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1896—1945)名文,小名荫生,字达夫,以字行,富阳县城关镇人。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流的作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第二排左一为郁达夫 郁达夫的祖上曾是书香门第,到了父辈时家道中落。他七岁进私塾,九岁题诗,十五岁以优等生毕业于富阳县立高等小学堂,毕业后,考入杭州府中学就学。二年后,长兄郁曼陀被派往日本考察司法工作,就顺便将十八岁的郁达夫带到了日本。先入东京神田则学校补习中学的全部课程。次年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与郭沫若等同班,成了官费的留学生。预科毕业后,考试入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理科学医,第二年又转入文科。在“八高”的四年中,郁达夫阅读了英、德、法、俄和日本等国的文学、政治、哲学、经济等类书籍不下千部。 1919年秋季,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经济学科。在日本的几年,他陆续写了不少旧体诗。同时,还开始写白话小说,寄回国内发表。 “五四”运动后,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为首组建了“创造社”,以期推进新文化运动,他们在上海泰东图书局先行出版了《创造社丛书》三种,其中就有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次年5月,《创造》季刊创刊号问世。此后,郁达夫整日埋头于文字工作中,除了刊物的组稿、编辑以至校对外,还创作发表了小说《茑萝行》、《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以及论文《文学上的阶级斗争》、《艺术与国家》等。
1923年10月,郁达夫应邀赴北京大学任统计学讲师。其间,结识了仰慕已久的鲁迅先生。从此,年长十五岁的鲁迅将郁达夫视为“可以共事合作,能谦交自牧的诤友”。郁达夫则将鲁迅推崇为“中国所产生的最伟大的文人”。 1926年3月,应郭沫若之邀担任广东大学文科教授。因对广东政局失望,半年后回沪发表了《广州事情》、《在方向转换的途中》等政论文,揭露广州政府在国民党右派统治下的混乱、无能,指出这场革命不能寄希望于国民党的领导。 同时,鲁迅也从广州来到上海。进步文学团体围绕着革命文学展开争论,有人讽刺鲁迅“朦胧的醉眼,认不清时代”,郁达夫旗帜鲜明地站在鲁迅一方,写《赠鲁迅》一诗以赞颂曰:“醉眼朦胧上酒楼,《彷徨》、《呐喊》两悠悠,群氓竭尽蚍蜉力,不废江河万古流。”并与鲁迅合编《奔流》,一起参加了上海党组织领导的一些著名的政治团体,如中国革命互济会、中国自由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时,鲁迅提名郁达夫为发起人之一。这期间,郁达夫开始把自己已发表的小说、散文、政论、译作等编辑成《达夫全集》,其中有《寒灰集》、《鸡肋集》、《过去集》、《奇零集》、《敝帚集》、《薇蕨集》、《断残集》、《忏余集》等八卷和日记集《日记九种》、翻译集《小说之伍》、文艺论集《小说论》等,分集出版。 1931年2月,左联的某些同志,受党内“左”的路线影响,指责郁达夫的作品“颓废、消沉”,并背着鲁迅把他开除出左联。在多重的压力和打击下,1933年4月,郁达夫遂从“文化的战场”上海移家至杭州。
1936年初,郁达夫应福建省主席陈仪之邀,赴任省政府参议兼公报室主任之职,当年10月,鲁迅逝世,噩耗传来,郁达夫十分悲痛。第二天一早就急匆匆赶往上海,参加鲁迅葬礼,鲁迅的棺柩就是由他和其他七位作家一起抬上灵车的。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战事爆发。12月,富阳沦陷。郁达夫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因战祸而饿死在家乡的鹳山。噩耗传至福建,他痛哭着疾书一联遥祭:“无母何依,此仇必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后,郭沫若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宣传)厅长,郁达夫应邀于1938年3月9日离开福建赴武汉参加第三厅的工作,并以政治部设计委员的身份和其他同志一起去徐州、山东、河南前线,慰问抗敌将士。1938年7月以后,日军进逼武汉,第三厅及文艺界人士分别转移,郁达夫应新加坡《星洲日报》的邀请,任该报的文艺编辑。他身在异邦,心系祖国,和上海、重庆的文化界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请茅盾、冯雪峰等著名作家写稿;凡国内文艺界抗敌协会会刊《抗战文艺》上的重要文章,都在副刊上予以转载。国内文化界进步人士以及国内进步文艺团体来新加坡开展抗日宣传,他都热情地接待,做好相互配合与舆论支援等工作。 1942年夏初,新加坡沦陷,郁达夫撤至苏门答腊岛隐蔽,化名赵廉,在苏西小镇巴爷公务定居,蓄起了胡须,集资开设赵豫记酒厂,借以掩护抗日文化人的秘密工作。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正当人们欢庆这来之不易的胜利之时,日本宪兵却乘盟军尚未接管苏门答腊间隙对郁达夫下了毒手。8月29日晚,日本宪兵将郁达夫劫持至郊外秘密杀害,牺牲时年仅四十九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不朽!正如胡愈之所说的:“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