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末民初的北学研究 作者: 王学斌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9-9 定价: 49.00 本书以谱系构建和学风交融的视角,对清代北学的演变进行了研究。全书分为五章,以《北学编》及其续编为中心考察了北学谱系的构建;曾国藩与北学新风之肇端;莲池书院与 清末古文余晖;《大清畿辅先哲传》的编纂缘起与内在意蕴等内容。 王学斌,男,山东潍坊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中国史教研室副主任。长期关注晚近学术思想史领域尤其是北方儒学在明清之后的嬗变与转型,近年开始转向中西政治文化史比较研究。已出版《颜李学的近代境遇》(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向生与求死:晚清政坛的另类观察》(现代出版社2016年版)《最好与最坏的时代:局中人》(东方出版社2013年版)等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等30余篇。 2 山鸣谷应 作者: 石守谦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副标题: 中国山水画和观众的历史 出版年: 2019-11 页数: 473 定价: 158.00 山水画拥有丰富的内涵,不仅与社会、政治等外在因素息息相关,亦涉及人们内在心理、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文化层面,故而成为中国画史上最受尊崇的科目,引发众多讨论。 作者一面回顾始于10世纪、止于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种山水画变化的历史之余,更着重于在此过程中绕过传统画史独 尊“画家”的迷思,转而揭示“画家”与“观众”间互动关系的不同面貌,尤其聚焦于各个时代、甚或中日韩不同地域的山水画家们如何与其特定的社群观众建立起互动关系,促成各种值得注意的新主题诞生,于山水画史上带引出新的画意、新的境界。 石守谦,1951年生,艺术史研究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及考古学博士。曾任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院士,台北“中研院”史语所特聘研究员,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所长,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等职。著有《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史论集》《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等专著。 3 面圣 作者: 王化雨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宋代奏对活动研究 出版年: 2019-11 页数: 344 定价: 68.00元 本书以宋代的奏对活动为切入点,分析宋代君臣之间信息交流的途径,以及制定决策的方式。并以此为基础,对宋代皇权政治做了重新审视。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侧重分析皇帝与除宰辅之外的臣僚,是如何通过奏对,进行信息交流的。下篇重点分析皇帝与宰辅大臣如何经由面对面讨论,对已经获得的信息加以处理,最终做出决策。 作者着眼于权力的运行实态,力求结合宏观论述与微观研究,将宋代皇权放到立体的历史场景中加以考察,以揭示其复杂微妙的特性。 王化雨,四川成都人,历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宋史研究。曾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4 申不害 作者: 【美】顾立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公元前四世纪中国的政治哲学家 原作名: Shen Pu-hai:A Chinese Political Philosopher of the Fourth Century B.C. 译者: 马腾 出版年: 2019-12 页数: 380 该书乃顾立雅研究申子二十年的经典之作,始于《申子》文本辑佚、校勘、训诂及英译,后又辨正阐发其义理。鉴于古史论断之误及清人辑佚之失,顾立雅考证《申子》文本流传史与可靠性,分为原书引文与言论引述,考定27则佚文。这27则佚文,堪称目前《申子》之最优本。 该书强调申不害概念思想之独出机杼及于中国历史之举足轻重。鉴于郑之贱臣与韩之国相的执政生涯,与长于政府分工、精于行政管理的郑韩国情密切相关,申不害开启一种早熟的君主统治指南与抽象行政理论。申不害所主刑名,乃名号职责与职务行为参验之义,首创富有组织政治学意味的思想;其任数术,因能授官、行督责术,启示选官考绩之基本原理。 有别于“学本黄老”、归为法家之论,该书认为申子之道既与道家旨趣有殊,亦不重赏刑之法而非商韩式法家。非惟细绎与周秦之治、诸子之学的关联,该书还深察申子对后世帝王名臣的影响,并对其所范导的中国官僚系统评价甚高:这种非道德而务于政治术的哲学,终究对中华帝制政府意义深远,于世界政治文明亦可谓先识之明。 顾立雅(Herrlee Glessner Creel,1905—1994),美国汉学元老,曾任美国东方学会会长、芝加哥大学东方语文系主任。1929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32—1936年赴中国访学,结识诸多中国名家,并赴殷墟考察。回国后致力于汉学研究推广,著有《中国人的世界观》《中国之诞生》《中国古代文化研究》《孔子与中国之道》《中国思想》《中国治道之源》等。顾立雅去世后,同仁为其开设纪念讲座,1995年第一届由其高足许倬云主讲。2006年芝加哥大学建立“顾立雅中国古文字学中心”纪念其学术成就。 5 帝王學禮 作者: 郭永吉 出版社: 台湾中央大學出版中心 副标题: 自漢至隋皇帝與皇太子經學教育禮制研究 出版年: 2019-10-30 页数: 320 定价: NT$420 本書探討自漢至隋皇帝與皇太子的經學教育禮制,依受學期間、學成儀式與學成後再度研習三個階段進行論述。