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在诞生过程中,发生许多影响深远的事件,涌现许多功勋卓著的人物,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一幕幕、一篇篇,那么鲜活、那么意蕴隽永。 近日,《人民政协诞生实录》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李红梅、刘仰东著,刘佳义作序。全书共分为上下两册,对人民政协诞生中的重大事件、重要节点、重要人物活动进行了研究和梳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力量和社会各界创立人民政协、建立新中国为主要线索,真实记录了从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这一波澜壮阔的历程。
《人民政协诞生实录》,李红梅 刘仰东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责任编辑:詹红旗 程凤
我们为什么要写《人民政协诞生实录》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的专著《人民政协诞生实录》近期出版。回顾创作经历,深感这部书的出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毛泽东在此居住并修改“五一口号”
创作动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人民政协成立的历史,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内容。人民政协成立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红色基因,包含着协商建国的初心。开展对人民政协成立历史的研究,对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政协故事、讲好多党合作故事具有重要帮助。这是不断把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不断把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推向前进的重要基础和重要前提。
民主人士在哈尔滨下榻的马迭尔宾馆 2018年,中国政协文史馆举办《大道同行——从“五一口号”到协商建国重要史事回顾展》。我们作为展览主创人员,有机会再次走进人民政协成立的历史进程当中。面对一段段生动的往事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内心产生强烈的震撼。我们深切感到:全面、系统、真实、生动地将这段历史梳理出来,向社会宣传,供学术研究,作历史留存,是政协文史工作者的政治责任和历史担当。 “知北游”一行在“华中号”合影。二排左起:包达三、柳亚子、陈叔通、马寅初;三排左起:傅彬然、沈体兰、宋云彬、张絅伯、郑振铎、叶圣陶、王芸生 我们两人分别毕业于中共党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有着二十多年的政协工作经历。本着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和对政协的深厚感情,我们在开展“民主人士北上、新政协筹备会及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文史项目、筹备《大道同行》展览的基础上,进一步阅读相关著述,并对相关史料和专题进行深入研究,用一年多时间,合作撰写了《人民政协诞生实录》一书,以期在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之际,奉上自己对人民政协事业的一份热爱。
毛泽东致陈嘉庚电文
主要内容 《人民政协诞生实录》从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写起,直到1949年人民政协成立,全面、系统和深入地再现了人民政协诞生的历史进程和相关细节。全书分为九个部分: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香港的“新政协运动”、组织民主人士北上、统一战线的新起点、在东北解放区的协商活动、迎接新时代的曙光、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8年的李家庄
反映人民政协历史进程的读物,以前也有人写过。我们在借鉴已有读本的基础上,力求做到更加全面,更加细致,更加深入,更加透彻。也正因此,《人民政协诞生实录》的内容有明显的特点。它既完整体现从旧政协到人民政协的历史脉络和内在逻辑,又披露大量历史事实和历史细节;既有对当时时政细致入微的分析,又有对历史场景的生动记录;既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对筹建新政协、建立新中国高瞻远瞩的筹划和部署,又反映出民主党派领导人从拥护中共“五一口号”到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心路历程;既有社会各界对新中国的向往和憧憬,又有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协商建国的具体步骤。
中共中央统战部为民主人士修建的接待用房
本书的价值 人民政协自1949年成立,已走过70年的光辉历程。对于70年来的这段历史,人们大体都不陌生。但对于政协成立过程中的一些往事及细节,由于年代日渐久远且当时尚未全国解放,受资料等方面的因素所限,有些仍属空白。
1949年6月15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会议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召开 本书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力量和社会各界创立人民政协、建立新中国为主要线索,对人民政协诞生过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节点、重要人物活动进行了尽可能深入的梳理和研究,真实记录了从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这一波澜壮阔的历程。全书通过对这段新中国成立前的重要历史进程和历史细节的回顾,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进一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的深刻内涵和实践意义;进一步彰显了人民政协成立的初心和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的内在逻辑。 1949年9月19日,毛泽东同刘伯承、陈毅、粟裕邀请部分民主人士游览北平天坛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挖掘出不少新的史料,参考了一些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百余种各类资料,包括相关论著、档案文献、报刊杂志、回忆录、日记等。本书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采用夹叙夹议、图文并茂的写作方式,力求融政治性、思想性、实证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
本书的写作,得到全国政协领导和一些党史、国史专家的关心。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刘家强带领的“北上”项目组给予了大力支持,原副秘书长卞晋平对部分章节做了字斟句酌的修改,原副秘书长刘佳义为此书写序并提出指导意见;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黄小同、刘金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于化民,中共中央党校政治和法律部主任时和兴等,对本书提出意见。他们的意见对于全面、系统、完整、翔实地反映人民政协成立的历史,尤其是香港新政协运动、民主人士北上、在东北解放区的协商活动等,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此深表谢意。
1949年9月30日,新当选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登上主席台。左起:刘少奇、朱德、毛泽东、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衷心希望这本书对广大读者了解人民政协历史有所帮助,同时亦诚恳期待读者特别是政协委员、政协研究者和工作者提出宝贵意见。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