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周齐系题铭研究 作者:孙刚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月:2020年1月 页数: 400 定价: 78元 東周時期齊系題銘材料種類十分豐富,包括銅器銘文、兵器銘文、璽印、貨幣、陶文等。時間上,從春秋早期至戰國晚期的文字材料都有發現;地域上,齊、魯、邾、滕、薛、莒、郳等國的銘文皆有發現,尤其以齊國題銘最爲豐富。這些材料本身未經後人篡改,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承載着十分重要的歷史信息。本書即以齊系各種題銘為研究對象,對這些題銘内容進行整理,揭示這些題銘中所見的諸國史事及相關問題、軍政制度、政治行政制度、手工業商品經濟、社會禮俗等,並在此基礎上揭示其在歷史研究中的重要價值,以期對山東地區(尤其是齊國)東周史的研究有所裨益。 孫剛,男,1982年生,黑龍江省綏化市人,畢業於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歷史文獻學專業(古文字學方向),先後獲碩士、博士學位,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後。現爲哈爾濱師範大學文學院古典文獻教研室講師、古典文獻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會員,主要從事出土戰國文獻研究工作。曾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黑龍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學校青年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項目等多項。現出版專著《齊文字編》一部,發表論文十餘篇。 2 战国诸侯疆域及形势图考绘 作者: 朱本军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1 页数: 720 定价: 138.00元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疆域犬牙交错,且时有盈缩,历来没有一本较为详细的能够反映战国各诸侯国面貌的考释性地图文本。《战国诸侯疆域形势图考绘》系统梳理了《战国策》等史籍中关于战国地理的资料,以公元前333年为立足点,复原了其时各诸侯国疆域的具体范围。填补了缺乏明晰、可靠、足以作为历史地理研究出发点的历史地图的空白。开头部分主要对《中国历史地图集》“战国时期”地名及方位进行校补,第二部分分章详细考证了公元前333年各诸侯国疆域范围,并形诸图像。全书考证较为详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朱本军,北京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秘书长。目前主要从事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中国古代史和数字人文研究。著有《政治游说——<战国策>译读》《下一代图书馆系统与服务研究》《<中国历史地图集>"战国图组“垣曲盆地辨正——兼论韩魏沟通河东旧都的交通路线》等论著。 3 南國多秀士 作者: 黃庭碩 出版社: 稻鄉 副标题: 唐宋之際的東南士人與中國文化重心南移 出版年: 2019-10 页数: 440 定价: NT$450 南方士人在北宋中期的崛起,乃中國歷史上極為顯著的歷史現象。它一方面標誌著中國文化重心南移的完成,另方面則確立了東南地帶在近世中國的主導地位。然而,此重大現象的形成背景,迄今仍缺乏全面且系統的爬梳,這個研究上的空白,遂成了本研究的起點。 本論文選取在宋初文化界極為活躍的東南士人──主要是指淮南、江南、江西、兩浙、福建──作為主要觀察對象;另方面,則將範圍鎖定在對其影響至深的南唐政權主要轄境:江淮一帶。在章節安排上,本文主要依循時序而下,從唐末黃巢之亂爆發的874年考察起,終於南唐政權為北宋所滅的974年。至於考察的焦點,則置於東南士人的自身文化發展,與政治對其造成的外緣影響,這兩大線索之上。職是之故,本論文依次討論了東南士人與唐末朝廷、江淮各自立政權、楊吳,以及南唐諸政權的交互關係。 黃庭碩 臺灣大學歷史暨中文雙學士、歷史所碩士,現為臺大歷史所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集中在唐五代,兼及少許宋代,對地方社會、士人文化、政治與社會的互動、東亞交流諸課題懷有高度興趣。 4 蒙古帝国的兴起和影响 作者: (德) 迈克尔·普劳丁 (Michael Prawdin)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原作名: The Mongol Empire: Its Rise and Legacy 译者: 赵玲玲 页数: 560 本书讲述了欧洲为公元1221年十字军的胜利而欢欣鼓舞的故事。但欧洲几乎不知道,二十年后,成吉思汗组织的蒙古部落会把中东变成一堆废墟,并向西方蔓延恐怖。《蒙古帝国的兴起和遗产》是一部学识渊博、文采卓越的作品,是世界上最大帝国兴衰的经典之作。它描述了蒙古人民不可思议的崛起,通过成吉思汗的政治和军事天才,征服和征服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它展示了野蛮游牧民族向他们那个时代最有效率的统治者的转变,并描述了他们庞大帝国的崩溃以及被征服的中国和俄罗斯对其遗产的承担。 5 北宋种氏将门之形成 作者: 曾瑞龙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启真馆 出版年: 2020-1 页数: 211 定价: 59 本书是已故学者曾瑞龙的硕士论文。他推究北宋种氏三代建功西北的过程和原因。种氏本出于文臣家族,从种世衡筑青涧城,以文易武开始,历经种谔、种师道等三代在西北建功立业,成为北宋中后期显赫的武将世家。同时,作者也深入探讨了北宋武将的生存状况以及当时的文武关系。 