主要針對執教者(伴學者)、受業年齡及教材、教育儀式、講經集會、教育地點等,以及其他相關問題,如執教者與伴學者的待遇、經書教育成果的評量等,予以探索。尤其在辨別實際執教者非名義上的師傅——太傅、少傅,而是朝臣以侍講、執經、侍讀等名銜兼職入授;釐清因不同身份、場合,所行釋奠禮實有差異,以及講經與釋奠禮之關係等;並詳細考察有關經書的講經集會也非僅一種,有因釋奠禮而舉行者,是作為幼君、儲君受學告一段落的考成典禮;也有平時召集群臣研討經義而舉行之講經集會,屬於學成後再度研習。凡此,均能提出有異於前賢的相關看法,並廓清歷來諸多疑義未解之處。 郭永吉 ,台湾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台湾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兩漢經學史、漢魏六朝文化與思想、兩漢魏晉南北朝辭賦。著有專書《六朝家庭經學教育與博學風氣研究》,以及〈先秦兩漢東宮稱謂考〉、〈兩漢經學師法家法考〉、〈王粲〈登樓賦〉結構分析與創作技巧探索〉、〈鮑照〈蕪城賦〉研究〉、〈〈登徒子好色賦〉重探〉、〈試論先秦兩漢時期琴之功用〉、〈西漢朝廷樂舞之雅與俗——兼論儒家學說與西漢政權的關係〉、〈秦漢律令小議〉等學術論文。 6 明清以来福建区域社会史论 作者: 徐文彬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9-8 页数: 306 定价: 89元 本书立足历史学本义,运用人类学与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结合田野调查,从多维视角对明清以来福建区域社会加以综合考察,涉及慈善救济、地域人群、民间信仰、社会风俗、民间组织等多个方面,以此剖析区域社会内部的运行机制,探索区域人群的活动特点、诠释国家权力对基层社会的影响。本书反映作者最近十余年来,利用馆藏档案、近代报刊、民间文献、碑刻等珍贵史料从事明清以来福建区域社会史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书相关成果受到本领域业内专业人士的好评。还先后在《北大史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世界宗教文化》等CSSCI刊物发表,并被《历史与社会》(文摘)转载。 徐文彬,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现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历史文化地理、区域社会史。已在《北大史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福建省社科基金各一项。 7 西洋镜:意大利彩色画报记录的中国1899—1938 作者:赵省伟主编 林碧珺译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定价: 198元 本书取材于《周日邮报》《周日论坛画报》等意大利彩色画报,共收录200余幅彩色版画及原刊报道12万字。作为目前不多见的可以与法国彩色画报相媲美的中国题材画报,意大利彩色画报时间跨度更长、收录的历史事件更丰富,因此更具历史和出版价值。 《周日邮报》是意大利早期的报纸之一《晚邮报》的副刊,创刊于1899年1月。它以照片和版画为主体内容,20世纪20至30年代成为意大利*畅销的周报,发行量一度高达60万份。20世纪50年代,其中一期发行了130万份,创下意大利报纸发行的新高。1989年停刊。 《周日论坛画报》是《论坛报》的副刊,创刊于1890年1月。1895年*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期间,率先刊登前线士兵的照片,开创了意大利画报刊登照片的先河。20世纪60年代,在和《周日邮报》争夺读者的竞争中失利,于1969年停刊。 编者简介: 赵省伟:“西洋镜”“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系列丛书主编。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自2011 年起专注于中国历史影像的收藏和出版,藏有海量中国主题的法国、德国报纸和书籍。 译者简介: 林碧珺:浙江外国语学院意大利语系毕业,译有《这就是我》《七彩猫家族》等书。 9 《东方杂志》与中国新文化运动 作者: 赵黎明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定价: 69元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出现与发展是中国史学史上的大事,本书尝试深化中国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分为史家个案、理论探讨、学术活动三个部分展开。在史料发掘上颇下功夫,竭尽所能,展开了档案、日记、口述等史料的收集,力图以新的材料讲出一定新意与深度。不求面面俱到,而是侧重于专题式研究,从不同角度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史学丰富而复杂的面相。 赵庆云,湖南邵东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致力于史学史、史学理论研究。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10 重构世界 作者: [美]玛格丽特·J.奥斯勒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译者: 张卜天 出版年: 2019-8 页数: 239 定价: 48.00 美国玛格丽特·J·奥斯勒编著的《重构世界--从中世纪到近代早期欧洲的自然上帝和人类认识》综合了最新的科学编史学成果,简要概述了近代早期(大约从1500年到1700年)欧洲人的自然认以发生的巨大转变,特别突出了近代科学的宗教根源、炼金术、阿拉伯思想家的贡献、学科界限的转变、博物学等一般较少强调的内容,描绘了一幅更为复杂和多元的科学演进图景。 