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学术前沿 | 桑兵《新文化运…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文史动态
 
我们今天怎样纪念章太炎
来源:杭州名人纪念馆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19-06-17

2019年是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诞辰150周年。为了更好地纪念这位近代史上的上的学术巨匠,杭州名人纪念馆联合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上海人民出版社、复旦大学历史系联合举办“章太炎与近代东亚思想”——纪念章太炎诞辰150周年学术研讨会。

学术研讨会的主办三方和章太炎先生都有着深厚的渊源。杭州名人纪念馆下属的章太炎纪念馆是杭州建馆最早的人物类博物馆之一,馆藏有1300多件章太炎文物,是国内章太炎文物的收藏、研究、展示中心。复旦大学自周予同、汤志钧、姜义华诸位前辈老师开始,就一直致力于章太炎研究,有众多丰硕的成果。上海人民出版社是《章太炎全集》的出版方,近年来还不断整理出版章太炎研究的新著作,在章学的传播和弘扬方面着力颇多。本次研讨会邀请到了来自东京、香港、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学者,就章太炎先生的革命活动、人际交往、国际影响、学术成就、思想精神等多方面做了交流和探讨。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本次学术研讨会分为两天举行,6月15日,与会学者在上海复旦大学举办了全天的学术讨论。6月16日移师杭州,上午继续进行学术讨论,下午则参观了由杭州名人纪念馆主办的“世人眼中的章太炎——纪念章太炎先生诞辰150周年文物展”,并且祭拜了章太炎墓。

与会学者撰写了二十多篇优秀的学术论文,在为期两天的讨论中,学者们互相各抒己见,交流碰撞,在章太炎研究上收获了不少有益的成果。

在学术研讨会结束和章太炎诞辰150周年文物展开幕之际,我们不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今天要如何来纪念章太炎先生?

“大独必群”的革命精神

大独必群,群必以独成

01

今天,我们纪念章太炎先生,首先要纪念的是他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和大独必群的革命精神。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以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这一评价,体现出了这位被称为“民族魂”的文学巨匠对章太炎先生的崇敬之情。

章太炎先生出生的150年前,中国正处在风雨飘摇中,列强的入侵,封建的压迫,让这个古老帝国摇摇欲坠。章太炎先生在书斋中就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前途做出深刻的思考,在1894年,他求学杭州诂经精舍的时候,写下了《独居记》,提出在当前中国,需要的是将国家团结起来争取自由、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大独”者。

章太炎先生终其一生,为民族命运前途而奔走。在晚年,抗战烽烟起,他以垂暮之身,风尘仆仆奔波于京沪间,联合同志,呼吁抗战,积极支持十九路军和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等抗战部队,体现了一位革命家坚定的革命意志。在遗嘱中,他谆谆告诫子孙:“设异族入主,务须洁身”。

02

推陈出新的创造精神

始则转俗成真,终乃回真向俗

假装是一个标题

假装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副标题

章太炎先生是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在许多人眼中,章太炎先生是一位固守传统,积极“整理国故”的学者,其实不然。章太炎先生是近代学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一位开创者,他在许多领域的研究体现出他独到的革新精神。

以太炎先生的哲学观点而论,太炎先生不但研究中国传统的诸子学和佛学思想,而且对西方近代哲学也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他对德意志哲学,尤其是康德的哲学思想特别注重,同时还对黑格尔等哲学家的思想进行了研究,将康德哲学中的“自在之物”的观点进一步阐释,提出了“真如”的理论,他并没有机械地照搬康德的论点,而是将之和佛教的“阿赖耶”、“末那识”结合起来,进而和中国传统的庄子学说相映照,在中西文化大碰撞的时代背景下,章太炎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创造性地实现了自己的哲学思想的构筑。

在此基础上,章太炎先生完成了《齐物论释》,他自述一生学术“始则转俗成真,终乃回真向俗”,他融合中西,洞照世界,以此来指导实践,完成了自己的哲学创新。

今天的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保护传统文化”和“学习西方”。“保护传统文化”并不是表面化的读经和学礼,而是对我们民族固有的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认真地学习,从中汲取适合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东西,传承和发扬下去。“学习西方”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从西方文化中寻找有益的元素,实现它和传统文化的结合,进而为我们的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这也是太炎先生教会我们的最重要的东西。

珍视传统的民族精神

以国粹激励种姓,增进爱国的热肠

03

在近代西风东渐的大环境中,东亚社会的一些学者几乎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西化”的观点。而其中最有意思的是所谓的“语言文字拉丁化”。

日本明治维新初期,在明治五年(1872),森有礼就提出了以英语为国语,废除日语的主张。明治七年(1874)4月2日发行的《明六杂志》第一号上,西周和西村茂树分别发表了《以洋文书写国字之我论》和《伴随开化以来的改革文字之我论》两篇文章,极力论述使用西洋文字的好处:印刷方便,不需翻译即可引进西洋的学术,便于迅速掌握西方科技文化等。

无独有偶,在一水相隔的中国,在不久以后,也有人提出了废汉字的主张。吴稚晖就首先提出了用“万国新语”取代汉字,章太炎先生撰文驳斥,他针对汉字“象形”,不能“视其形而知其音”,是未开化的表现,合音字能“视其形而知其音”,所以为开化人所用的观点。反驳道:

今者南至马来,北抵蒙古,文字亦悉以合音成体,彼其文化,岂有优于中国哉?合音之字,视而可识者,徒识其音,固不能知其义,其去象形,差不容以一黍。故俄人识字者,其比例犹视中国为少。日本人既识假名,亦并粗识汉字。汉字象形,日本人识之,不以为奇恒难了。是知国人能偏知文字以否,在强迫教育之有无,不在象形、合音之分也。

章太炎先生的意思非常明确,语言文字并不是一个国家落后或者富强的原因,而国家要强大,人民要有“智识”,关键在于“教育之有无”。章太炎先生对中国自己的语言文字抱有极大的热爱,他一生孜孜于语言文字的研究,并且推广教育不遗余力,身体力行地实践珍视传统,唤起爱国热情的主张。

章太炎先生的弟子许寿裳先生回忆说:

每星期日清晨,我们前往受业,在一间陋室之内,师生环绕一张矮矮的小桌,席地而坐。先生讲段氏《说文解字注》,郝氏《尔雅义疏》等,神解聪察,精力过人,逐字讲释,滔滔不绝,或则阐明语原,或则推见本字,或则旁证以各处方言。自八时至正午,历四小时毫无休息,真所谓“诲人不倦”。

在晚年,太炎先生还亲自以《说文解字》为底稿,篆书《千字文》,以此为儿孙识字所用,在民族危难的关头,他希望儿孙进一步珍视我们自己的民族语言、民族文字、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铸就民族精神。

对于我们来说,章太炎先生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他的学问、他的精神,他的思想,仍然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

展/览/指/南

主办: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杭州名人纪念馆(唐云艺术馆)

展览时间:6月15日-8月15日

展览地点:唐云艺术馆(南山路45号)

交通指南:公交102路,124路,4路,133路,Y2路,12路,42路,31路南山路万松岭路口站下车,步行200米。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学术前沿 | 桑兵《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024-11-22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杭州 2024-11-20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长金冲及先生逝世,享年94岁 2024-11-20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2024-11-19
【重磅新书】吴铮强:《真假南宋》出版 2024-11-0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