。

 

厉麟似与杭州有着深厚的渊源。其家族世代居住在杭州西子湖畔。厉麟似的高高祖就是被学界公认为“历代杭州山水名胜诗人之冠”的清代诗坛巨匠厉鹗。清诗研究专家、浙江大学教授朱则杰对厉鹗如是评价:“整个杭州,几乎凡有风景之处,都有厉鹗诗。在历代描写杭州风景的无数山水诗人中,成就恐怕即以厉鹗为最高。”清代著名学者杭世骏挽厉鹗诗云:“绿杨堤与绿荷汀,吟舫乘闲处处停。料得后来无好句,两湖山色为谁清。”在杭世骏看来,厉鹗一经离去,就再也不会有如他那样的吟咏杭州的绝作佳句了,西湖的绮靡风光也一下子萧索了很多。今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即矗立着清代光绪初年重修并定名的“厉杭二公祠”,专门奉祀厉鹗和杭世骏两位文学巨匠。厉麟似的父亲即是晚清金石书画名家厉良玉。这位金石大家也是杭州西泠印社最早的一批社员,他所作的百寿图享誉海内外,被世界各地藏家所争相收藏。


厉麟似既生于杭州这片钟灵毓秀之地,又簪缨江南诗礼之门,可说是得享西子湖畔天赐之礼,与这座人间天城结下了不解之缘。


厉麟似中学时代就读于杭州府中学堂(今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与徐志摩和郁达夫是同窗挚友。他191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语言科后,即赴日本上智大学留学四年,主修教育与文学。1919年回国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浙江省官费赴德留学生,并在德国先后获得耶拿大学法学硕士学位与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

 

厉麟似在德国游学达十年之久,除获得法学与哲学学位外,他还修习了政治学、教育学、军事学及英文、法文和俄文,并游历了瑞士、法国、比利时、英国、荷兰、苏联等欧洲各国。

 

在德国求学期间,他十分热衷于向西方知识界人士介绍和传播东方文化。他曾加入德国首个“中国学社”。该学社由德国著名汉学家卫礼贤(Richard Wilhelm)创建,致力于帮助西方人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厉麟似曾协助学社创办了数种汉学研究报刊,并积极参与主办各类中国文化报告会和展览会。

 

在留德的十年里,厉麟似结识了周恩来、朱德、林语堂、陈寅恪、朱家骅等一批留德学人,并与汉学家卫礼贤结下了深厚的交谊。甚至希特勒也曾对其赏识有加,并与其合影留念。厉麟似在留德期间积累的人脉,为他日后从事对德外交与中欧交流工作奠定了基础。

1930年,厉麟似结束了自己14年的海外求学历程,怀着满腹经纶与满腔爱国热忱返回祖国。学成归国的厉麟似通过蒋介石进入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自此开始了他在文教、外交舞台上的职业生涯。

 

中德关系是国民政府前期外交中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两国在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构成了战前中国政府外交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厉麟似是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对德外交中的重要人物。他虽从未在外交部担任过实际职务,但却是国民政府与德国外交关系的主要推进者之一。

 

30年代,厉麟似曾受聘于国民政府最重要的智库之一——国防设计委员会,任国际组专门委员,为蒋介石提供对德方面的专家意见。

 

640.webp (2).jpg

厉麟似

 

作为蒋介石对德外交的核心人物朱家骅的“左右臂膀”及重要智囊,厉麟似对于德国军事顾问团在中国的存续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沟通中国高层与德国军事顾问团的桥梁人物,并与朱家骅几经曲折,最终促成了德国前国防部长、被世人尊称为德国“国防军之父”的塞克特将军的来华,并同意担任在华德国军事总顾问。中德关系由此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双方在文化、经贸、军事、外交方面的关系日益密切。1935年5月,两国宣布外交关系由公使级升格为大使级。

塞克特首次访华时,对中国军事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进行了详细考察,他临别时曾赠送给蒋介石其个人代表作《一个军人之思想》。该书的官方中文译本即是由厉麟似主持翻译的。中文版问世后,在国民党军方中广为流传,成为军队建设的重要参考书。

 