玛格丽特·J·奥斯勒(Margaret J. Osier,1942—2010),1968年获印第安纳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博士,卡尔加里大学(Univeity of Calgary)历史系教授和哲学系兼职教授,主要研究科学革命的历史和背景以及近代早期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主要著作有《重构世界:从中世纪到近代早期欧洲的自然、上帝和人类认汉》(Recon他uring the World:Nature.God,and Human Undetanding from the Middle Agesto Early Modern Europe,2010)、《神的意志与机械论哲学:伽桑狄和笛卡儿论受造世界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Divine Will andtheMechanicalPhilosophy:Gassendi and Descartes on Contingency and Necessi咿in the Created World,1994),编著有《重新思考科学革命》(Rethinking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2000)、《原子、普纽玛和宁静:欧洲思想中的伊壁鸠鲁主题和斯多亚主题》(Atoms,Pneuma,and Tranquillity:Epicurean and Stoic Themes in European Thought,1991)、《宗教、科学和世界观:韦斯特福尔纪念文集》(Religion,Science,and Woddview:Essays inHonor of Richard S.Westfall,1985)等等。 11 炼金术之梦 作者: [瑞士]C.G.荣格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译者: 杨韶刚 出版年: 2019-10 页数: 278 定价: 50.00元 《炼金术之梦》的梦者,是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沃尔夫冈·欧内斯特·泡利,他被誉为“科学家良知”。其另一个鲜为人知的背景,便曾是荣格的“病人”。泡利与荣格的相遇,不仅促成了一次重要的心理学实验,其本身更是一个关于心灵的传奇故事。 C.G.荣格(1875—1961),瑞士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曾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他所提出的自性化、共时性、原型、集体无意识、情结、外倾与内倾等概念,至今仍对心理学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 12 从依赖走向独立 作者: 冯东兴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1961-1979年的美韩同盟关系 出版年: 2019-8 页数: 234 定价: 72.00元 《从依赖走向独立:1961-1979年的美韩同盟关系/美国内政与外交研究系列》以1961-1979年为研究时间节点,运用大量史料,并置于冷战背景下,深入分析了这一时期风云变幻下的美韩同盟关系。《从依赖走向独立:1961-1979年的美韩同盟关系/美国内政与外交研究系列》以韩国国内政治发展为时间轴,并辅以美国更替的不同执政阶段进行历史分期,相对于相关领域的众多研究,《从依赖走向独立:1961-1979年的美韩同盟关系/美国内政与外交研究系列》在时间节点和角度的处理上有其创新之处,对于厘清美韩关系发展的历史,及判别美韩关系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历史性、学理性的分析,具有重要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冯东兴,河南郑州新郑人,南京大学历史学系美国史方向博士,河南大学世界史博士后。现任教于河南大学,兼任政治学系主任和国际关系方向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美关系、美国对外政策、东北亚国际关系。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项目多项,并获得中国博士后基金、韩国国际交流财团、河南大学优秀青年基金等多项资助。 13 审判王后 作者: [法] 埃马纽埃尔· 德·瓦雷基耶尔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1793年10月14-16日 译者: 曾昭旷 出版年: 2019-11 页数: 355 定价: 68 对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审判是法国大革命历史中最黑暗的一个谜团。她是否曾经参与过伤害法国人民利益的政治决策?当共和国成立(1792年9月21日)、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后(1793年1月21日),监狱里的她对新政权有任何威胁吗?对她的审判真的出自民意吗?是否有人曾经想助她逃走? 通过仔细审视1793年10月14、15、16日审判的每分每秒,首次查核陪审团成员们的个人传记,重构当时“恐怖统治”的政治环境,著名史学家埃马纽埃尔·德·瓦雷基耶尔在本书中用饱含情感却又客观中立的笔调重述了悲怆而又沉重的三日。书中披露了法庭上充满侮辱的种种提问,面对诽谤恶意的得体回答,进一步证实了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命运在审判前早已注定,她并没有享受真正的辩护权,只是国民公会、巴黎公社与雅各宾派三者角力的政治牺牲品。 基于对史实的透彻了解,瓦雷基耶尔披露了许多大众未曾了解的信息,以精准的语言剖析了当时重要的历史人物,并以杰出的写作才能重现了那个压抑的时代氛围,为读者们奉献了一本兼具历史性与文学性的巨著。 埃马纽埃尔· 德· 瓦雷基耶尔(Emmanuel de Waresquiel),法国高等研究实践学院(EPHE)学者,是法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史学家之一,著有《塔列朗传:不动的亲王》《富歇传:沉默的章鱼》《法国复辟王朝史》等历史畅销书,并多次获得法兰西学士院颁发的“梯也尔文学奖”等奖项。 