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秦秦汉思想史研究 作者: [日]谷中信一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译者: 孙佩霞 出版年: 2019-11 页数: 472 定价: 88 对于中国的研究,日本学术界既关注较早,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以至于形成了所谓的日本“汉学”,日本学者以域外的视角审视中国历史文化,每每能有“出人意料”的收获。本书书题先秦秦汉,自然属于早期中国研究的范畴,而思想史的研究也一直是早期中国研究的重要领域。本书通过对流传文献与出土文献的分析考证,全面论述了中国先秦秦汉时期的道家、管子、墨家等三大流派,并对一些先秦秦汉思想史中的重大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别具一格,自成流派。 谷中信一,日本文科博士,日本女子大学教授、(日本)中国出土资料研究学会原会长,现为该会理事,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曾出版多部中国先秦时期思想家的研究著作,如《晏子春秋》、《齐地的思想文化的展开与古代中国的形成》,在日本以及中国古代思想研究领域享有盛誉。 2 唐代宫女生活研究 作者: 万军杰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 2019-5 页数: 276 定价: 98元 本书立足传统史传文献,积极拓展唐代诗歌、笔记小说、志怪传奇中的相关素材,有机结合出土墓志等考古发现资料,围绕唐代宫女生活的若干层面(诸如选拔管理、日常工作、文化娱乐、情感世界、宗教信仰、人生命运、寿命状况以及放归生活等)进行相对全面的探讨和分析,努力还原唐代宫女生活的基本面貌,力图揭示其隐蔽的历史特征,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认识和见解,以期加深对中国古代妇女问题的认知,丰富或深化妇女史和社会史的研究课题。 万军杰,历史学博士,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3 中古时期社邑研究 作者: 郝春文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 2019-4 页数: 210 定价: 128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集中探讨中古时社邑与佛教的关系。下篇主要是研究敦煌写本社邑文书的相关成果,涉及敦煌写本社邑文书的内容和价值,敦煌社邑的教育与教化功能,敦煌私社的“义聚”及“春秋坐局席”、丧葬互助等活动,敦煌的渠人与渠社与女人结社等问题。 郝春文,现为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历史学院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长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著有《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敦煌社邑文书辑校》(合著)等,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 4 陪京首善 作者: 罗晓翔 出版社: 江苏凤凰出版社 副标题: 晚明南京的城市生活与都市性研究 出版年: 2018-12 定价: 75 本书试图揭示晚明南京的政治地位与行政功能对城市生活及城市性的影响。作为“官治”强于“自治”的城市,晚明南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突破“城乡连续统一”的例子。这个城市所 体现的“都市性”,建立在与西欧城市全然不同的机制之上。可以说,晚明南京为我们走出韦伯陷阱,真正建立本土化的城市理论提供了重要线索。 罗晓翔,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毕业于美国杜克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史、明清江南社会史。 5 殖民权力与医疗空间 书名:殖民权力与医疗空间:香港东华三院中西医服务变迁(1894~1941年) 作者:杨祥银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 本书试图以1894—1941年间香港东华三院(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西医引入过程与中西医服务变迁为例,来考察西方医学在近代中国传播过程中发生的中西医之间的对抗与互动关系,以及华人社会对于西方医学的认可与接受过程。考虑到香港当时处于英国的殖民管治之下,本书则以殖民权力(colonial power)对东华三院医疗服务的干涉为主线,探讨东华三院作为一个医疗空间(medical space)如何在殖民权力和西医霸权的推进下从一个纯粹的中医医院逐步演变为中西医共存的医疗空间。而到20世纪40年代,就其留医(住院)服务来说,东华三院更是成为一个以西方医学为唯一治疗方法的西医医院。 杨祥银,1979年出生,浙江瑞安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温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所长,学术集刊《口述史研究》主编。主要从事口述史学与中国近代医疗史研究。 6 清季州县改制与地方社会 作者: 刘伟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9-6-10 页数: 430 定价: 89.00元 清季新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州县制度变革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涉及的面很宽,其中不仅包括19世纪后半期以来州县制度的嬗变轨迹,还有新制度的建构。长期以来,清季州县制度变革普遍不被看好,常常语焉不详,或认为州县改革只停留在纸面上,继而产生改革只有直隶等少数地方推行的误识。本书作者厚积薄发,广泛搜寻官方报告、地方志、报刊资料、时人记述,对清季州县政治、经济、司法、教育诸层面的改革进行了重新考察,试图从“人事”和新旧制度的纠葛中来把握其变革的趋势和特征,呈现此项改革丰富而复杂的历史面貌。 刘伟,1948年生,祖籍河北沧州。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清末民初的政治与社会。