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钱塘人物
 
钱塘人物
钱塘人物
 
文史动态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重磅新书】吴铮强:《真假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钱塘人物
 
杭州人施肩吾:开发澎湖第一人!
来源:《三江两岸历史人物》  作者:张宝昌  日期:2018-07-24


施肩吾(780—861),字希圣,号东斋,富阳市洞桥镇贤德人。中唐时著名诗人和作家,青年时期曾与同乡诗友徐凝结成东林诗社。东林,位于新登城西三十五里的广陵中堂畈地方,山峻林茂,景色优美,五代时建有隐居院,后改净严寺,明清时改建中堂寺。东林诗社的诗大都失传,《道光新登县志》仅留施肩吾《游东林》一首:火输烈烈采云浮,才到东林便是秋,有客可人来未暮,松风几沸碧山头。

 

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施肩吾以《太羹不和赋》与《早春茂雪诗》科考中式,名列十三位进士,遣任江西按察使。由于生性淡泊,难耐官场交接,乃只身隐居于洪州(今南昌)西山之游惟观,潜心修道。其贻徐凝书曰:“仆虽忝成名,自知命薄,遂养性林壑,栖心元门。赖仙圣扶持,虽年迫迟暮,幸免龙钟。学道之余,惟以诗酒自娱,其自序集《西山集》曰:“二十年烟萝松月之下,饮而不食,肠胃无滓,形神益清,见天地六合之奥。于此可见其学道后的自得与闲适。

 

 

 

施肩吾一生,历经德、顺、宪、穆、敬、文、武、宣、懿等九朝,正当唐王朝走向衰微之际,军阀混战,内宦朋党,官场斗争激烈,苛捐杂税繁重,阶级矛盾深化,人民生活不得安宁,种种因素促使平民出身的他, 潜心退隐学道。洪州西山原有十二真人羽化成仙之说,心甚慕之,故 三十岁退隐学道之初,作《西山静中吟》曰:“重重道气结成神,玉阙金堂逐日新。若教西山得道者,连余便是十三人。因而,他的隐居之地始 终不离西山之游惟观。后期才回到家乡招贤里(今贤德地方)之石壁寺。

 

唐文宗太和初(约公元827年左右)施肩吾萌发寻访海外仙山之愿,便率领族人买舟泛海,历经几多沧桑,方登上一无名小岛,即今之澎湖列岛。此时,岛上仅有少数土人,生产呈原始状态。而当时唐王朝的经济文化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施族的移居,给澎湖的生产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而大陆的文明道德也在岛上不断传播,乃至生根发芽。澎湖的名气逐渐显著,对外的交流日益频繁,终于引起朝廷的重视。从南宋起,就在岛上设置了巡检司,驻有军队、官员负责防卫和民政,而大陆人民也络绎不绝地向岛上移居,成为我国行政区域的一部分。

 

 

施肩吾的晚年迁居澎湖,成为他人生旅程中一大亮点,在开发澎湖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唐懿宗咸通二年,施肩吾谢世于澎湖,享年82岁。其后,他的族人将他及其刘氏夫人的寿棺一同移葬于大陆故里罗墓山(今名花山)

 

施肩吾一生著作甚丰,可分诗歌和道家研究两大部分。诗作奇丽隽永,有《西山集》十卷传世;道教著作较多但传世不多,书目有《西山群仙会真记》、《太白经》、《黄帝阴符经解》、《钟吕传道集》等。

  


相关内容
工书善画两翰林:董邦达、董诰父子 2024-10-30
史话杭州·名人杰士: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 2024-10-30
“浙西高士”吴颖芳 2024-09-24
“自视为一个农民”的校长、教师 2024-09-11
施肩吾:开发澎湖第一人 2024-09-0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