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钱塘人物
 
钱塘人物
钱塘人物
 
文史动态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杭州文史新媒体2024回顾
 
特别关注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广济桥:一座古桥的前世今生
东岳村转型背后的传奇人物
钱塘人物
 
无声世界的开拓者龚宝荣
来源:龚莲莲  作者:  日期:2010-11-04

龚宝荣(1910—1975),又名龚亚,男,浙江余杭人,生于宣统二年(1910年)四月十一日,系先天聋哑,姐姐龚淡如也先天聋哑。父亲龚智文在余杭经营农庄,并置有房地产田地,在余杭当地亦属望族。母亲翁惠芬是一位有知识、有素养、乐善好施的慈母。

龚宝荣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并有绘画天赋,从小受母良好教育,从母识字。母亲还聘擅长国画的先生到家中为子、女执教,龚宝荣学山水画,其姐学花鸟画。

1920年3月,母送他到杭州惠爱聋哑学校就读,学习成绩优异。1922年8月,因其父亡故,只得中途停学,返回余杭老家。后又拜师顾绍润老先生继续学国画。1924年赴上海奇峰国画学校继续深造,于1925年8月毕业。此时,龚宝荣只有15岁,独身在大上海闯荡,给电影界画布景、给文艺界画广告……,由此结识了不少著名人士,还与电影界著名演员赵丹结下深深的友情。他年少得志,才华横溢,经济收入丰盈。

后来龚宝荣参加上海新学会社,结识著名画家王一亭先生。王先生很赏识他的艺术才华,欣赏他年轻有为。当时,王一亭看到聋哑教育相当落后,全国聋哑教育寥寥无几,而整个浙江省则无一所聋哑教育学校 (原先杭州惠爱聋哑学校早已停办),许多聋哑人因没有文化在茫然无知中痛苦生活,有的聋哑人因愚昧而沦为偷盗……。王一亭先生劝导他去杭州创办聋哑学校,为聋哑人造福。龚宝荣欣然采纳王一亭先生的建议,毅然放下画笔,放弃在上海从事艺术工作所带来的优厚待遇,返回故乡。

1929年冬,龚宝荣回到余杭老家,与母亲商量办校大计。其母原本就是好善乐施的慈善家,经常布施穷苦人,施茶、施粥、施棉衣,对无钱殓葬者还施棺材……,在当地是颇有影响的人物。自己一子一女均是失喑之人,深知聋哑人之疾苦,当即决定拆资支持爱子创办聋哑学校。她卖掉了部分田地,把家俱用几条大船运往杭州,自己也一同前往杭州,协助爱子办学。

创业是艰难的,而聋哑人的创业更为艰难。年仅20岁的龚宝荣先生艰辛奔走年余,邀集了社会各界人士34人,在1930年1月成立了校董会,大家公推龚宝荣为校长。10月1日报呈省教育厅与市政府立案,12月23日奉教育部批准,定名为“杭州私立聋哑学校”,租用杭州吉祥巷53号民房为校舍,开始招收学生。1931年3月21日正式开始上课,共有学生21人,学生全部实行住校全宿制教育。

由于龚宝荣先生的勤奋教学,学生人数迅速扩大,校舍已不敷应用。同年6月,又迁至下板巷27号(原红星剧院对面)。以后学生人数又不断增加, 1934年市政府拨城隍山元宝心29号的阮公祠为校舍,改名“杭州私立吴山聋哑学校”,占地15亩左右,有教室、办公室、男女寝室、劳作室、操场、园艺场……。在学校的柱子上写着对联:“道存不语,听于无声”、“聋于耳而不聋于心,哑于口而不哑于手”。

龚宝荣先生治学严谨,深入浅出,学生们很快掌握了普通小学文化课的知识。以后还增设了国画、书法、西洋画(水粉画、广告画、图案画)课,尤以国画见长,学生的国画水平也因此迅速提高。同时还增设男生木工、竹工,女生刺绣、缝纫、烹饪等课,使聋哑学生不但有文化知识,而且还掌握一技之长,使他们以后在社会上[SITESERVER_PAGE]

