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四运动史 作者: 彭明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 1998-12-01 页数: 692 定价: 39.00元 《五四运动史》全书共20章,凡52.6万字,分别论述了五四运动发生的社会、思想条件,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五四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 不讲清北洋军阀的统治,就不可能讲清五四运动为什么会发生。本书正是一开始就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叙述北洋军阀时期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封建专制主义的黑暗统治以及外国帝国主义掠夺和军阀压迫下的中国社会经济,叙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艰难境遇中的发展和新的社会力量的相应的生长,由此说明,五四运动在1919年的发生及其成为中国革命的伟大的新起点,决不是偶然的。作者指出,“五四”以前,群众中已经有零星的、自发的反抗斗争,一场新的革命风暴也正在孕育之中。而当时的新文化运动则是这场风暴的预兆和前奏。作者在叙述了以民主主义反对专制主义、科学思想反对迷信思想的斗争过程之后指出,必须足够地估计“这次启蒙运动的震古铄今、振聋发聩的思想解放作用”,必须承认这场斗争由于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权威,因而在客观上确曾为尔后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某种条件;同时又指出,批的弱点在于“未和政治运动、群众运动相结合”,并且具有“形式主义倾向”,即对西方文明主要是法西文明采取了绝对的肯定态度。作者认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当时启蒙思想家的共同方案”,也是他们当时所可能作出的唯一选择;但是,对于怎样实行这个方案的问题,“他们却不能作同圆满的回答”。他们没有能力把自己憧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王国实现在半殖民地中国的土地上。正是这个事实,成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尔后抛弃资本主义方案转而倾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动因。 彭明(1924年12月—2008年)男,河南夏邑人,1945年12月,入华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史地系学习;1947、1948年在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先后师从胡华与范文澜先生攻读研究生;1949年担任华北大学中国革命史助教,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后,一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83年任教授,1986年任博士生导师,2005年获“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称号;曾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组成员,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名誉会长,黄埔军校史研究会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政协委员等职;曾被国内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聘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荣誉研究员;是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理论(原中外政治思想)专业博士点的开创者,是国内公认的五四运动史研究以及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和中华民国史研究的学术大家。 2 五四运动 作者: 周策纵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 译者: 周子平 出版年: 2005-07-01 页数: 523 本书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资深教授周策纵先生的力作,它以大量的历史资料为基础,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思想流派和具体过程作了细致的描述和深刻的分析,对一代新式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命运作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本书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一幅全景的历史画面和透视的焦点,成为海外学者研究五四运动不断引用的里程碑式的著作。 周策纵,1916年出生,2007年5月逝世。密歇根大学博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东亚系荣休教授,专长研究中国哲学、五四运动史等。 3 中国启蒙运动 作者: [美]舒衡哲(Vera Schwarcz)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品方: 三辉图书 副标题: 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 原作名: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 intellectuals and the legacy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of 1919 译者: 刘京建 译 / 丘为君 校订 出版年: 2007.08 页数: 380 诚如克罗齐所告诫的,历史和历史学家无法免于时代的印记。本书即以克罗奇的教诲为戒,其主旨在反应海内外持续不歇的关于1919年“五四运动”意义的讨论。作者最终领悟到的“五四运动”的意义是:只要专制、官僚和教条主义的思想仍然盘踞在民众的脑袋中,启蒙运动必将在中国继续发展下去,无论路途是多么的曲折,代价是多么的高昂。 舒衡哲(Vera Schwarcz) 著名汉学家,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史研究。生于罗马尼亚,犹太人。现任教于美国康州威斯理安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1980年曾作为首批美国留学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除了历史研究之外,她还写作诗歌和短篇小说。 著有《中国启蒙运动》(1990)、《张申府访谈录》(Time for Telling Truth is Running Out: Conversations with Zhang Shenfu,1992)、《在断裂的时间之河架桥:论中国人和犹太人的文化记忆》(Bridge Across Broken Time: Chinese and Jewish Cultural Memory,1998)、《漫漫回家路:一部中国日志》(Long Road Home: A China Journal,1984),以及诗集《一勺光》(A Scoop of Light,2000)等。 