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州县财政运转困境和调适:基于浙江土客之争的分析 徐立望,1975年生,浙江黄岩人。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教浙江大学历史学系,现就职浙江社科院历史所。主要研究浙江近现代史、区域学术文化史、清代经学史。著有《嘉道之际扬州常州区域文化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等。肖依依,毕业于浙江大学历史学系。现为浙江社科院科研助理,主要研究浙江区域史。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第四章 地方士绅的影子:光绪九年桐乡、秀水土客冲突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这本小书能够问世,首先要感谢浙江大学历史系的梁敬明老师。梁老师一直致力于乡村建设和土地制度研究,2014年他组织团队申报浙江省社科规划优势学科重大资助项目“近代浙江土地资料整理与研究”,鼓励我参加子课题的研究。我因曾长期进行民国海外华侨的研究,对于近代浙江土客关系颇感兴趣,也就不揣浅陋名列其中。鉴于海外移民的研究经验,在初步阅读相关文献后,我希望对近代土客关系在三个方面能有所展开。1.厘清近代史上土著、客民等概念,寻找研究的理论和分析框架。何谓土著?何谓客民?两者并非是固化的名词,应有着较为强烈的时空性。在历史文献中,客民出现频率最高,但是时常还会出现游民、难民、逃荒者、受难者、散勇等称谓,这些名词与客民概念既有重叠又有差异,如果统一归类为客民,并不妥当。2.寻求史料来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历史文献资料基本来源于官方档案(中央和地方)、地方志、士人诗文集、金石文献、族谱、报刊(如《申报》)等。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地方志都是土著主导的士人精英所撰写,对于土客关系的描述倾向性明显,且多注重于土客冲突,导致客民日常生活、婚姻状况、风俗习惯等史料十分缺乏。3.强调土著、客民交流、冲突、融合的历史细节。新材料的交叉运用,可以部分复原客民年龄、男女比例,原有职业(撤勇、农民抑或其他)、迁出地方、迁徙路线、交通工具、迁徙的规模等等。此外由于材料取材的多样性,笔者发现,对于许多土客冲突事件,在士人文集、官员奏稿、地方志、近代报刊中,有详略不等的叙述和评论,避免了历史叙述的单一视角,让我们得以分析史料阐述者的不同的立场,挖掘史实和史实讲述者之间的关系。确立基本的研究构思和框架后,我邀请现在就职于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肖依依一起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事实证明,她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合作者,勤于思而敏于行,极大地深化了研究成果。在深入研究和具体写作中,我们发现原有的构思和框架过于宏大,所见的文献材料难以完全支撑。为了不使课题陷入泥潭,决定以地方政府的财政运转作为研究土客之争的研究视角,从而揭示土客矛盾的背后缘由。虽然对土客关系的研究不能面面俱到,但是关键问题在此视角中或多或少地得到体现。有鉴于此,即使深知问题颇多,最终仍决定将课题成果整理成书。初稿完成后,呈请一些师友审读。有师友提出,本书分成研究和史料两部分,从篇幅而言,史料汇编字数多于研究,不如再增加一些内容,以便分成两本书出版,成果或许更多。不过我们觉得本书的论题已经能够讲清楚,没有必要再增加相关的非核心的论述来增加篇幅。而为篇幅平衡,将史料汇编部分内容删除,又殊觉可惜,毕竟搜集、整理、点校也颇为不易。于是还是维持原有框架不变。在此一并说明。最后,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胡畔女士,没有她的尽力督促和认真校勘,或许本书不知何时才能出版。至于本书出现的任何学术问题,都应完全由我承担。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