有立足之本。

1935年,龚宝荣先生对几年来潜心探索的教育方法进行总结整理,首创了注音手切和英文手切教育(即拼音字母和英文用规范的手势表达,以帮助认学汉字),编著了《手切教本》,由省教育厅呈报教育部准予公开发行,全国聋哑教育按此统一标准。该教本是照相印制版,有80余桢,封面由著名文学家、漫画家丰子恺作画并题写书名,省教育厅厅长许绍棣为《手切教本》题词:“以手补口,耳之缺陷,以师教天赋之偏枯,是编出而谙者不聋矣。……欢乎此,益知文盲之宜扫除矣!”教育家俞子夷先生题词:“注音符号手切的创造,是聋哑界的心声。” 1936年该书印了1,000册,全国各地聋哑学校及师范学校纷纷购作教本。

由于实行了注音手切教育后,学生认字量迅速增加,进步很快。因此杭州吴山聋哑学校的名声大振,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只要把自己的名字及想要说的内容写在纸条上,交给龚宝荣先生,他立即在讲台上应用注音手切,打手势传译,学生们迅速能在水牌 (搪瓷板,写毛笔用,写后即可用湿布擦掉)上,用文字正确表达出来,然后举起牌子展示,参观者惊讶不已,十分佩服。见学校“诸事皆井然不紊,工艺习作心灵手巧”,学生们确实已达到“聋于耳而不聋于心,哑于口而不哑于手”的境界,深深感到聋哑教育之重要。

聋哑儿童从入学前目不识丁,只能伊哩哇啦乱叫乱比划到进校受教育后,逐渐学会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思想,文雅而有礼貌,尊敬师长、尊敬父母,受到家长们的好评与信任。省内外聋哑儿童纷纷报名,学生迅速增加到七、八十人左右。

1937年冬,日本侵略军逼近杭州,大部分的学生被家长接走了,剩下10多位学生无家长来接,与家庭中断了联系。龚宝荣先生不忍心丢下这些无家可归的聋哑儿童,与二位教师陈祖耕、龚淡如(均聋哑),带他们一起仓皇出逃到余杭老家,在大宅门里坚持给他们上课。杭州瞬即沦陷,日军逼近余杭,学校再度迁至离余杭10里外的盛龙里乡下亲戚家避难。在撤离余杭时,龚校长安排师生先行启程,他和怀孕的夫人和老母留后整理扫尾,不意日军已进入余杭,爆炸声、枪声四起,三人吓得躲在偏房里,一直到天黑深夜,才绕小巷得以逃出城外。不料又遇日军,所带钱财全被搜去,连龚宝荣先生上衣袋口的一支钢笔也被夺去。日军看见其妻怀孕的大肚子,怀疑有假,要用刺刀捅开肚子检查。见白晃晃的刺刀刺来,龚夫人当即晕了过去,白发苍苍的老母吓得连忙下跪求饶命,磕得头上鲜血直流,日军总算住手,打了他们一顿,三人才仓皇逃出虎口。

在盛龙里刚安顿下来,日军飞机又不断轰炸,只得带领师生和一家老小逃到里山坞,租农民房子避难。但由于国民党军队经常骚扰,不得不再度颠沛流离,一路经临安、于潜,顺分水江而下,沿桐江、兰江跋山涉水,历尽艰辛,于1938年5月1日到达兰溪。

先在兰溪租借中山巷2号严家祠堂开学上课,谁知国民党驻军下来骚扰,要赶走聋哑师生,龚校长带领师生坚持不走,矛盾发展到白炽化地步。国民党部队甚至架起了枪炮,对准教室。然龚宝荣先生面对威吓,临危不惧,仍镇定自若坚持给学生上课。一位有正义感的律师看了非常感动,托熟人到国民党党部反映情况,后经上级下令军队才撤走。此事在兰溪传开,当地的一些聋哑儿童纷纷报名入学。期间,龚宝荣还收留了一些因战争失去父母的孤儿。因师资力量不够(原聋哑教师陈祖耕在临安时已离去),又聘请了一位教师陈飞。[SITESERVER_PAGE]