曾瑞龙(1960—2003),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士、哲学硕士,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宋代军事史,生前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主要著作有:《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拓边西北:北宋中后期对夏战争研究》《北宋种氏将门之形成》等,及学术论文多篇。 6 明清白话短篇小说的文学地理研究 作者:杨宗红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定价: 110.00 本书运用“地理→小说”、“小说→地理”的双向视角,着重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综合观照明清白话短篇小说与地域文化的关系,运用地理学、历史学、宗教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方法研究,不仅统计了中国历代小说家的地理分布,亦且从地理角度对小说的诸多要素(如小说家、小说人物、作品语言、小说母题、小说与其它文体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既有对小说家的静态分布的分析,也有对小说人物静态分布与流动的分析,既做到了小说家的“版图还原”,也做到了小说人物、小说景观的“版图还原”,在此基础上结合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进一步对小说家与小说人物进行“精神探源”,并探究因此带来的小说的“地理审美”。该选题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小说“文学地理”的多样性,还可以丰富小说研究与文学地理学研究,是对明清小说研究与文学地理学这一“学科”建设的有益补充。 杨宗红,湖北恩施人,土家族,文学博士,博士后,教授,现就职于重庆师范大学。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一般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各一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 7 異國事物的轉譯 作者: 張寧 出版社: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副标题: 近代上海的跑馬、跑狗與回力球賽 出版年: 2019-12 页数: 486 定价: NT$ 400 為了探究文化移轉時可能發生的諸多現象以及其背後的歷史動力,本書以「異國事物的 轉譯」為題進行探討,且另闢蹊徑將考察重心由文化的複製與移植,移至其間「看似相 同、實則有異」的曖昧轉變,希望藉由近代中國的案例,探索文化與文化互動時的若干 原則。 全書主要以當時日正當中的大英帝國與力圖振作的中國為載體,以中西往來頻繁的上海 為地理空間,藉檢視具有豐富文化意涵的跑馬、跑狗、回力球等三項西式運動,來分析 文化移轉過程中所產生的變化。 本書特色在於將過去「次殖民地」的說法去政治化,正面檢視上海殖民社會的特性。藉 著將大英帝國具體化,書中深入論述運動與殖民之間的複雜關係;而讀者也會發現,跑 馬、跑狗、回力球賽這些賭博性質濃厚的「異國事物」進入中國後,不僅出現顧此失 彼、甚至暗渡陳倉的情況,其原有的運動意義也無可避免地被重新解釋。 张宁,英国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长期从事近代中国城市史,尤其是上海史研究。 8 亦師亦友亦敵 作者: 王柯 出版社: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副标题: 民族主義與近代中日關係 出版年: 2020-1 页数: 640 定价: US$36.00 王柯教授在本書中以宏觀視野,觀察到一幅遠比這複雜的圖景:對近代中國來說,日本事實上扮演了亦師、亦友、亦敵的三重角色。 近代中國的思想家們,通過日本學習到建設國家的方法,就是民族主義。此後,兩國領導人因應立場和利益的變化,隨時調用民族主義作為工具,在敵人、朋友之間變換角色;在缺乏統治正當性的時候,也樂於利用民族主義思想,來強化人民的集體意識。讀者可以從《亦師亦友亦敵》所提供的個案及線索,以多樣化的角度和層面,審視兩國民族主義帶來的問題。 王柯,日本東京大學學術博士,神戶大學研究生院教授。 專著包括《中日關係的盤旋與「民族國家」之軛》(2015)、《中國,從天下到民族國家》(2014)、《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1930年代至1940年代》(2013,本社出版)、《走向「天下」》(2007)、《民族與國家》(《민족과국가》,2007)、《二十世紀中國的國家建設與「民族」》(2006)、《多民族國家中國》(2005)、《民族與國家: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思想的系譜》(2001)、《「東突厥斯坦共和國」研究:中國的伊斯蘭與民族問題》(1995,獲日本第十八屆三得利學術獎),另有多部編著、合著與論文等,分別於香港、中國大陸、台灣、日本、南韓等地區出版。 9 传统的发明 作者: [英]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 / [英] 特伦斯·兰杰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译者: 顾杭 / 庞冠群 出版年: 2020-2 页数: 401 定价: 75 本书探索分析了这一发明过程的诸多案例,包括苏格兰和威尔士“民族文化”的形成、19和20世纪英国皇家仪式的演进、殖民时期印度和非洲参与帝国仪式的起源,以及欧洲大陆试图发展人民自己的反传统的努力。本书涉及的内容广泛,深入研究仪式和符号,展现了过去与现在的复杂互动。