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文史动态
 
王文兵:《变革中转型:唐宋社会多视角研究》出版
来源:宋史研究资讯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0-04-13

640.webp (1).jpg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整体形态,本书以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为核心,大致思路是,从国内外学者关于唐宋时期社会各层面的研究入手,了解百家之见解,吸取经验,借鉴成功之处,然后结合笔者研究和观点,先后对唐宋时期的经济、制度、社会礼制、城乡发展尤其是乡村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


作者简介


王文兵,男,1979年7月生,河南沈丘人,汉族,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社会经济史。曾发表论文《宋代商人非制度化行为分析》,参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转型期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研究》《非制度生存的负面效应及治理模式研究》及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唐宋时期的村落与乡村治理研究》,曾获得河南省第二届发展研究奖三等奖。


基本信息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ISBN:9787547263549

版次:1

商品编码:12765662

品牌:其他品牌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9-06-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184


目 录



前 言 I
第一章 绪论 001
一、日本学者的唐宋历史观 001
二、欧美学者的唐宋历史观 006
三、中国学者的唐宋历史观 008
四、唐宋历史观的变化与发展 011
五、变动的唐宋历史观… 015
六、商品经济的唐宋历史观 017
第二章 国之根本:唐宋社会经济 19
第一节 恢复:中唐以前的社会经济 19
一、农业经济:从恢复到发展19
二、手工业:从发展到兴盛20
三、商品经济:从兴盛到繁荣21
第二节 繁荣:中唐以后至宋代的社会经济 22
一、农业经济:调整与变化23
二、手工业:分工与扩大…24
三、商业:都市化与市场化27
第三节 具化:唐宋国家财政与土地产权制度 29
一、唐宋时期的国家财政…29
二、唐宋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33
第三章 系统架构:唐宋社会中枢体制 47
第一节 确立:唐朝的中枢体制 47
一、唐朝前期的中枢体制及其变迁47
二、唐朝后期的中枢体制及其变迁50
第二节 演化:五代的中枢体制 64
一、后梁的中枢体制及其变迁64
二、后唐的中枢体制及其变迁65
变革中转型:唐宋社会多视角研究
三、后晋的中枢体制及其变迁70
四、后汉的中枢体制及其变迁71
五、后周的中枢体制及其变迁76
第三节 变迁:宋朝的中枢体制 77
一、北宋前期中枢体制及其变迁77
二、北宋后期及南宋时期中枢体制变迁83
第四章 整合完善:唐宋社会礼制 88
第一节 总结:唐代以前官方礼制简述 88
第二节 融合:《大唐开元礼》基础上的唐代礼制 94
第三节 完善:《政和五礼新仪》基础上的宋代礼制体系 104
第五章 联动发展:唐宋城乡关系 115
第一节 回顾:唐宋之前的社会城乡关系 115
一、城市的诞生与早期城乡关系… 115
二、周到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城乡关系 117
三、魏晋南北朝至隋时期的城乡关系 119
第二节 延续:唐宋时期的城乡关系 120
一、前期城乡一体,后期城乡分离 120
二、唐宋时期的城乡状况 123
第三节 根源:基于经济往来的城乡关系强化 130
一、城乡之间的经济往来状况 130
二、城乡产业联系的加强 133
第六章 深入基层:唐宋乡村社会 138
第一节 产业:唐宋时期乡村农业及劳动力 138
一、农村的主导产业及贸易 138
二、唐宋时期农业劳动力的流动… 141
第二节 思想:唐宋时期乡村民众的意识形态 146
一、唐代村落化与狐神崇拜 146
二、宋代乡村民众的意识形态 151
三、宋代乡村富户的社会心态 157
第三节 管理:唐宋时期乡治概况 165
一、乡村社会秩序逐渐趋于政治化 165
二、乡村社会秩序走向政治化的过程 167
参考文献 171
一、古籍 171
二、专著期刊 173


前 言


在中国发展史上,唐宋时期极为重要,这主要源于该时期社会整体经历了大变革。从范围来看,此次变革内容涉及各个领域,因此不管基于什么视角来分析,都离不开政治、经济、城乡发展、阶级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等方面。这样才能保证研究成果更具说服力,更加全面,从而奠定了构建唐宋社会变革的理论基础。

