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唐代的统治者一般都崇信佛教,重视对佛教的整顿和利用。唐太宗早期重道崇儒,但并不排斥佛教,偶尔也利用佛教。如唐太宗曾在当年各个战场处建立寺庙,以超度亡灵,为死难的将士祈求来生。据《全唐文》(卷五)记载,唐太宗曾下《为战阵处立寺诏》云:“日往月来,逝川斯远。虽复项籍方命,封树纪于邱坟;纪信捐生,丹青著于图史。犹恐九泉之下,尚沦鼎镬;八难之间,永缠冰炭。愀然疚怀,用忘兴寝。思所以树其福田,济其营魄,可于建义以来交兵之处,为义士凶徒陨身戎阵者,各建寺刹,招延胜侶,望法鼓所震,变炎火于青莲;清梵所闻,易苦海于甘露。所司宜量定处所,并立寺名,支配僧徒及修造院宇,具为事条以闻,称朕矜愍之意。”(清)董诰,《全唐文》卷5,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2页。这就说明唐太宗还是相信佛教某些理论的。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并带回来大乘佛经,唐太宗派房玄龄前去迎接。当玄奘回到长安后,还积极为玄奘提供译经场所。唐太宗晚年,亲听玄奘讲佛论法。这些事例都说明唐太宗并没有反对佛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较为支持。此外,唐太宗还首度诏示佛骨,贞观五年(631年),岐州刺史张德亮上奏,开启法门地宫,以示佛骨。据《集神州三宝感通录》记载其文:贞观五年,岐州刺史张亮,素有信向,来寺礼拜,但见古基曾无上覆,奏敕望云宫殿以盖塔基,下诏许之。因构塔上尊严相显。古老传云:此塔一闭,经三十年,一示人,令生善。亮闻之,以贞观年中请开剖出舍利以示人,恐因聚众,不敢开塔。有敕并许,遂依开发,深一丈余获二古碑,并周魏之所树也。文不足观,故不载录。光相照烛,同诸舍利。既出舍利,通现道俗,无数千人,一时同观。《法苑珠林》卷38,《大正藏》第5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1983年。唐太宗对佛教的优容态度,是佛教在李唐王朝能够发展到极盛的重要基础。唐太宗以后,高宗、中宗、睿宗都提倡佛教,尤其是高宗、武则天时期,佛教成为事实上的“国教”。高宗李治身居太子时,为母亲长孙皇后修建了大慈恩寺;显庆四年(659年),奉迎佛骨舍利,《大唐圣朝无忧王寺大圣真身宝塔碑铭》的记载,也印证了这一事实,其文云:贞观“至显庆五年盖三十霜矣,八部瞻仰,再口开发,即以其年二月八日奉迎护舍利,二圣亲造九重宝函”。再于龙朔二年(662年)送还法门寺,前后历经四年,规模可谓宏大。这一时期石窟也大量开凿。把佛教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的是女皇武则天。武则天利用佛教徒怀义等伪造《大云经》制造舆论而称帝,将夺取政权说成符合弥勒授记,随后在全国各州建造大云寺,修铸佛像,采取了举佛抑道的宗教政策,华严宗的创立便直接受益于她的大力支持。此外,她还接待各方译僧。鉴于禅僧在民众中影响日益上升,她对著名禅师待以师礼,助长了禅宗的发展。武则天时期,“铸浮屠,立庙塔,役无虚岁”(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25《苏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548页。佛教得到长足发展。唐玄宗曾经有意识地改变开则天时期的国策,如对佛教不再狂热推崇等。但实际上唐玄宗也无法控制自己对佛学中因果报应的迷信,他对佛教的不良现象只是稍加抑制,其实他在位的前期,对佛教也是持以支持态度的,如他支持“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创立密宗。特别是唐玄宗亲自受不空灌顶为菩萨戒弟子,这在帝王中也是少有的。唐玄宗之后的诸帝迎佛骨达到狂热,也是历代*的。唐代的佛教达到鼎盛。唐代皇帝在奉迎佛骨的同时,也进行大量布施。《资治通鉴》就有类似的记载:“广造浮图、宝帐、香與、幡花、幢盖以迎之,皆饰以金玉、锦绣、珠翠。自京师至寺三百里间,道路车马,昼夜不绝。……富室夹道为彩楼及无遮会,竞相侈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52,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6413页。唐代皇族对佛教的信仰,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如释囚、祈雨等,以及对一些高僧大德给予很高的礼遇,如赐紫、赐号、赐爵等,还给予一些高僧国葬之礼。按照唐代制度,三品以上官员所穿官服是紫色,而五品以上是绯色(大红),但有时一些品级不够的官员也可得到皇帝的恩赐,穿着紫服。唐朝时期的一些大德高僧也可得到皇帝的恩赐,穿紫袍。唐文宗时,高僧宗密被赐紫。唐宣宗时,内供奉僧栖白也曾被赐紫。有的高僧也被赐号,这些号主要有谥号、国师号、名号等。武则天赐华严宗高僧法藏为康藏国师,又封赐其为贤首的名号。唐玄宗赐密宗高僧金刚智“国师”称号,后又赐号“大弘教三藏”。唐代宗赠赐密宗高僧不空为“司空”,更加“大辩正”的谥号。有时还赐给高僧以官爵,唐玄宗恩赐善无畏为鸿卿,代宗时,赐金刚智为开府仪同三司,还恩赐不空为肃国公,并且食邑三千户。在助推佛教大力发展的同时,朝廷也在强化对佛教的管理。