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1917—2012),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享誉国际的近代史大师,“巴尔赞奖”得主,不列颠学院成员、皇家文学学会成员,美国艺术与科学院荣誉成员,曾任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崛起、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主要著作有“年代四部曲”、《民族与民族主义》等。 特伦斯•兰杰(Terence Ranger,1929—2015),英国著名非洲史学家,不列颠学院成员,曾任教于牛津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津巴布韦史。 10 命定的见证 作者: [德] 汉斯-尤尔根·马萨夸依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 副标题: 一个黑人在纳粹德国的成长 译者: 洪萃晖 出版年: 2020-1-1 页数: 472 定价: 69.8 本书是一位成长在纳粹德国的非洲酋长后裔的回忆录,他作为非洲人和德国人的儿子,在纳粹德国种族歧视和灭绝的氛围中小心翼翼的长大,用自己不成熟的眼睛观察生活中存在的种种荒谬甚至可笑的现象,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努力生存,同时见证了纳粹政权的建立和倒台。作者同时也回忆了非洲大陆上殖民者对当地人民的压迫,以及美国真实的种族关系和种族问题。用大量细节和故事描绘出一个处于社会边缘的青年的真实遭遇,反映了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纳粹德国种族灭绝政策的罪恶,以及殖民主义和美国种族歧视的真相。作者既是一个黑人,又是纳粹德国种族主义宣传的直接受害者,这种特殊双重身份为他的作品提供了特殊的视角。和众多的二战相关回忆录不同,作者的反思带有亚文化的视角,从一个青年眼中看当时荒诞的世界。本书既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同时也有基于切身体会的反思,对德国战前战后的变化也有自己独特的观察,可以藉此了解纳粹德国统治时期中下层社会生活,以及纳粹德国的种族政治如何毒化社会空气,从另一个角度反思种族主义的罪恶。 汉斯-尤尔根·马萨夸依( 1926—2013 ),德裔美国记者和作家,1948年移居利比里亚,1950年移居美国,居住在美国新奥尔良,美国《乌木》杂志社的主编,2013年去世。 11 巴比伦 作者: [英]保罗·克里瓦切克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美索不达米亚和文明的诞生 原作名: Babylon: Mesopotamia and the Birth of Civilization 译者: 陈沅 出版年: 2020-1 页数: 385 定价: 69 巴比伦不仅奠定了文明的基础,而且撑起了历史的脊梁。从公元前5400年前后新月沃地迎来第一批定居者,到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落入波斯人手中,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辉煌历史逐一展现。文明在此诞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大地历经王朝更替、民族融合,见证了文字与文学的诞生、教育与法律的形成、土木工程与数学的发端,更见证了城市的兴起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完善。保罗·克里瓦切克的《巴比伦》探索的不只是文明的最初形态,更是社会进步的规律和人类发展的模式。 保罗·克里瓦切克(Paul Kriwaczek)1937年出生于维也纳。1970年加入BBC,供职二十五年,曾任BBC全球服务频道中亚事务部的负责人,通晓八种语言,包括波斯语、普什图语、乌尔都语、印地语和尼泊尔语等。著有关于中亚和近东历史的多部作品,包括《意第绪文明:一 个被遗忘民族的兴衰》(Yiddish Civilisation: The Rise and Fall of a Forgotten Nation)、《寻找查拉图斯特拉》(In Search of Zarathustra)等。 12 帝国陷阱:美国政府如何保护海外商业利益 作者: 【美】诺埃尔·毛雷尔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译者: 黄欣 石莉 出版年: 2020-2 定价: 68.00 本书运用诸多具有深刻意义的案例,解释说明并论证分析了美国政府在19世纪末之后的一个多世纪的时期内,代表美国商业利益对外国进行干涉,以保护美国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利益的兴衰史。 诺埃尔•毛雷尔(Noel Maurer),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事务和国际商务副教授。他于1997年从斯坦福大学毕业,1998年至2004年,他在墨西哥城的一所大学的经济学系担任助理教授。这期间毛雷尔还在非政府组织工作,该组织致力于帮助恰帕斯州(位于墨西哥东南部)的农村小社区找到新的商机。2002-2003年间短暂地出任联邦政府全职雇员后,他于2005年开始在哈佛商学院担任助理教授。2015年,他加入了乔治•华盛顿大学。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能源、政治经济学、经济史、拉丁美洲,以及私人行为者如何在独裁政府或政治动荡下捍卫自己的财产权。