那时,经常有空袭警报。一有警报,龚宝荣夫妇就带领师生逃到一个叫“放生会”的地方躲避空袭。后又将学校转移到兰溪永昌镇樟林徐家祠堂的花厅,这地方房子多地方大,于是扩大招生,龙游、兰溪及其他地方的学生纷纷报名,学生增加到30余名左右。前后又增加教师吴道荣、张步云、王若飞。八年抗战中,这一时期学校最为起色,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社会各界纷纷去函要求购买《手切教本》。因经费困难无力翻印,故由学生刻油印本60本,以满足社会需求。再版中序:“二十五年九月呈准教育部应予发行出版手切教本壹千册,内容活动照相版有八十余帧,不幸杭垣瞬时沦陷,师生陡步跋涉,仓皇迁移,财产损失钜万,毫无带出,该本亦在其内。现在因各界请求翻印该本,本校经费困难无力翻印,殊为遗憾!故现暂油印该本陆拾册,删去英文手切及名人题词等,内容欠佳,亦希谅鉴是幸!”在兰溪上课前后约有三年多时间。

1942 年夏,兰溪时局吃紧,学校再度迁至龙游。先在一个叫“誌堂”的祠堂上课,后又转移到马鞍山的一座空庙继续教学。有一天夫人范瑞娟与婆婆商量,怎样把全校师生及一家人的生活费放在安全的地方,俩人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把钱放在庙中菩萨的后面。谁知这一对话被人偷听,当晚就来了国民党部队,他们用枪砸开了门,放在菩萨后面的钱被洗劫一空。

屋漏偏遭连夜雨,这群苦难流亡的师生断了生命之源,犹如雪上加霜。龚宝荣先生只得四处奔走,向亲友及社会借贷。在战乱的年代,民众在水深火热之中,哪来的钱借与他人呢!龚宝荣先生四处碰壁,空手而归,面对饥饿的师生和一家老小,不由怒火万丈,决心要讨回公道。经四处打听,得知该部队的确切地址后,他毅然要上门去要回那笔钱。众乡亲都劝他别去送死,这部队的指挥官是个凶悍出名的人,到他那里去的人只有进去的,而没有活着出来的,老母和夫人也都苦苦哀求他别拿鸡蛋碰石头,然龚宝荣先生决意要去。到了该军驻地,见了指挥官,递上呈文,然后与指挥官笔谈,据理力争。家属在家中心惊肉跳,师生们倚门盼归。后来龚宝荣先生人是归来了,但钱还是一分不还,他仍坚持不断写报告到有关方面告状。

深秋,由于战事扩大,龚宝荣夫妇带领全体师生及一家老小再度逃到淳安渡市(现临岐镇),这次逃亡是八年抗战中最艰难困苦的阶段,所受的苦是非笔墨所能形容的了。萧瑟秋风,流落他乡而举目无亲,经济上已一贫如洗,没有能力租房了。站在异乡的土地上,竟然无安身之处,面对苦难的师生及老母和儿女们,龚先生默默流下了眼泪。

这情形感动了乡里一位70多岁的老人徐锦章。在他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一个祠堂安身。一进祠堂,大家都呆住了:无门无窗,屋子的角落有两只空棺材。在徐老爹的帮助下,向农民借了许多稻桶,用稻桶把屋子分隔成教室和寝室,还搬来一些稻草铺在泥地上就寝。龚宝荣先生发动师生自力更生,千方百计解决饥饿问题。他带领师生及只有l 0岁的大女儿和8岁的大儿子上山砍柴,开荒种杂粮、种菜、养猪……。还带领年龄较小的学生做点小生意,他自己则勤奋作画卖钱,以渡生存难关。教师们因连续几个月发不出工资都先后离去。