出版专著《晚清督抚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制度变迁》等;合著和参与撰写《清季外官制改革研究》《辛亥革命的百年记忆与诠释》(第一卷)、《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等,发表论文40余篇。 7 民国的“失传” 作者: 沈洁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副标题: 清末民初中国革命再阐释 出版年: 2019-5 页数: 374 本书以“印刷”“族群”“规训”为关键词,重新审视清末民初中国革命,讲述其另面的源起、脉络与纵深。从甲午到辛亥,清末知识人的持续激进化,废科举导致的身份位移,新式媒体混杂着国族、种族话题的鼓荡,在印刷工业的扶持下,思想汇流为思潮,推动制度改革、政治迁易。革命因思想、舆论汇聚而来,亦因之众声喧哗,矛盾丛集。而现代政治的确立,经历了一系列自我形构及对他者的规训,国家政治的仪式化运作、民众的日常生活、社区历史记忆构成复杂的权力网络,其中的博弈、妥协与交融构成中国现代国家确立的曲折过程。 沈洁,1978年生,江苏常州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史、思想文化史,目前主要从事甲午至北伐时段内的知识、政治、族群研究。已出版专著《1912:颠沛的共和》,另发表《“反迷信”话语及其现代起源》《科举、功名与清末民初知识人社会》《作为“枢纽”的庙宇:1920至1940年代村落场景中的“现代”与“国家”》等论文50余篇。 8 乱世的笑声 作者: 张俭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喜剧文学研究 出版年: 2019-6 页数: 404 定价: 48 “用熟悉的语调说着的俏皮话”里,包含了对权力的僭越、对现实的反讽,对自由的追求……乱世的笑声中,有作家们文本游戏的冲动,有现代文明废墟上的空洞笑声,也有复杂而暧昧的文化抵抗。 一部研究纷乱战火中笑声历史的卓越之作,囊括对不同阵营作家喜剧性文化实践的全景式分析,在一次次发笑之中,展示文学想象的多种可能。 张俭,香港科技大学文学博士,现任香港理工大学专上学院人文传意部讲师,曾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任访问学者。研究专长为中国现当代文学、通俗文学与传媒文化、性别文化研究。发表论文有《跋涉的方式——论张洁小说的叙事变异轨迹》、《历史双声部中的市民欲望》、《沉寂的忧思——王国维的慰藉寻求与文化忧虑》等,论文曾获香港科技大学“Wong Wai-chong Essay Prize in Chinese Culture”(2005)。 9 创榛辟莽 作者: 赵庆云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近代史研究所与史学发展 出版年: 2019-4 页数: 425 定价: 128元 本书从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这一深具典型意义的史学机构切入,探讨“十七年”间(1949~1966)史学发展的具体状况。近代史所与延安史学机构一脉相承,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国家级史学机构,在海内外有深广的影响力。本书着力挖掘相关史料,超越单纯的史学文本研究,重返当时的时空语境,梳理近代史所的渊源脉络,将学人之“学”与其“行”结合起来加以考察,呈现学人在政治与学术之间的实际作为,展示“十七年”间史学发展丰富与复杂的形态,在此基础上察其得失之所由。 赵庆云,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 10 北方的观念 作者: [英] 彼得·戴维森(Peter Davidson)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地形、历史和文学想象 原作名: the idea of north 译者: 陈薇薇 出版年: 2019-4-6 页数: 416 定价: 45.00元 彼得•戴维森《北方的观念》将“北方”的地理特征、历史记忆、文化内涵与人们关于北方的想象巧妙地融为一体,进行了细致、生动而又意味深长的描述。 在指南针的指引下,人们总是情不自禁被北方吸引,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独特的“北方”。在这部涵盖面极广、引人入胜文化史作品中,彼得•戴维森跨越了不同的时空,围绕北方的偏远、荒芜和静谧展开沉思,逐一呈现了有关北方的不同观念。在他笔下,北方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目的地,而是人人向往之地,真实、绝对且质朴,却也永远遥不可及。 彼得•戴维森是牛津大学坎皮恩学院的讲师。他在阿伯丁、莱顿和华威大学任教。戴维森的代表作是有关北方文化的散文集《距离和回忆》与《最后一道光:关于暮光》,他还有一部诗集《被遗忘的宫殿》问世。 11 现代的异化 作者: [日]户部良一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日本陆军史:1878-1945 原作名: 逆説の軍隊 译者: 韦平和 / 孙维珍 出版年: 2019-5 页数: 308 定价: 59.00元 在明治时期因军纪严明、遵守国际法等而在国际上受到很高的评价日本陆军,却在昭和时期因虐待俘虏、杀害平民等而臭名昭著。曾经走在时代前列的日本陆军为什么会异化成反现代的象征呢?日本防卫大学教授户部良一以“现代化”与“异化”为关键词,力图在历史的连续性中解明这一谜团。作者通过大量的文献梳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1878~1945年日本陆军的情况。 户部良一,1948年生,日本历史学者。京都大学博士,专业为日本政治外交史。现为帝京大学文学部史学科教授、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名誉教授、防卫大学校名誉教授,著有『日本陸軍と中国 : 「支那通」にみる夢と蹉跌』『自壊の病理 : 日本陸軍の組織分析』『失敗の本質 : 日本軍の組織論的研究』『外務省革新派 : 世界新秩序の幻影』『ピース?フィーラー : 支那事変和平工作の群像』。 12 质的量化与运动的量化 副标题: 14世纪经院自然哲学的运动学初探 作者: 张卜天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关于西方中世纪物理学史研究的专著。它基于原始文献和此前科学史家的研究成就,以“质的量化”和“运动的量化”问题为线素,以语境主义的眼光,比较完整而系统地讨论了14世纪经院自然哲学家的运动学成果及其哲学、逻辑和神学背景,填补了国内空白。 