笔者针对唐宋社会变革进行研究后著成此书,这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整体形态的成果之一。大致思路是,从国内外学者关于唐宋时期社会各层面的研究入手,了解百家之见解,吸取经验,借鉴成功之处,然后结合本人研究和观点,先后对唐宋时期的经济、制度、社会礼制、城乡发展尤其是乡村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需要说明的是,提起唐宋,大多数人的第一认知是诗文艺术达到了史上顶峰。不可否认,唐宋时期无论是散文还是诗歌词赋,都为后人称道,其绝妙之处独具时代特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不过本书中并未详细提及该方面,主要原因在于诗文艺术自启蒙时期便进入教育领域,作为每个人必学内容之一。尽管非研究者关于其的了解,停留在耳熟能详的若干大家及其作品上,不过相比于唐宋时期社会其他方面,已远远有余。再加上本书字数和时间有限,因此经过慎重考虑,笔者最终决定将重点放在其他几个方面。全书的理论核心是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所以在书中多处均能看到关于经济的描述。

根据上述大致思路,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全书重点考虑了以下三点:首先,基于历史哲学视角,争取全面、系统地考察唐宋社会变革与发展,用历史学理论,来合理解释唐宋社会变革。根据历史学相关理论,唐宋社会变革中,我们能看到经济经历了恢复、繁荣和持续发展的过程;为加强中央控制,制度的流变与调整;结合前代关于社会礼制规范的制定和实施结果,形成更适合、更科学的礼制体系;城市的崛起,兼具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城市的脱颖而出,在经济需求驱动下和乡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及我国生存之根本——农业,在唐宋时期的发展概况,劳动力自农村流向城市的原因、造成的结果,还有当时乡村居民带有魔幻色彩的思想和中央对地方治理方式的不断变化等。

其次,在具体分析每个领域时,通过相关文献资料记载的当时社会的种种历史现象,来深挖该领域进行变革的主要原因和结果,以便全面、科学、合理地解释唐宋社会的变革。关于唐宋社会变革,不少学者都展开了研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乃至文学、艺术以及周边民族关系等。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其存在一个共性,那就是无论从什么角度分析唐宋时期哪个领域,在当时,这些内容都是动态变化的。当然,也有少数学者并不认可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观点,但从整体上看,“变化”的观点还是得到了普遍支持。另一个共性在于,多数人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变化”上,而很少有人能明确地指出“变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因此该方面仍存在较大研究空间,而笔者正想从该方面入手,借助有限的资料和研究,找到唐宋时期社会变革的根源。

最后,采用对比,但重点不在对比,而是希望在对比中窥探社会变革的过程。每个时期的变革,最有发言权的应当是见证了变革的唐宋人。正如《宋史·食货志》所言:“国朝兵农之政,大抵因唐末之故。”由此可见,唐宋社会变革是一个以小见大的过程。如果撇去过程,只截取其中某个部分来研究,势必陷入片面误区。但是,根据大多数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往往借助宋代社会与唐代社会的不同,来验证变革导致的结果。无疑,这样有利于了解从唐到宋,社会变革的具体体现,然而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对立角度来看待唐代社会与宋代社会的问题。其实从唐到宋,社会变革是一个延续、发展的过程,合理的动态变化不存在对比下的正确与否。

所以,本书中虽然也有关于唐宋的划分和对比,但目的是揭示社会变化的过程,而并非侧重对比结果。

当然,正如读者将要看到的,笔者在论述社会各领域变革时,都是针对重要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并不空泛。致力于推动唐宋变革问题的研究向更深层面的发展,这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分析中不仅参考了大量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而且难免会有不当之处,烦请专家学者与读者批评指正,笔者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也适合研究古代史或具体唐宋史的师生及感兴趣的社会人士阅读、学习、借鉴。期待共进步!



作者
2019年1月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轶事》,聊聊湘湖明朝那些事儿 2024-12-16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城市文化精神学术研讨会 2024-12-12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出版 2024-12-10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二辑图录》出版 2024-12-10
书讯|“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丛书”出版 2024-12-0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