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人。早年丧父,经过苦读,考取进士,从而踏上仕途,后被宋仁宗擢为参知政事,命他主持“庆历新政”,改革虽然失败,但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范仲淹为官清正廉洁,又以雄文《岳阳楼记》称绝文坛,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传颂千古。宋后历代皆誉其为 “百世之师”,康熙帝曾御笔钦赐其为“济时良相”,并立碑以祭。
在杭州的历史上,也留有这位名臣的踪迹,这是杭城百姓的幸事。北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仲夏,范仲淹自家乡江苏吴县(今苏州)赴杭任知州。当年正遇杭城大早,粮食奇缺,米价暴涨。这位父母官走马上任后为民办的第一件实事就是解决市民的粮荒之困。他为此而绞尽脑汁,先把米价拾高至每斗铜钱一百八十文,再将此行情在沿京杭运河各地张榜公告。沿河江、浙粮商闻讯后争相星夜贩米来杭,不久杭州城内米市货源充裕,粮价自然回跌。投机米商的猖獗活动受到了抑制,民心得以安定。 范仲淹在杭任职一年半的时间里,不仅勤政爱民,而且为官廉洁、处事干净。曾有人建议他,何不在西湖边建别墅,以作日后顾养天年之用。范仲淹听后断然予以拒绝说:“西湖乃天下之西湖,我岂能与民争利,将宝地占为一家私有!我所担忧的不是日后无立足之地,而是一旦去职后再如何去为人!”不仅如此,他还表示要把自己薪俸中的一部分拿出去赈灾济贫。范仲淹在处理政事中很珍爱人才,尊重别人,惟贤是举,对下属总是循循善诱,礼贤下士。当时,仁和县主簿龚宗元办事谨慎、为人正直,范仲淹对他甚为器重,并勉励他要靠真才实学为国效劳、为民所用,而不应依赖裙带关系去企求升迁。龚宗元也很敬重、感激范公,也懂得了“忧民之所忧、民亦忧其忧”的为官之道。后来,龚宗元被提升到朝廷任职,处处正直,廉浩自律,不负范公之望。 范仲淹在杭州任职时间短暂,然而他对杭城百姓,对西湖很是眷念。他在离杭后的次年,也就是在他逝世前的一年(北宋皇祐三年,即公元1051年),写下了《忆杭州西湖》的绝句:“长忆西湖胜鉴湖,春波千顷绿如铺。吾皇不让明皇美,可赐疏狂贺老无?”诗中流露了希望朝廷能像唐明皇赐贺知章归老鉴湖那样,也让他能归宿西湖的愿望,抒发了他对杭州对西湖的一片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