4 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 作者: (美)格里德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 原作名: Hu Shih and the Chinese Renaissance 译者: 鲁奇 出版年: 2005-07-01 页数: 309 这是美国著名汉学家J.B.格里德士研究胡适及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和命运够的一部力作,也是一部以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为背景,通过对胡适历史实践的分析进行研究的论著。 本书为美国著名汉学家J.B.格里德士研究胡适及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和命运够的一部力作。作者以五四运动前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为背景,俯瞰1917-937年20年间文艺复兴运动的总体态势;通过对当时中国知识阶层杰出代表人物胡适的理论及思想活动的分析,论证了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进行现代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本书通过胡适的人格悲剧揭示出这样一个真谛:中国的启蒙和精英群体,如果不能从人格及情感上同封建传统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那么,他们的一切现代化的努力和奋斗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格里德(J.B.Grieder) 汉名贾祖麟,哈佛大学博士,美国布朗大学历史系教授,专长研究中国知识分子史等。 5 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 作者: 罗志田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 出版年: 2006 页数: 351 本书讨论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这一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从“五四” 前夕的士人心态与政治的关联,到“五四”后各种思想观念、行为取向和政治势力之间的竞争,以及这些因素在竞争中的互动,并从区域、文武、新旧等文化因素与政治斗争的纠结考察北伐前数年军政格局的演变。全书所再现的“历史现象”与既存认知有相当距离,或更贴近这一时段中国思想、政治领域那种异常丰富、曲折而活跃的动态场景。 罗志田,1952年生,四川大学历史系77级毕业,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1995)、《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1998)、《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1999)、《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2001)、《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2001)、《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2003)、《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文化与学术》(2003)、《近代中国史学十论》(2003)等。 6 中国意识的危机 作者: (美)林毓生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 译者: 穆善培 出版年: 1988-1 页数: 437页 这本书《中国意识的危机》出版于上个世纪60年代、70年代,已经成为一个经典著作。它提出的一个关于“五四”还有新文化时期的诠释,跟李泽厚所说的启蒙与救亡的关系一样,被认为是一个很经典的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诠释。 林毓生(Yu-sheng Lin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历史系教授、当代著名学者。 林毓生,1934年生于沈阳(原籍山东省龙口)。七岁时移居北京(当时称作北平),先后毕业于北师附小、北师附中。14岁时随家人迁入台湾,1958年获台湾大学历史系文学士。1960年赴美深造,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哲学博士,1969年至1970年在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1970年开始执教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历史学系,主讲中国思想史,于2004年退休,改任该系荣誉教授。 林毓生教授的著作主要有: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1986),(该书中译本《中国意识的危机》于1988出版)、《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1988)、《政治秩序与多元社会》(1989)、《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合著,1994)、《从公民社会谈起》(预定2007年出版)等。 7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作者: 李泽厚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8-6 页数: 394 本书以“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作为解释中国近现代史思想史上许多错综复杂现象的基本线索,在学术思想界引起巨大反响,毁誉参半。许多青年入学赞之为提供了崭新的范式变革。紧接此文,本书以数十年的新文学历程和哲学上“现代新儒家”等论题,简明而深入地展示了现代中国思想的诸多重要方面和问题,或明或暗地显现了上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的身影、悲欢和坎坷命运。书中论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长文则结合对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思想分析,说明由民粹主义、道德主义的入侵马克思主义,迷信战争经验等等,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 李泽厚(1930-) 美学家。长沙宁乡人。1948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任职,1978年起任研究员。1982-1983年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访问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美学研究,是中国美学学会副理事长。近年主要在国外讲学,是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著有《美的历程》、《中国美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世纪新梦》等。 