唐初,朝廷就建立了一系列的僧团管理制度,并逐步加以完善,这就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佛教于此期间的兴盛。唐代的僧团管理制度大致包括:僧众法律地位制度、僧尼度牒制度、僧籍管理制度、佛寺营建制度以及佛教官寺制度等。除武宗外,代宗之后基本上都能保持大体良好的政教关系,这是五台山景观资源迅速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政治力量给予佛教鼎力支持,佛教反过来在维护国家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为唐代互动良好的政教关系。 王涛,女,1973年出生,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化史、五台山文化方面的研究。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年: 2019-6 页数: 254 定价: 85.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9451363 第一章 唐宋时期五台山景观资源丰富及朝拜活动兴盛的背景 第一节 唐宋时期良好的政教关系 一、唐代的政教关系 二、宋代的政教关系 第二节 唐宋时期社会经济以及五台山寺院经济的繁荣富庶 一、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 二、唐宋时期五台山寺院经济的繁荣富庶 第三节 唐宋时期五台山的交通体系 一、唐代通往五台山的道路四通八达 二、宋代通往五台山的道路与政局变化紧密相关 三、唐宋时期通往五台山的道路上存在大量“普通院 第二章 唐宋时期五台山的方位范围及自然景观 第一节 唐宋时期五台山的方位范围 第二节 唐宋时期五台山各台位置、方圆里数及自然景观 一、唐宋时期五台山各台位置 二、唐宋时期五台山各台方圆里数 三、唐宋时期五台山各台自然景观 第三节 唐宋时期五台山的地质地貌景观 一、五峰高耸、台顶平缓 二、千峰百岭、山峦叠嶂 三、洞窟遍地、峡谷众多 第四节 唐宋时期五台山的气象气候景观 一、唐宋时期五台山气象气候景观的具体表现 二、五台山气象气候景观的形成原因分析 三、五台山天气清凉、多云、多雾、光照强的影响 第五节 唐宋时期五台山的水文景观 一、河流纵横 二、深谷纵横、泉水淙淙 第六节 唐宋时期五台山的生物景观 一、仙花瑞草筑灵境 二、万壑嘉木显殊异 三、丰饶药材凸神圣 四、珍禽瑞兽彰化现 第三章 唐宋时期五台山的物质文化景观 第一节 唐宋时期五台山的寺庙 一、唐宋时期五台山寺庙的规模、概况及风格特征 二、唐宋时期五台山寺庙繁盛的原因 三、唐宋时期五台山佛寺对僧众朝拜活动的影响 四、唐宋时期五台山寺庙的典型代表分析 第二节 唐宋时期五台山的室、塔、堂、窟等胜迹 一、唐宋时期五台山的室、塔、堂、窟等胜迹的分布情况 二、唐宋时期五台山胜迹典型代表分析 第三节 唐宋时期五台山的“灵迹” 一、唐宋时期五台山“灵迹”的分布 二、唐宋时期五台山“灵迹”典型代表分析 第四章 唐宋时期五台山文殊信仰与民问信仰 第一节 唐代五台山文殊道场的形成 一、唐之前文殊信仰的流布是五台山文殊道场形成的历史渊源 二、唐代五台山正式成为文殊菩萨的止住地是文殊道场形成的前提条件 三、统治者的政治支持是五台山文殊道场形成的必要条件 四、佛教各宗派的鼎力扶植是五台山文殊道场形成的内部力量 五、世俗信众的强力接纳是五台山文殊道场形成的肥沃土壤 六、世界崇拜是五台山文殊道场形成的国际环境 第二节 宋代五台山文殊道场的发展 一、宋代皇室对五台山文殊道场的继承与推广 二、宋代官员对五台山文殊道场的推广 三、宋代民众对五台山文殊道场的宣扬 第三节 唐宋时期五台山民间信仰——以龙神信仰为考察个案 一、唐宋时期五台山文殊道场中龙神信仰的兴盛 二、唐宋时期文殊菩萨与龙神之关系 三、文殊道场中的龙神信仰:中印文化交融、互动之见证 第五章 唐宋时期僧众到五台山的朝拜活动 第一节 唐宋时期西北僧众到五台山的朝拜活动 一、唐宋时期西北僧尼到五台山的朝拜活动 二、唐宋时期西北信众到五台山的朝拜活动 三、唐宋时期西北僧众到五台山朝拜活动分析 四、朝拜活动所见圣地搬迁的渐趋推进 第二节 唐宋时期中原及东北地区僧众到五台山的朝拜活动 一、唐宋时期中原及东北地区僧尼到五台山的朝拜活动 二、唐宋时期中原及东北地区俗众到五台山的朝拜活动 三、唐宋时期中原及东北地区僧众到五台山朝拜活动分析 第三节 唐宋时期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僧众到五台山的朝拜活动 一、唐宋时期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僧尼到五台山的朝拜活动 二、唐宋时期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俗众到五台山的朝拜活动 第四节 唐宋时期国外僧人到五台山的朝拜活动 一、唐宋时期国外僧人往五台山朝拜活动概况 二、唐宋时期国外僧人往五台山朝拜活动分析 第五节 《古清凉传》所载僧众到五台山朝拜活动典型事例分析 一、俗众到五台山朝拜活动典型事例分析 二、高僧大德到五台山朝拜活动典型事例分析 第六节 唐宋时期五台山僧尼的外出活动 一、唐宋时期五台山僧尼外出活动概况 二、唐宋时期五台山僧尼外出活动的主要内容 三、唐宋时期五台山僧尼外出活动的影响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