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特别关注
 
人人皆知龙坞,但它前世今生的故事你却不一定听过!
来源:美丽西湖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18-11-05

话说,有龙隐于坞中之水,乃龙坞之义。龙者,意为此地有龙门山、龙门岭、龙门坎、白龙潭,群龙聚首;坞者,西溪十八坞中最后两坞――里桐坞和外桐坞。而龙坞有句名言:“里桐坞的嘴,白龙潭的水,大清里的腿”,称之为龙坞三绝。这句话仿佛隐射着龙坞这个地方曾经与现在的缩影。

 

里桐坞在时间里的积淀

640.webp.jpg 

在明清时期,里桐坞就已成为龙坞地区山货和茶叶的交易中心,里桐坞的商业街在清末民初名闻江南,街面上的茶叶收购交易店铺鳞次栉比,全国各地的茶商云集于此,客商操着各地方言,讨价还价,商定发货时间。为茶商服务的各类餐饮住宿行当也应运而生,轿夫、樵夫、看相、算命、游访郎中,也在此做生意。

 

后来,龙坞人的生意还开到了西溪古镇留下茶市街上,开到了杭州中山路羊坝头,甚至开到了上海、南京、北京。改革开放后尤为如此,全国各大城市都有龙坞人、泗乡人开的西湖龙井茶叶店。

640.webp (1).jpg 

里桐坞人在上海滩开设的茶叶店特别多,由此而带来的是里桐坞的语言都带有点海派味道,杭州人称游玩为“耍子儿”,泗乡人叫“搞搞”,而里桐坞人讲的是“白相”,正宗的上海话,这与里桐坞人常年与上海人打交道分不开。

 

里桐坞,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班车通往杭州城站(杭州火车站),有了泗乡最早的公交班车。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里桐坞村就建有两个社办厂,一个柳条厂,还有一个搪瓷厂,生产形势都非常好,不仅为当地村民解决了许多就业机会,也为生产队增加了收入。

 

白龙潭的四季各有精致

 

640.webp (2).jpg


白龙潭位于龙门坎村,是杭州近郊唯一一个带瀑布的景点,这里古迹密布,龙门八景名闻于浙江大地。明代文学家钱塘人田艺蘅有《白龙潭》诗云:“斜攀鸟道凌虚久,俯探龙湫历险多。瀑布自天飞怪雨,石门如峡锁惊波。”清朝泗乡周浦诗人郑永祺咏龙门山和白龙潭为“孤村列翠峰如画,斜日明溪客欲诗”“水村行尽又山村,树绕峰围岭色昏。”

 

龙门的山是青翠的,白龙潭的水是清澈的。春天的白龙潭瀑布犹如一匹没有印染过的洁白的绸布,折几折,从天飘下。夏秋天的瀑布,遇大雨如春天,少雨时则如冬天,瀑布好像一线天,挂于前川,四季瀑布各有景致。空气中弥漫着水雾,潺潺溪流声与瀑布声汇合在一起,宛如一曲浑然天成的交响乐。

 

640.webp (3).jpg


白龙潭的水流进了龙门坎村里,被叫做龙门溪水,也被叫做横山溪水。龙门溪贯穿整个龙坞乡,经过午山百子尖流入钱塘江。在历史上溪流两旁还发生了许多与龙门溪相关的故事,比如明末泗乡四大才子之首的葛寅亮父子出钱建造的陡门闸灌溉了几千亩的良田,还有大朱古桥经历大潮依然屹立在龙门溪上。这些故事都离不开白龙潭和龙门溪的水。

 

大清里曾经的无奈

 

640.webp (4).jpg


大清村四面环山,由大清里、宋家里和大岭三个自然村组成。龙坞茶叶的品质,以大清茶为最佳。原因是大清村地处高山,环境清幽,日照充分,还有肥沃的泥土。但也正因为如此,大清人出山的路都得靠自己的腿走出来。

 

只有亲自翻越了这些山梁,才真正知道大清村百姓生活的不易。在当时,茶叶、山货、蔬菜需要上集市卖,手拎、肩挑、独轮车推,非常不方便。孩子上学也不易,怕迟到,天不亮就出门了,有时还能听到狼的嚎叫声,一个不小心,鲁迅小说中祥林嫂的儿子阿毛的情况就会发生。地里种的庄稼也经常被野猪偷吃,小孩上小学都要结伴而行,有时还需要大人护送。

 

大清村人腿下走着崎岖山路,迈出着坚实的步伐,这是一种山里人的渴望,是山里人的执着,是山里人的精神,是山里人的追求,更是山里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在无隧道无汽车的年代,路在脚下,生活在腿上。

 

640.webp (5).jpg


后来,大清村出了个现代愚公应洪亦,二十多年前,率领大清村人打通了通往留泗路的隧道;修好了大清路,开发了大清谷旅游。谷中农家乐和健身运动也越来越多,有攀岩、蹦极、滑草、赛马、过障碍等适合年轻人的健身项目。再到三年前,原来的羊肠小道清谷路也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双向四车道的柏油马路。如今,家家都买了汽车,轮子代替了腿,“大清里的腿”也成为了过去时。


龙坞三绝,述出了龙坞的过去与现在。

 

640.webp (6).jpg


龙坞的水蜿蜒流淌,静静倾听龙坞人用嘴讲述千百年来的故事,腿一迈跨向更加灿烂的明天,见证龙坞美好的未来!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喻守真事略 2024-12-19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2024-12-18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2024-12-18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2024-12-16
打造展示杭州历史文化的优质平台 2024-12-12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