14 西方的困局 作者: [德]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副标题: 欧洲与美国的当下危机 原作名: ZERBRICHT DER WESTEN? Über die gegenwärtige Krise in Europa und Amerika 译者: 童欣 出版年: 2019-12-15 页数: 408 定价: 68.00元 “谁代表欧洲讲话?”“德意志问题又来了?”“英国脱欧会带来什么?”“欧盟会崩溃吗?”“美国将往何处去?”在这样的一个个问题的引导下,历史学家温克勒带读者回到欧盟肇兴之初,或是美国建国之时,为每一个当下的问题寻找埋藏在历史线索中的源头。西方仍是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而理解欧洲,需要深度理解其历史、思想。接续前作《西方通史》,在本书中,温克勒深刻描摹了近年来西方遇到的挑战和困境,专注于近十年发生在西方的各类重大事件,但他的眼光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将自己毕生研究的西方历史之趋势与正在发生的历史相结合,为每个问题寻得的答案,并做出了自己的分析预测。 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Heinrich August Winkler),1938年生于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现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图宾根大学历史学博士,1970年任柏林自由大学教授,现任柏林洪堡大学当代史教授,是德国当代具有影响力的史学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十字勋章获得者、莱比锡图书奖获得者。除本书外,温克勒教授还著有荣获莱比锡图书奖的四卷本巨著《西方通史:从古代源头到20世纪》(Geschichte des Westens)、《走向西方的漫长道路:德意志史》(Der lange Weg nach Westen:Deutsche Geschichte)、《永远活在希特勒阴影下吗?》(Auf ewig in Hitlers Schatten? )、《西方史:浩劫年代(1914-1945)》(Geschichte des Westens: Die Zeit der Weltkriege 1914-1945)、《魏玛:德国史读本(1918-1933)》(Weimar: Ein Lesebuch zur deutschen Geschichte 1918-1933)等。 15 Feeling the Past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作者: Xiaoqiao Ling 出版社: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出版年: 2019-10 页数: 320 定价: USD 60.00 During the Manchu conquest of China (1640s–1680s), the Qing government mandated that male subjects shave their hair following the Manchu style. It was a directive that brought the physical body front and center as the locus of authority and control. Feeling the Past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highlights the central role played by the body in writers’ memories of lived experiences during the Ming-Qing cataclysm.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n of letters, the body was an anchor of sensory perceptions and emotions. Sight, sound, taste, and touch configured ordinary experiences next to traumatic events, unveiling how writers participated in an actual and imagined community of like-minded literary men. In literature from this period, the body symbolizes the process by which individual memories transform into historical knowledge that can be transmitted across generations. The ailing body interprets the Manchu presence as an epidemic to which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not immune. The bleeding body, cast as an aesthetic figure, helps succeeding generations internalize knowledge inherited from survivors of dynastic conquest as a way of locating themselves in collective remembrance. This embodied experience of the past reveals literature’s mission of remembrance as, first and foremost, a moral endeavor in which literary men serve as architects of cultural continuity. Xiaoqiao Ling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Chinese a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