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文史动态
 
学术前沿 | 桑兵《新文化运…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特别关注
 
新中国成立前,国立艺术院培养近千人才
来源:《民国杭州艺术教育》  作者:吕学峰  日期:2019-11-29


“国立艺术院”是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是第一所实施本科和研究生学历教育的美术教育机构,是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她的创建揭开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篇章。

 

杭州国立艺专旧址(资料图).jpg

杭州国立艺专旧址(资料图)

国立艺术院于1928年创立,316日正式上课,初设中国画、西洋画、雕塑、图案等系,学制五年,含预科两年、本科三年,招收旧制中学毕业生入学。

 

《国立艺术院组织大纲》规定:“本院为倡导艺术运动,养成高深艺术人才起见,得设研究部。”故1928年秋增设研究部,研究部下设教员研究室和毕业生研究室。李可染、张眺即是国立艺术院最早的研究生。这在全国艺术教育中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措施。教员研究室成立后, 学校提供模特等条件,凡是本校教职员都可以从事习作。这样,就造成了一种相互学习、研究、促进的风气。毕业生研究室纳入正规学制,招收高等艺术学校毕业生入学,目标是为社会造就更高一级的艺术人才,在中国艺术教育中开培养研究生之先例。指导教师为法国教授克罗多,研究生有李可染等10人,但只举办了一期。1929年,学校的等级因为从大学被降至专科学校,研究部与专科学校规程不合,不得不撤销。但教职员研究室还是得以保留下来,成为艺术运动社的活动场所。

 

林风眠.jpg

林风眠

1929年初,在林风眠院长主持下,将国画、西画合并为绘画系,实行中国画和油画专业合并于一体的教学模式。1934年公布的《本校艺术教育大纲》阐述了并系的理由:“我们假如要把颓废的国画适应社会意识的需要而另辟新途径,则研究国画者不宜忽视西画的贡献;同时,我们假如又要把油画脱离西洋的陈式而成为足以代表民族精神的新艺术,那么研究西画者亦不宜忽视千百年来国画的成绩。”合并后的绘画系每周有六个上午上油画课,三个下午上国画课。在长达十年且较为稳定的办学条件下,这种教育模式陆续造就一批学贯中西或各擅其长的艺术人才。1939年春,由于十分重视民族艺术,时任校长滕固呈请教育部批准中西画仍分两科设置,成立西画组和国画组。国画组第一年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三学年分别进入山水、花鸟两教室学习。至此,“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中西画系合并十年后又复分开。

 

192910月,奉教育部令“国立艺术院”改名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后,其内在架构改系为组随之而降格,学制亦由五年改为三年。但林风眠等人认为三年学制太短,不易造就人才,立即增设三年制艺术高中部予以弥补。此是中国艺术院校创设附中之始。1930年夏,招收高中部首届新生70名。19328月,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艺术高中部改称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附设高级艺术职业学校,学制三年。

 

1932年夏,增设“音乐组”,李树化为主任教授。1940年,音乐组因缺乏教师借读于重庆青木关之国立音乐学院,后未恢复。音乐组先后招收八届,包括附属高级艺术科音乐专业在内,共招收392名学生。

 

19339月,增设“建筑组”,由杜劳教授授课。学生学制五年,即预科两年,本科三年,招收旧制中学毕业生入学。1940年,建筑组在入川前并入国立中山大学。

 

19377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学校在战火中几经转徙。11月上海沦陷,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向西撤退,途经诸暨、江西贵溪、湖南长沙,最后到达湖南沅陵。此前,成立于1934年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部分师生已于抗战爆发后辗转南下来到沅陵。19383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将杭州、北平两校合并,定名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址在沅陵沅江老鸦溪。改校长制为委员制,设校务委员会,林风眠任主任委员,原北平艺专校长赵畸、西画组主任常书鸿任委员,李有行任教务主任。学校租用当地民宅、并筑造木房作临时教室,恢复上课。学校中对迁校等问题意见不统一而产生矛盾,林风眠辞职离校。19386月,恢复校长制,教育部任命滕固为校长兼教务主任。学校体制发生变化,设造型艺术部(包括绘画、木刻、雕塑、建筑等4组,木刻组招生7人,因缺木刻导师未开课而停办),设实用美术部(工艺美术、商业美术)。音乐组因缺教师暂时停办。专科部主任为常书鸿教授,中专部主任为王子云教授。设戏剧研究班,李朴园任主任,邱玺、程丽娜、吴铁翼任指导。同年秋,武昌艺专部分学生转入。

 

19391月,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师生先后抵达贵阳集中。2月底,抵达昆明。5月,借昆华中学、昆华小学校舍,恢复上课。1939年秋,进行学制改革。成立招收初中毕业生的学制为五年的新制专科,停办高级艺术职业学校。形成五年新制专科和三年本制专科并存的体制。三年制专科入学时即确定专业,五年制等到第三年才确定专业。1939年底,日军轰炸昆明,学校奉令疏散,迁至滇池东南岸的呈贡县安江村。

 

19408月,教育部电令:因越南局势恶化,危及滇边,国立艺专即迁四川。12月,艺专师生先后到齐,在四川璧山县上天宫复课。吕凤子接任校长。是年,苏州美专部分学生辗转来到璧山,转入国立艺专学习。19413月,国立艺专在青木关镇附近之松林岗建造50余间草顶泥灰墙教室,师生陆续迁此,学习生活渐次安定。

 

1942年吕凤子因病辞职,陈之佛接任校长。因松林岗偏僻,难聘良师,学校迁至重庆沙坪坝磐溪龙脊山麓之果家园。

 

1944年陈之佛辞职,潘天寿接任校长。林风眠等应聘回校任教。

 

潘天寿.jpg

潘天寿

1945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教育部命令:“该校永久地址,业经决定迁设杭州。”即保留“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名,全体师生员工复员杭州。是年,西画科进行教学改革,实行画室制,分别由林风眠、李超士、方干民、倪贻德教授主持。西画科成立“西画研究会”。

 

1946年夏,全校师生员工从重庆磐溪分三路陆续返回杭州,至1010日复员完成,开学上课。至此,度过八年流亡生活的国立艺专重现往日的辉煌,各方名家纷纷应聘前来执教。

 

1947年,潘天寿辞职,汪日章接任校长。

 

194953日,杭州解放,国立艺专掀开了全新的一页。925日,接浙江省人民政府训令(府令字第2号)委任刘开渠为国立艺专校长,倪贻德为第一副校长,江丰为第二副校长(兼党组书记)。同时,一批老解放区的美术工作者来校任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国立艺专”先后培养学生近千人,许多人此后成为各个领域的大师,像李可染、艾青、吴冠中、赵无极、王朝闻、胡一川、沈福文等人。可以说,“国立艺专”是中国艺术大师的摇篮。

 

文章原名《国立艺术院发展史》

相关内容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杭州 2024-11-20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观念 2024-11-19
淳安“四石” 2024-11-18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2024-11-18
“船形馆”怎么会来到梅登高桥旁 2024-11-1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