冬天,寒风凛冽,72岁的老母身体越来越差,开始卧病在床。因吃的是野菜、杂粮、苞谷粉,连大便也拉不出,每天用手一点点抠出来。老人家已殆尽精力和物力,自知不久将离人世,为了不拖累学校和爱子,于1943年二月初八,她写下遗书,带女儿龚淡如[SITESERVER_PAGE]

离开淳安,到于潜投奔亲戚家,不久即与世长辞。这位伟大的母亲,为了支持儿子的聋哑教育事业倾家荡产,倾注了后半生的心血。她在聋哑学校的职务是生活管理员,爱生如子,对学生的起居生活悉心照料,百般呵护。抗战前,遇家境困难的学生,她自己出资代付学费。在遗书中,她谆谆教子:“……为母有几句紧要之言望尔切记为要。校方对教员须要和蔼,对学生须要宽容,对功课须要热心教授……”。龚宝荣先生从于潜奔丧回来,一下子失去了母亲这根支柱,连最后一位教师——姐姐龚淡如也已离他去无锡聋哑学校教书。精神上的打击使他整天默然无语,千斤重担落在他与夫人范瑞娟身上,夫妇俩牢记母亲教诲,自始至终苦苦支撑着这个学校。

1943年冬,国民党部队1l8团姓罗的团长(四川人),偶尔发现这个学校,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走进了祠堂。当他看到聋哑学生在稻桶围起来的教室中学习,四面漏风,犹如凉亭。于是动了怜悯之心,下令士兵到山上砍来毛竹,象编篱笆一样编隔了教室、寝室,并涂上了泥巴,学生们总算有个稍微象样的教室。一天,乡里来通知:省里有长官赴浙西视察,要全体师生站在门口欢迎(门口的路是去浙西和淳安的必经之路)。届时师生们排队站在门口,谁知来视察的是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他路过校门口,感到好奇,随即进校参观,看到学校如此破堪简陋,师生生活如此艰难困苦,而学生的成绩却整齐地贴在竹篱笆上。他与龚宝荣先生、聋哑学生笔谈,了解情况后大为感动。一个聋哑人为了教育事业,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在没有官方的资助,在与家人失去联系的情况下,能以顽强的毅力,不仅要养活师生及儿女,还能坚持办学上课,令人难以置信!他欣然提笔题词赞扬,并当场捐了5,000元。

在那战乱的年代,经常有国民党的流窜部队来骚扰,在学校驻扎。每次来都把学校弄得乱七八糟,随地大小便,稻草、杂物一片狼籍,粮食也被抢光,师生们敢怒而不敢言。几经折腾,大家几乎无法活下去了。龚宝荣先生冒着生命危险到国民党军司令部去告状,要求国民党部队不再骚扰学校,请求司令部保护师生安全,使学校能正常上课。后以司令官顾祝同的名义在学校门口贴了一张布告:“禁止任何军队进驻学校,违者按军法论处”。此后,就没有国民党军队再来骚扰了,学生也渐有增加。

1945年月1月,师生们再次陷入饥饿的困境之中。龚宝荣先生实已无力解决问题,只得向省教育厅报告灾情,请求辞去校长之职务。教育厅厅长许绍棣于3月22日下令:淳安县从预备公粮中,每月拨四市石米给学校,并鼓励龚校长“……该校长率领员生几度搬迁,艰苦支撑,深可嘉许,仍仰继续努力,以迎胜利之来临,并仰知照!此令。厅长许绍棣”。

1945年冬,抗战胜利了。消息传来,师生们热泪盈眶,欢欣鼓舞,归心如箭,当地的乡亲们把师生们送上去杭州的船,挥手告别。在淳安办学前后约三年左右。

八年抗战的胜利,结束了流亡的生涯。这八年中,龚宝荣先生把聋哑教育的种子撒播到浙江各地,为以后在浙江各地开办聋哑学校打下了基础,影响深远。在八年抗战中,龚宝荣先生时刻对学生进行抗日救国之教育,勿忘国耻,不做亡国奴,要努力学习,振奋民族,具有极强的爱国之心。这八年的乱战中,龚宝荣夫妇保护学生象母鸡保护小鸡一样,学生无一伤亡,全部安全撤回杭州。健全人尚难做到的事,一个残疾人却顽强地做到了,创造了一个奇迹!