8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作者: 陈平原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5-9 页数: 378 定价: 32.00元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讲述无论是追溯学科之形成,分析理论框架之建构,还是评价具体的名家名著、学派体系,都无法脱离其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潮流。在这个意义上,学术史与思想史、文化史确实颇多牵连。不只是外部环境的共同制约,更有内在理路的相互交织。想象学术史研究可以关起门来,“就学问谈学问”,既不现实,也不可取。正因如此,本丛书不问“家法”迥异、“门户”对立,也淡漠“学科”的边界与“方法”的分歧,只要是眼界开阔且论证严密的学术以及思想史、文化史方面的著述,均可入选。也许,话应该倒过来说:欢迎有志于通过触摸历史、感受传统、反省学科进而重建中国学术的学人,加盟此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文化工程”。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2008—2015年兼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与北京大学合聘)。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95,1998,2003,2009,2013)、北京市第九、第十一、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6,2010,2012)、第一、第二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2006)及第四届王瑶学术奖学术著作奖(2016)等。2017年12月获目前中国人文学界最负盛名的思勉原创奖(第四届)。先后出版著作三十余种。 9 五四新文化的源流 作者: 陈万雄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出版年: 1997-01 页数: 197 这里要附带一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和意义的重要,不应太侧重于衡量当时知识分子所提出革新方案的成效性,而应正视他们能无所回避、勇于揭露要中国摆脱厄运、走向现代化所必须面对的全盘问题。只有到此地步,中国人对自己的困境才算有彻底的认识。他们这一代所揭示的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无庸讳言到今日尚未达成,因而五四时期所标示的改革课题仍具有生命力。可以断言,在此后的中国,只要知识分子仍旧被视为或自视为是推动历史的先驱力量,相信五四运动于知识界仍然有历久常新的魅力。不过笔者却认为,在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知识界能发挥了主导和主体作用的,只能是二十世纪初头的三十年间,这期间也正是由传统士大夫向近代型知识分子转化成功的第一代的形成和成长的时期。 其次,除了近代中国革新运动愈步趋深入,以至到五四时期而有一新文化运动的勃兴的历史进程外,我们不能忽略与这个历史进程相凑泊的第一代近代型知识分子的形成的历史条件。拙稿下面则试图从新文化运动溯源作条理去展示第一代近代型知识分子的形成之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系。 陈万雄,一九四八年生于广东省东莞县。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历史系毕业,随之入中文大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一九七七年赴日本国立广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又在港获香港大学博士学位。除曾兼任香港树仁学院和岭院学院讲师外,自日归港后,一直在商务印书馆编辑部工作。现担任香港商务印书馆总编辑。专著有《新文化运动前的陈独秀》(一九七九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 10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作者: 胡绳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1981-6 页数: 983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叙述了中国自1840年到1919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作者胡绳对诸多广为人知的事件作了全新、独到的解读,如对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推动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的肯定,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总结,以及论述五四运动开启新的历史阶段的重大意义等。深刻阐明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各阶层及他们之间关系的新变化,展示了近代中国深切的伤痛和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全貌,开创了历史研究的新方向。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发端宏大,锐意立新,开拓了近代史的研究领域。对史学界普遍关注、争议较大的问题,作者亦有独特见解。另外,还注重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分析,通过不同阶段社会经济呈现出的不同特征来考察政治生活、社会意识等方面的变化,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胡绳(1918—2000),原名项志逖,祖籍浙江钱塘县,出生于江苏苏州,北京大学肄业,中国著名哲学家、近代史专家。曾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红旗》杂志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胡绳从青年时代起就致力于哲学、历史、文化思想等方面的研究与写作,出版了大量哲学历史著作。主要有:《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理性与自由》、《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枣下论丛》、《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1997年,胡绳将其文集的全部稿酬捐出,设立“胡绳青年学术奖基金”。 11 权力源自地位 作者: (美)魏定熙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北京大学、知识分子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9 原作名: The Power of Position: Beijing University, Intellectuals and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1898-1929 译者: 张蒙 出版年: 2015-11-1 页数: 304 定价: 45.00元 《权力源自地位:北京大学、知识分子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9》是目前英文世界中一本以北京大学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不同以往的是,作者没有单纯从革命史和高等教育史的角度去解读北大的早期历史,而将北大看作是中国古代太学与德日现代大学的融合体。