张卜天,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学士,北京大学科技哲学博士,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中世纪和近代科学思想史。精通科学史、科学普及与哲学翻译,译有著作近五十部。其译文优美流畅,广受读者好评。 13 自由的声音 作者: [法]米歇尔·维诺克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副标题: 大革命后的法国知识分子 原作名: Les Voix de la Liberté: Les Écrivains Engagés au XIXe Siècle 译者: 吕一民 / 沈衡 / 顾杭 出版年: 2019-5 页数: 776 定价: 108.00 法国史学名家、美第奇奖和龚古尔传记奖得主力作,60万字再现19世纪法国的“光荣与梦想”,追述雨果、福楼拜等几代知识分子的激情与理想、失落与惆怅。 米歇尔·维诺克(Michel Winock),法国史学名家,长期担任巴黎政治学院历史学教授,现已荣退。维诺克专攻法兰西共和国历史和知识分子研究,曾在法国第二大日报《世界报》中担任记者,著作兼具学术性和趣味性,屡次斩获大奖,《法国知识分子的世纪》获美第奇奖,《自由的声音》获法兰西学院罗兰·儒弗内尔奖,《法国与犹太人》获蒙田奖,《斯塔尔夫人》获龚古尔传记奖。此外,他还创办了法国知名报刊《历史》,至今也仍常就时事发表言论,是法国知识界不容忽视的声音。 14 美国国家安全局 作者: [法]克劳德·德莱斯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译者: 陈海钊 出版年: 2019-3 定价: 68.00元 自1952年成立至今,60多年来,美国国家安全局为美国军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此期间,该局参与了朝鲜、越南、阿富汗、伊拉克等地战争及打击“基地”组织、“伊斯兰国”组织等重大行动。当终于有机会了解它的内部结构与工作内容时,我们首先会惊讶,而后是担忧,因为这个机构以反恐、防治犯罪为名,大肆搜集信息。作为美国霸权统治的工具,国家安全局在2013年遭遇了史上极大的危机:30岁的年轻探员爱德华·斯诺登向公众揭露了这间情报机构的可怕一面…… 在此书中,作者回顾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历史,介绍了它的内部世界与外部盟友,揭露了这个非常隐秘情报机构的历史以及其带来的威胁。 克劳德·德莱斯,法国人, 信息与通信科学专家,国防研究院成员,法国情报研究中心联合研究副主任,长期研究美国国家安全问题,著有《美国电子情报》等。 15 The Chinese Pursuit of Happiness 作者: Becky Yang Hsu / Richard Madsen 出版社: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副标题: Anxieties, Hopes, and Moral Tensions in Everyday Life 出版年: 2019-9 页数: 185 定价: $34.95 What defines "happiness," and how can we get it? The ways in which people in China ask and answer this universal question tell us a lot about the tensions and challenges they face during periods of remarkabl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nge. Based on a five-year original study conducted by a select team of China experts, The Chinese Pursuit of Happiness begins with the assumption that when Chinese citizens assess themselves as "happy," they are primarily making a judgment of their lives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Through ethnography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e contributors to this book show how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happiness are manifest in the moral and ethical understandings that embed individuals in specific communities and the various spheres of everyday life. Vividly describing the moral dilemmas experienced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the rituals of happiness performed in modern weddings, the practices of conviviality carried out in shared meals, the professional tensions confronted by social workers, and the hopes and frustrations shared by political reformers, this important study illuminates the causes of anxiety and reasons for hope in China today. Becky Yang Hsu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Sociology at Georgetown University and the author of Borrowing Together. Richard Madsen is Distinguished Research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and the author of numerous books on Chinese societies.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