满怀信心地回到杭州,校舍已被日寇毁成废墟,残存已不足十分之三。见此情景,大家心都凉了半截。龚宝荣先生顿足叹息!深[SITESERVER_PAGE]

感复校乏力,胜利之后学生都有家可归了,自己也想回余杭老家。家里尚有一些田地,可以养活子女,自己又擅长国画,生活是不成问题的。但学生和家长都再三恳求龚宝荣夫妇,学校要继续办下去,使学生毕业后可谋一生路。龚宝荣先生感到欲罢不能,不忍心将同病者半途抛弃。于是向抗战前的校董们求援,但大部分校董已星散,少数在杭的校董,自己都身处困境实无力援助。此时,龚宝荣先生感到复校的难度与创办时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一是失去母亲在精神上和财力上的坚强支持,二是校董们也无力资助,要修复学校已难于上青天!

夫妇俩商量决定另觅校舍。经过四处奔波,他们在里西湖发现一处空房(后才知道是国民党要人陈果夫的别墅),发公函请求借用,但回文批曰:“收回自用,不准借用”。要修复学校无钱,要借房无房,怎么办?日子一天天过去,龚先生心急如焚。他毅然决定和几个学生举着募捐复校的旗子,走上大街,挨店募捐。聋哑师生此举得到了社会的响应。筹到一些资金后,立即买来材料,请来泥木工,师生们也齐心协力自己动手做课桌椅,干得热火朝天。以最快的速度,简单就绪,即登报招生和招聘教师。

1946年3月,杭州吴山聋哑学校终于在城隍山原址复校上课,开设六个年级、学生46人(男37人、女9人)。以后逐渐增聘数师,学生人数也不断增加,新闻界对此曾作报道。后来曾任杭州聋哑学校校长的白秋景,当年就是在《华南日报》上,看了关于吴山聋哑学校的一篇报道《复员声中的被遗忘者》后,从余杭乡下赶到哑校求学的。

由于战后的物价飞涨,微薄的工资使已有六个儿女的龚宝荣夫妇举步维艰。大女儿高小毕业后,因无力支付普通中学的学费,选择了可免学费又可供膳食的远离市区的三塘简师。无钱买车票,每次回家往返步行四、五十里路。大儿子和二儿子是学校的“赤足生”,只有在回家的路上才舍得穿草鞋。龚先生经常教育子女:“人穷志不穷,只有知识富有才是真正的富者”。故而几个孩子在学校里的成绩均名列前茅。他乐观地面对艰难困苦,种菜、养鸡,以补家用。他以极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坚持办学,迎来了解放。

龚宝荣先生的一生对聋哑教育事业贡献巨大,在社会上颇有影响。由于他教学严谨、科学,所教的学生不仅文章流畅,还掌握普通小学的基础课。他所教的国画、书法,学生兴趣高、进步很快。同时他还教会了他们怎样做人。学生一批批走向社会,他们不仅能自食其力,其中还有不少人成了教育家、教师、工程师、技术员、国家干部、先进工作者、画家……。据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统计,杭州市有四名聋哑人是中共党员,而其中三人曾是吴山聋哑学校的学生。学生们说学校给他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使他们获得第二次生命!

龚宝荣先生的事迹曾被录入《当代浙江专家名人大辞典(教育卷)》、《浙江教育史志资料》1989年第二期、《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志》。

相关内容
致敬求是“大先生”|陈从周(下) 2024-12-27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喻守真事略 2024-12-19
工书善画两翰林:董邦达、董诰父子 2024-10-30
史话杭州·名人杰士: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 2024-10-30
“浙西高士”吴颖芳 2024-09-24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