在近代中国的新旧辩证互动过程中,知识分子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固守自己的精英主义传统,以北大为阵地教化天下。由此,无论是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还是不由自主的教授参政,均在其现代的外壳之下,显现出古代士人的精神风貌。中国近代历史的连续性(而非通常所说的“断裂”)在这里也得到充分彰显。 Timothy B. Weston,中文名魏定熙,1995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承著名历史学家魏斐德和叶文心教授。读博期间曾到北京大学访学一年,由萧超然教授指导。 12 现代性的流变 作者: 张宝明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新青年》个人、社会与国家关系聚焦 出版年: 2005-10 页数: 319 定价: 23.00元 个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思想史最基本的命题。它们的关系既是人文关怀的出发点 同时也是归宿点。无论是从事文学、史学、哲学等人文学科的学者,还是从事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都不能避开这一拷问。作者是一位对思想史研究有素的著名学者,鉴于他的论著以思想性、当代性、前瞻性见长,海内外学术界已经把他列为具有代表性和自我研究定位的新锐人物。本书是作者对20世纪启蒙思想史研究纵深而有机的延伸。以《新青年》杂志为蓝本,作者选择了一个关乎现代性的关口——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从而将现代性寻根的历史图景给予了富有知识考古意义的思想爬梳。作者语言功底厚实,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穿透力,因此这样一本严谨的学术专著读起来也颇具意趣。 张宝明,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尤其是五四思想史的研究及当代文化现象的批评。在海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著有《启蒙与革命——“五四”激进派的两难》、《忧患与风流——世纪先驱的百年心路》,《自由神话的终结——20世纪启蒙阙失探解》等。曾主编《回眸<新青年>》(语言文学)、(哲学思潮)、(社会思想)三卷。 13 塑造与被塑造 作者: 郭若平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五四”阐释与革命意识形态建构 出版年: 2014-11 页数: 424 定价: 98.00 本书从新的观察视角,探讨“五四”阐释的意义再生产,通过不同层面的历史符号、历史文本、历史仪式、历史话语等叙事环节,分析“五四”阐释塑造革命意识形态的方式与过程,解释革命意识形态对“五四”阐释的意义制约与导引,论证“五四”阐释与革命意识形态之间互为塑造与被塑造的多重关联。 郭若平,1958年生,福建惠安百崎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教授,《党史研究与教学》杂志主编。学术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领域的思想史、文化史、概念史、史学理论等方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福建省及中央党校社科项目多项。在*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共“小资产阶级”观念的起源》获全国党校系统第九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福建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4 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五四的反啟蒙 作者: 彭小妍 出版社: 聯經出版公司 副标题: 五四的反啟蒙 出版年: 2019-4-27 页数: 416 定价: NT$620 情感與理性的關係,從歐洲啟蒙時代就是知識分子論辯的課題,也是彭小妍在《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五四的反啟蒙》一書中所探討的五四啟蒙時代的重要議題。歐洲啟蒙時期有笛卡兒的理性主義,同時也有休姆與盧梭的情感主義。中國五四時期梁啟超、蔡元培所領導的人生觀派主張情感啟蒙與唯情論,大力批判科學派的啟蒙理性主義。彭小妍在《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一書裡探討五四轟動一時的「科學與玄學論戰」──亦即「科學與人生觀論戰」──旨在說明中國現代知識分子並未在全球情感與理性的永恆辯論中缺席;五四知識分子在認識論層面上承接先儒、啟發後進,與西方古今哲學相互發明,日後新儒家實一脈相承。研究五四的精神遺產,不要忘記當年唯情論及情感啟蒙運動對啟蒙理性主義的批判。 彭小妍 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方向為兩岸現代文學與跨文化研究。曾出版專著《超越寫實》、《海上說情欲:從張資平到劉吶鷗》、《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一九三○年代上海、東京及巴黎的浪蕩子、漫遊者與譯者》,小說《斷掌順娘》《純真年代》,主編有《楊逵全集》。 2013年以《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一九三○年代上海、東京及巴黎的浪蕩子、漫遊者與譯者》(聯經出版)一書榮獲第37屆金鼎獎最佳非文學圖書獎。 15 五四的另一面 作者: 杨念群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副标题: “社会”观念的形成与新型组织的诞生 出版年: 2019-4 页数: 278 定价: 49.80元 本书引入了五四的社会改造面相,指出当时涌现出的各种“社会改造”构想是五四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作者将五四看作一场具有多维试验角度的社会文化运动,同时,通过把五四发生及延续的时段拉长至20世纪40年代,深度考察了五四一代成长起来的“新青年”面对各种时势变迁做出的反应和抉择。 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主要著作有:《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1997)、《杨念群自选集》(2000)、《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2001)、《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合编,2003)、《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2006)、《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2010)等,主持《新史学》丛刊(中华书局版)及“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丛书。主要学术兴趣是中国政治史、社会史研究,并长期致力于从跨学科、跨领域的角度探究中国史研究的新途径。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