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振兴(1844-1907),宇景潮,分水(今属桐房)人。自小颖悟,读《孟子》《论语》常掩卷而语:“丈夫贵自恃耳。胡久事于咿唔呫哔。”乡中缙绅评价: “此子将来必成大器。”然年长后有志气有学识的他。仅以训导候选在家,始终未入仕。家境殷实、慷慨好义,精技击,普医道,深得乡民拥戴。凡乡间发生争执,只要振兴出面调解“无不涣然冰释”。故被推为分水、桐庐、富阳、新登、临安、於潜就近六县客民总董事。 振兴在乡间目睹穷人之苦,对腐败的清政府强烈不满。义和团运动兴起后,他经常与赣、皖各地会党联络,以保护地方为名,借清政府在各地办团练之机,创办反清武装组织宁清团(宁清会),被推荐为会党中丙派(即白布会)就近六县首领。义和团运动失败后,西方列强肆意网罗教民,扩充天主教势力,一些豪强劣绅、地痞流氓钻营投靠,依仗教会势力为非作歹。桐庐分水一时“异教盛行",且清政府处理民众与教会的纠纷又往往庇护教会教民,于是受教会之苦的百姓“趋起仇教”,纷纷参加白布会,以求抗衡。 振兴见时机成熟,他一面派人与赣 、皖、金、衢会党联络,约定起义响应。一面通知就近各县白布会,准备起义。在筹划停当后,于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1902年12月),亲率白布会千余会众,以灭天主堂为名,誓师殿山(今高翔乡殿山庙),传檄起义。建德白布会也赶来加入斗争行列,响应者不下万人。濮振兴以反教堂唤起民众,实际以反清为宗旨,故起兵时他严令部下:“不得轻毁教堂、不得无故杀害教民,只取其家中粮食,以统军需。”起义军纪律严明,行军所至,受到民众欢迎。 濮振兴率义军沿分水江而下,夜袭横村守备营,打得守军四处逃窜;接着又大败桐庐前来进剿的官兵。正拟乘势进军桐庐,计划溯江而上,出严州会合赣皖党人,共谋大举,遭遇清军增兵阳挡。浙江巡抚闻讯急派观察黄书霖、省防军管带马长春、统领费全祖星夜赶来镇压。面对重兵压境振兴毫不气馁,率军奋起反击。在横村埠与官兵激战数日,突出清军重围,拟从分水出於潜、昌化而人皖境,联络党人再图起义。未料退至百岁坊,清军已尾追而至。濮即利用地形布阵抵抗经连日血战,终因械缺弹尽,义军伤亡千余。此际又闻前途关隘均有清兵驻扎,赣、皖、金、衢等地又未见会党响应,附近几县的白布会众也难以赶来支援。振兴知事难成,为保存东山再起的实力,不让同胞无辜流血,果断作出安排:让能遣散的义军立即遣散,难以遣散的让其子濮厚贤率领向合村突围。自己则毅然自缚挺身至清军营中,称一切均自己所为,与他人无干。 濮振兴身囚清营 ,严州六县绅董联名上书向浙江巡抚讨保。巡抚聂缉规慑于振兴素得民心,怕杀之将激起更大民变,只得将其软禁仁和县署,处斩了他的儿子濮厚贤了事。而身遭囚禁的濮振兴,在狱中仍关心会党的事业。光复会领导人陶成章、魏兰,两次往仁和监狱探望他。他详细地向陶魏介绍了自己所掌握的各地会党及白布会情况,并向两位赠送了数十张联络名片和几封介绍信。陶魏持了他介绍信来桐、分等县联络会党中人,谒见白布会骨干成员,宜传光复会主张,并指派濮振兴同乡汪达庭负责在分水、於潜、临安组织敢死队,待命反清。 光绪三十三年七月(1904年8月),濮振兴因病在狱中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辛亥武昌起义胜利后,中国民国追认濮振兴为“革命先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