著有The Empire Trap(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中译本《帝国陷阱:美国政府如何保护海外商业利益》,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9年出版),The Power and the Money(斯坦福大学出版社),The Politics of Property Rights(剑桥大学出版社,中译本《产权的政治学:墨西哥的制度转型》,中信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Mexico since 1980(剑桥大学出版社),The Big Ditch: How America Took, Built, Ran, and Ultimately Gave Away the Panama Canal(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13 應仁之亂 作者: [日]吳座勇一 出版社: 遠足文化 副标题: 催生日本戰國時代的京都大亂 原作名: 応仁の乱―戦国時代を生んだ大乱 译者: 康昊 出版年: 2020-1-22 页数: 276 定价: NTD 400 一場日本小學生都聽過的知名戰爭,為何無人了解其前因後果、來龍去脈?究竟這場超過十年、摧毀了大半京都的內戰,是起因於將軍家的後繼問題,還是管領家的家督之爭?又或者是其他不為人知的關鍵細節導致?本書作者根據最新的研究成果,透過該時代兩名興福寺高僧經覺與尊尋的日記,如實描繪應仁之亂期間僧侶、貴族、武士及民眾的樣態。 吳座勇一,1980年出生於東京都,東京大學文學部畢業,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課程單位取得退學、文學博士。專攻日本中世史,目前擔任國際日本文化中心助教,著作《日本中世戰爭史》獲得角川財團學藝賞。 14 苏联解体亲历记 作者: [美]小杰克·F.马特洛克 Jack F.Matlock, Jr.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副标题: 美国大使对苏联解体的解释 原作名: Autopsy>译者: 张敏谦 等 出版年: 2019 《苏联解体亲历记》的作者小杰克·F·马特洛克作为美国驻苏大使,目击了苏联解体的历史过程。他在苏联11年,对苏联问题了解得透彻而明晰。 马特洛克从1961年开始就在美国外交界活动,一直从事对苏联的外交工作。自1986年底到1991年10月,他担任美国驻苏大使,亲眼目睹了苏联解体的全过程。他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准确而详尽地记载下来,尽力提供一些内幕消息,这无疑对我们研究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政局剧变、制度演变以至苏共遭禁、苏联解体这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大悲剧的原因和教训,是有极大的资料价值的。 15 Red Silk 作者: Robert Cliver 出版社: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副标题: Class, Gender, and Revolution in China's Yangzi Delta Silk Industry 出版年: 2020 页数: 450 定价: $75.00 Red Silk is a history ofChina’s Yangzi Delta silk industry during the wars, crises, and revolutions of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Based on extensive research in Chinese archives and focused on the 1950s, the book compares two very different groups of silk workers and their experiences in the revolution. Male silk weavers in Shanghai factories enjoyed close ties to the Communist party-state and benefited greatly from socialist policies after 1949. In contrast, workers in silk thread mills, or filatures, were mostly young women who lacked powerful organizations or ties to the revolutionary regime. For many filature workers, working conditions changed little after 1949 and politicized production campaigns added a new burden within the brutal and oppressive factory regime in place since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oth groups of workers and their employers had to adapt to rapidly changing circumstances. Their actions—protests, petitions, bribery, tax evasion—compelled the party-state to adjust its policies, producing new challenges. The results, though initially positive for many, were ultimately disastrous. By the end of the 1950s, there was widespread conflict and deprivation among silk workers and, despite its impressive recovery under Communist rule, the industry faced a crisis worse than war and revolution. Robert Cliver is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Humboldt State University.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