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元量(约1241-约1317),字大有,号水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钱塘(1265-1274)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他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得元世祖许可,为道士,离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其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西塞山前日落处,北关门外雨来天。南人堕泪北人笑,臣甫头低拜杜鹃。”“钱塘江上雨初干,风入端门阵阵酸。万马乱嘶临警跸,三宫酒泪湿铃鸾。童儿媵遣追徐福,疠鬼终当灭贺兰。若说和亲能活国,婵娟应是嫁呼韩。”这两首作于元兵攻陷杭州时的诗篇,格调悲壮,感情真挚,读之使人泪下,表达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悲怆和图谋再起的雄心。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