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1日,钱塘江畔,美丽的白塔公园内,杭州铁路博物馆·知青纪念馆揭开其神秘的面纱,迎接各界嘉宾的到来。
▲柯伟 摄
白塔公园所在地闸口是一处充满历史记忆的文化场所。
1907年建成通车的江墅铁路是浙江省第一条铁路,它的始发站正是闸口白塔,浙江铁路百年发展史由此开始;50年前,1968年12月21日,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满腔热血的杭州知识青年正是在这里告别亲人,乘坐火车奔赴边疆,开始了一段上山下乡的知青岁月。
而今,在闸口站这个充满铁路元素、饱含知青回忆的地方,杭州铁路博物馆·知青纪念馆开门迎客,一面为了怀念过往历史、重温记忆深处的激情与感动,另一面为了拥抱未来岁月,为杭城魅力城市建设增添亮色。
为了纪念近代中国铁路百年发展史,同时也是为了纪念那段特殊时代的知青岁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在白塔公园整体规划建设时就预留了杭州铁路博物馆和知青纪念馆的场馆使用建筑。
该项目承建单位——杭州园林建设处经过开展大量的前期工作后,在杭州铁路部门和杭州知青协会等各界部门的支持帮助下,该项目设计方案于2016年10月获得批复,在2018年3月经公开招标确定施工单位,从4月25日施工单位进场至12月12日通过竣工验收。
经过一系列紧张的改造、设计、陈列布展,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充满历史感、现场感的博物馆,可以说这是百年闸口站历经岁月的洗练后结出的一朵历史之花——杭州铁路博物馆·知青纪念馆。
杭州铁路博物馆·知青纪念馆两馆的总面积近1200平方米,其中铁路博物馆约530平方米,知青纪念馆约650平方米。
整个馆的格局基本由上下两层组成,一层主要是铁路博物馆的展陈区,二层则为知青纪念馆展区。
杭州铁路博物馆的展陈总体由三部分组成——
序厅从世界上最早的蒸汽机火轮车“旅行一号”引入,以世界历史上铁路的发展史为序,引申到中国第一条营业铁路上海吴淞铁路。
以杭州铁路事业的发展为脉络,全面梳理了江墅铁路、杭江铁路、浙赣铁路、钱塘江大桥等历史,勾勒了其间汤寿潜、张静江、茅以升等一大批仁人志士为铁路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种种努力。
以铁路车站、机务与机车、铁道车辆、行车信号等几个方面全面介绍铁路的技术发展史,从铁路的发展细节上讲述由绿皮火车跨越到高效便捷的高铁时代的历史。同时,馆内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展现铁路的百年发展史,除序厅两侧电子屏以外,馆内多处还设置了游客互动屏,游客在参观途中可以点击屏幕按钮,观看影片、照片等,丰富观展体验。
知青纪念馆的展陈以杭州知青离开家乡奔赴边疆为主线,一路跟随知青过“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并以“家书”、“包裹”、“探亲”等版块呈现知青在异地他乡的思乡之情。
以插队落户方式进驻农村的知青,则成为当地农村教育和医疗的主力军,纪念馆以“民办教师”和“赤脚医生”这一接地气的板块来展示知青为当地所作出的贡献。
知青馆的陈设布展主要以生活场景的复原为主,让观众在参观途中跟随知青的生活情景融入其中,通过对展品细节的呈现来体味知青年代所特有的那种记忆与感情。
1906年11月14日,杭州也是浙江的第一条铁路,一条由江干闸口通往湖墅拱宸桥畔的江墅铁路开工建设,铁路于1907年8月23日正式通车,沿着当时杭州的老城墙外,由南而北设闸口站、南星桥站、清泰门站、艮山门站和拱宸站五个站,全长16.135公里,而南端的起点站——闸口站,就位于现在的白塔公园内。1909年沪杭甬铁路沪杭段通车营业,江墅铁路闸口至艮山门段成为了沪杭铁路的一部分,而沪杭铁路正是现在沪杭高铁的前身。此后的闸口站不断见证历史的风云突变,它见证了钱塘江大桥的建成通车,同样也见证了20世纪60、70年代数万杭城青年改变人生轨迹的瞬间。1968年12月23日到1970年10月25日,杭州一共发送了25趟北上的知青混编直达列车。其中,除第一第二趟在杭州城站、第三趟在南星桥车站发车外,其余的都在闸口火车站启程。白塔岭下,一批又一批杭州知青怀着建设祖国的光荣和梦想,告别家乡父母,挥泪北上。他们或在农村插队落户,或在兵团军垦拓荒,或在农场植树耕田,从此开始了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一段经历。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