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字至能(或作“致能”),一字幼元,宋平江府吴县(江苏苏州)人,少年时自号“此山居士”,晚年又号“石湖居士”。生于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六月初四日,卒于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九月初五日,一生跨越两宋四朝,享年六十八岁,谥文穆。绍兴年间进士,曾任广西安抚使及四川制置使等地方大员,所历卓有政绩,在朝则官至参知政事,位在执政之列。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与杨万里、陆游等人雄踞南宋中兴诗坛。乾道年间尝出使金朝,义无反顾,冒死为南宋朝廷争取平等地位,竟全节而归,风烈可颂。 但正是这位不辱使命的名臣,在青年时期却有一段献赋朝廷,歌颂合议的故事,他一生都不愿提及。 绍兴十二年(1142),在高宗赵构与秦桧的主持下,宋廷与金朝正式签订和议,双方划淮水而治,南宋屈膝称臣,割让唐(河南唐河)、邓(河南邓县)诸州,并且向金岁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付出如此昂贵的代价,南宋保住了半壁江山,另外得到的附加回报是,可以接回徽宗赵佶的灵柩以及高宗的生母韦太后。 不过,“绍兴和议”签订之前,朝廷上下围绕和、战问题争论异常激烈。后来,当局者一意孤行,对内冤杀岳飞,自毁长城,对外则卑事金人,签订和约,但舆论汹汹,颇以和议为耻。为了弥合当局与舆论之间的裂痕,维护政权的稳定,当时的高宗可谓煞费苦心,刻意打造“孝子”形象,以表明自己乃是为了迎回亡父和生母,才不惜屈己求和,试图用此来博取舆论的同情,挽回人心。于是,绍兴十二年八月韦太后被迎回临安的时候,朝廷乘机大肆渲染,“满城士庶夹道耸观,皆以手加额,欢声洋溢”。韦太后安居临安慈宁殿后,不仅宰臣文武百官纷纷上表称贺,而且还有许多人“献赋颂雅歌”,称美圣德。热闹欢腾的背后,首先要推当局导演之功,但也不能忽视臣民揣摩迎合的助力。导演的一方主要为了标榜“绍兴和议”的合情合理,迎合的一方则能取悦“圣意”,双方默契合作,共同制造了这场“政治秀”。而身在京城的范成大,也未能免俗地参与了迎接韦太后的“盛会”,挤进了迎合的集体,与大家一起欢呼鼓舞。南宋著名史学家李心传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七中记载道:
(绍兴十二年十一月己亥)诏:“皇太后回銮,士人曾经奉迎起居及献赋颂等,文理可采者,令后省看详,申省取旨。”时献赋颂者千余人,而文理可采者仅四百人。大理正吴㮚颂曰:“辅臣稽首,对扬圣志,惟断乃成,愿破群异。”有司奏为第一,左承议郎知真州张昌次之。诏:“有官人进一官,进士免文解一次。”于是,吴县范成大亦在数中。㮚,江宁人。成大,雩子也。 关于这段轶事,另一位熟悉朝野掌故的南宋学者王明清也提到:
绍兴壬戌夏,显仁皇后归就九重之养,伯氏仲信,年十八,作《慈宁殿赋》以进云:……恭惟皇帝陛下,继大人之照,宜日中之丰,体尧迈舜,宪古明王,以治天下,发为号令典诰,庙谟宸断,亲仁善邻,开物成务者,莫不以孝为首……仰惟陛下,曩者以皇太后扈从未还,愿见之心,致轸宵旰;四方兆民,延颈指日,以冀来音久矣。斯焉天人交孚,邻邦修睦,櫜弓箙矢,息师偃革,寰宇之间遂臻安堵。恭奉騩驾,言归阙庭。凡在动植,孰不手舞足蹈,翼鼓膺奋……(伯氏)奏赋之时,与范志能成大诏俱赴南宫。其后志能登第,名位震耀,而伯氏坎壈以终。兴言流涕,如昔人《二老归西伯赋》云:“一为尚父,一为饿者。”虽升沉之不同,其趣一也。 伯氏仲信即王廉清,字仲信,乃王铚长子,也是王明清的长兄,学问赅博,著有《京都岁时记》等。王明清在书中载录了家兄《慈宁殿赋》全文,洋洋洒洒数千言,足见文采卓绝,但读罢上文摘引的一段内容就可以明白,它根本上确实是在为“绍兴和议”摇旗呐喊。
综合李心传与王明清两人的记述,当时献赋歌颂的多达上千人,文理可采者有四百人,少年范成大亦以赋文优异脱颖而出,受到朝廷的表彰。那一年,他才十七岁。不过,包括范成大在内的绝大多数人的赋文都已经不传。事实上,献赋固然得着一时的恩荣,但过后想想,毕竟是阿谀逢迎当局,容易为士林不齿。正因为如此,范成大虽然经常回忆“京城游子”的种种经历,却绝口不再提献赋一事,而在好友周必大撰写的《神道碑》中,也对该事讳莫如深,不仅未著一字,反似有意遮掩。也有学者认为,范成大献赋一节,应该受到在京城做官的父亲的推动,甚至赋颂本身也是父子俩精心合作的结果。这种推测当然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似乎总还有一点为贤者讳的意味。
根据朝廷颁布的诏令,献赋扬名的范成大获得一次科举考试“免文解”的优待,即不必经过地方发解试,允许直接参加礼部举行的省试。绍兴十二年(1142)正是省殿试之年,四月发榜录取进士二百余人,献赋欢迎韦太后南归则在同年八月。宋代科举一般三年一轮,下一届省试安排在绍兴十五年。倘若不出意外,才华横溢的范成大极有可能在二十岁那年就金榜题名。但是,献赋的第二年,范雩突然病故,而蔡氏先前已离世,一夜之间,范成大就从无忧无虑的得意少年,变成了无依无傍的茕然孤儿。按宋代科举制度规定,丧服中的范成大,还暂时失去了应举的资格。迫不得已,他只好离开临安,回到故乡平江府,并寄居在昆山(今属江苏苏州)荐严资福禅寺,从此几乎十年不出,在寺院苦读中排遣无尽的哀思。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