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乃济(1777-1839),字叔舟,号青士,钱塘(今杭州)人。许乃济为嘉庆十四年(1809)洪莹榜恩科进士,选为庶吉士,后历任给事中御史、广东按察使、太常寺少卿等职。其兄乃安、弟乃谷、乃普、乃钊等人也均以进士身份入翰林院,所以兄弟五人被人称为是“五凤入翰林”。 清朝自经历了“康乾盛世”后,逐渐开始走向衰落。嘉庆元年,爆发了遍及鄂、川、豫、陕、甘五省的白莲教起义,持续了十多年。十八年,林青(即林清)率领天理教会众在宫中太监的协助下,一度潜入紫禁城。皇帝本人也不得不惊呼这是“汉、唐、宋、元、明以来未有之祸!”面临这种变局,作为御史的许乃济上书政府,要求不拘成法选用人才以挽救危机。他在《请核实奉行恩诏广储人才折》中指出:“天下之大,庶司百职之众,需贤甚殷。各官内有守有为、堪膺特荐者,一省不过数员,欲任用咸得其人,必早为储材之地。”并对科举制进行抨击,认为科举考试只凭书面成绩,无法了解考生的能力和品德,充其量是“可以得人才,而不足以尽人才”。总督、巡抚不能周知本地人才,而州、县官员却不愿访求人才,以致许多人才被疏忽了。更为令人痛心的是,保举原是为了选择科举以外的人才设计的,但在实际中却成了各级衙门官吏索取钱财之道,以致举荐者几乎全是富户宾客,孤寒清介之士却报国无门。为此,他提出一方面要广开求才之门,另一方面也要严把人才质量关。许乃济主张政府对于保举的人才,应不论其出身和资历,一律惟才是举,量才录用。他的奏折甚得道光帝的赞许,颁旨照行。 许乃济也非常关心百姓的疾苦,注意体恤民情。道光元年,江浙一带瘟疫流行,一直蔓延至直隶。 当时的市场上棺材都不够用,贫困之家就直接以苇席襄死者,也有不少人因染瘟疫而倒毙于路旁。这些情况更加重了疫情的传播。许乃济积极向皇帝汇报情况,希望及时救助。这些建议有利于维护当时的社会稳定。 道光朝时期由于鸦片输入日愈增长,导致白银大量外流和银价有增无减。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内部于道光十六年开展了一场关于是否禁止鸦片的激烈争论。时任太常寺少卿的许乃济向道光帝上了《鸦片例禁愈严流弊愈大,亟请变通办理折》,提出了弛禁论的主张。这一主张出台以后,引起了朝廷和地方官吏的很大反响。当时的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朱屿、兵科给事中许球江南道御史袁玉麟等人纷纷上书表示反对,认为鸦片是祸国害民的,应当禁绝。二年后,鸿胪寺卿黄爵滋也上书道光帝,要求用“重治吸食”的办法来抵制鸦片的输入。在形势的逼迫下,道光帝采取了黄爵滋的严禁主张。许乃济因为主张弛禁鸦片而被降为六品顶戴,并被勒令立即退休。道光三年,许乃济去世,终年六十二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