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端(1793- 1838),宇允庄, 号小韫,钱塘(今杭州)人。清女文学家。祖父汪宪是著名藏书家。汪端生于书香之家,聪颖过人,七岁即能作诗,她当时所作的《赋雪诗》被人认为是“不减柳絮”,即可以与东晋时女诗人谢道韫所作之诗相提并论。于是汪端便以“小韫”作为自己的名号,以示自己的志向。 汪端早年曾广泛阅览宋元以来诸家诗集,但往往是“一阅辄弃去”,仅留高启、吴伟业两家的诗集。后来她认为“梅村(吴伟业)浓而无骨,不若青邱(高启)澹而有品”,就仅以高启的诗作为学习标准。在阅读史书时,她发现历代诗坛冤案甚多,于是就利用汪氏“振绮堂”藏书,花费多年心血编写成了《明三十家诗选》,借此为诗坛翻案。梁德绳对她的书评价很高,认为是“宗尚清苍雅正,能扫前后七子之门径”。汪端感于明朝一代的兴衰 ,便采集各种资料,著成《元明逸史》一书。不久她就将其焚毁,只保留下元朝部分史实和一些名人之诗。汪端也善于作诗。石韫玉称赞她的诗是“其旨远,其辞文,其格律在钱(起)、郎(士元)、温(庭筠)、李(商隐)之间”。 汪端的父母在她未及成年时就先后过世了,汪端就由其姨母养育长大。后来嫁与陈文述之子陈裴之为妻。陈裴之也是文才不凡,“神清似卫叔宝,才略似温太真,文章经济似贾长沙,凤流儒雅似周公瑾”,被人视为“国士”。夫妇两人志同道合,经常是"一灯两管,拈韵分笺”,共同探讨诗词。因陈裴之才能出众,地方大吏便请求朝廷将其留在江南任用,但没有得到吏部同意,最后被改派云南。由于云南路远,陈裴之没有上任,不久客死于汉皋。他十四步的儿子陈葆庸听到这个消息后,悸惊成疾。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家庭巨变,汪端开始接触道藏佛典,晚年更是虔诚奉道礼佛。 道光十八年,汪端逝世,年仅四十六岁。著有《自然好学斋诗钞》十卷,编有《明三十家诗选》初、二两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