1935年5月,为敦睦中德邦交,沟通两国文化,厉麟似与朱家骅等留德归国著名人士,在南京创办了第一个代表中国官方的对德交流机构。协会成员包括中德两国政界、军界和文化界的友好人士。协会由时任交通部长朱家骅任理事长,教育部长王世杰、德、奥、瑞三国驻华公使四人任名誉会长,时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厉麟似、德国驻华使馆代表劳德士参事、德国驻沪总领事克利拜、德国驻华军事顾问团总顾问法肯豪森将军等任理事。而协会的实际主要负责人则是厉麟似等中国官员。该协会主要代表中国政府接待访华的德国团体与专家,开展中德两国官员互访与经贸往来,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中德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协会后迁至台湾,1963年蒋经国出任协会理事长,1965年中德文化协会更名为中德文化经济协会。

 

同年,厉麟似在国内结识了时任国联中国首席代表的顾维钧。两人志同道合,一见如故,遂结为知交。厉麟似也是30年代顾维钧诉诸国联外交,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理念的主要支持者。他还曾与顾维钧一同参与了联合国中国分部的创建。

 

厉麟似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国联外交的推动者和践行者。在20世纪30年代任职教育部期间,他积极推动中国与国联(联合国前身)在文教事业上的合作与互动,并主张借助国联赢取更多国际舆论对中国人民抗日的同情与支持。

 

为了积极加强中国与国联及其各其他成员国的联系,1932年8月,厉麟似代表中国政府出使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奥地利及苏联等欧洲八国,进行教育考察与合作,途中与各国外交部、教育部及各文教机构等代表进行了广泛的接洽,有力地加强了中欧文教合作的纽带。

 

1933年6月,为进一步加深中国与其他国联成员国间在文化、教育上的合作关系,厉麟似与蔡元培、张静江、宋子文等人联合国联,筹备成立了世界文化合作中国协会。

 

厉麟似认为,中国过去之所以在与西方世界的交往中吃尽了苦头,部分原因是因为过去一直缺乏一个以国际法准则为指导,能够在国际社会上主持公道,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国际组织。他主张中国积极参与到国联的各项事务中,并努力扩大话语权。同时要善于借助国联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普遍性的国际政治组织,促成中日问题的“国际化”,以引起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并在国际讲坛上揭露中日冲突的真相,赢得国际舆论对中国的同情与支持。

 

1936年3月,厉麟似与顾维钧、王正廷等人一同被推举为国联中国分会——中国国联同志会理事。作为民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对外组织之一,国联同志会对中国争取国际舆论生存空间和增进各国对中国的了解,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7月22日,国联同志会致电日内瓦国总会、各国分会告知卢沟桥事变之经过,敦促各国政府制裁日本,以维正义而保和平,在舆论上赢得了主动权。

 

640.webp (3).jpg

卢沟桥事变

 

抗战爆发初期,厉麟似与蔡元培、胡愈之等上海文化界知名人士联合组织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作为协会的创始成员,厉麟似与蔡元培等联合全国各大高校校长、教授联合发表长篇声明,揭露日军蓄意毁灭中国教育机关的罪恶暴行,并组织救亡协会下设的国际宣传委员会扩大对外宣传,争取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同时也为中国外交争取更大空间。

 

厉麟似有效推进了中国与国联的文化外交,并在国联世界文化合作中国协会、中国国联同志会等国联中国分会的创建与运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抗战爆发后,厉麟似因与国民党高层意见相左,而辞去国民政府职务,自此全身心投身高校教育事业。

 

抗战期间,他仍以其自身的影响力,在中国国联同志会、中德文化协会等对外组织的职务和长期以来与欧洲各国外交界、新闻界、军政界、学界等欧方人士保持的友好关系,开展对欧国民外交工作,推进对欧宣传,努力为中国人民抗战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作为一代文化外交大家的厉麟似不但同时精通德、日、英、法、俄等多国语言,还拥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引进并翻译出版了大量西方的著作及影视作品,同时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介绍到了西方世界。他虽不是如顾维钧、颜惠庆一样的职业外交家,但由于他在国联与中欧文教界的影响力,及个人的学识与才干获得了蒋介石与朱家骅等人的赏识,并成为他们在国联外交与对德外交方面的核心智囊,使这位生长于西子湖畔,一生低调的江南文教界耆宿成为20世纪30年代民国外交舞台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喻守真事略 2024-12-19
工书善画两翰林:董邦达、董诰父子 2024-10-30
史话杭州·名人杰士: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 2024-10-30
“浙西高士”吴颖芳 2024-09-24
“自视为一个农民”的校长、教师 2024-09-11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