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禹杭履迹
 
仙人传说与著名道士在杭州
来源:《民国杭州道教》  作者:孔令宏 韩松涛  日期:2020-10-30

杭州道教历史悠久。早在道教形成之前,杭州就已有不少神仙传说。赤松子,传说为神农时的雨师。今富阳赤松子山,传说为赤松子驾鹤休息之处。《咸淳临安志》卷二七《山川》载:“赤松子山,在(富阳)县东九里,高一百五十丈,周围四十里一百步,赤松子驾鹤时憩此,因得名。”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九八《仙释》也有类似的记载:

“富阳赤松子山,相传赤松子驾鹤往来时憩于此。”桐君,传说为黄帝时的医师,因采药来到桐庐县东山,居于桐树下。有人问其姓氏,他指一指桐树,人们就称他为桐君。

许由,据传是帝尧时代的名士,尧欲让位于他,许由不受而 逃至箕山隐居。箕山有多处,河南登封、山西和顺、河南范县都有,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杭州昌化也有箕山,《咸淳临安志》卷二三《山川》载:昌化县(今杭州临安市昌化镇)箕山是许由隐居之地。董双成,据《汉武帝内传》,为西王母的侍女,其故宅,据苏轼说,为富阳妙庭观。

彭祖,据《列仙传》卷上《彭祖传》载,是商朝大夫,活了八百多岁。他曾隐居于杭州临安县,八百山、八百里、百岗岭等的得名均 与他隐居该县有关。东汉时期,传说仙人王远(字方平)和他的神仙妹妹麻姑到他的徒弟蔡经位于杭州仙姥墩的故宅,以千钱向余杭姥沽酒喝,离开时给余杭姥药粒数丸,余杭姥服后成仙。仙姥墩在杭州府治西五里,杭州《净慈寺志》说在旧长桥东,万历《钱塘县志》外纪说在柳浪闻莺,此外,余杭西五里也有阿老墩。这是千古传唱的仙话。

上述仙话传说,充分说明,在巴蜀地区之外,道教的酝酿和起源还有另一个地区,即东部滨海地区,包括今天的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区在内。浙江杭州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是杭州道教的初创时期。这一时期的杭州道教,主要是部分著名道士到杭州修炼传道,其中余杭天柱山是这一时期杭州道教的重镇。

道教初创时期,五斗米道创造人张陵,据南宋《咸淳临安志》卷二六《山川》载,出生于杭州天目山,即临安於潜镇。该镇现有张公舍、生仙山等遗迹。此说晚出,虽然其真实性存疑,但正如《江西道教史》所述,张陵的子孙有不同世系,其中一些世系即传衍于江西、江苏、浙江等省区。这一说法,至少是这一历史事实的反映。

道教创立后,汉晋时期,左慈、葛玄、郭文(字文举)、许迈等著名道士都到过余杭天柱山修道、传道。左慈是汉魏著名术士,曾到过杭州於潜县的天柱山。葛玄是三国时期著名道士,曾到过东阳、绍兴、定海、余杭等广大浙江地区。郭文在浙江民间有较大的影响,存有较多 以其命名的遗迹。宋代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二四、二五《山川》提及:“余杭山,一名由拳山……《晋书•仙逸传》载,郭文举隐于余杭山,常著鹿裘葛巾……亦名郭公山,今岩室中炼药石灶犹存。”又有“郭山”,也当与郭文有关。另据宣统《临安县志》载,郭文墓在郭公山。元代邓牧《洞霄图志》卷五《人物门》中有“灵曜郭真君”篇说:

“梁乾化三年七月,封灵曜真君,今临安冲虚宫,武康郭林,余杭天真 仙洞亦各有遗迹。”

许迈是晋代名道,在杭州民间影响很大,遗迹不少,如宋《咸淳临安志》记载,杭州附近的於潜县有“许迈宫”,“在西尖下,乃修真之邃宇也,余址尚存。居民至今呼为道士迈”。

葛洪堪称早期道教学术的集大成者,在道教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葛洪的从祖葛玄也是三国时期著名道士和道教领袖,后世道教追认他为灵宝派祖师。杭州地方志中多处记载有葛洪的遗迹,有些地方对葛玄与葛洪没有很好地加以区分,有些地方仅称葛仙翁,现将两人的相关遗迹合录如下。《晋书》本传称葛洪曾经于余杭山见过郭文举、何幼道,说明葛洪曾经在杭州停留过是无可置疑的。现存最早记载葛洪遗迹的地方志为南宋《淳祐临安志》,曰:“案乐史《寰宇记》云:杭州灵隐山旧名稽留山,许由、葛洪所隐。”稍后的南宋《咸淳临安志》、明万历《杭州府志》、明《西湖游览志》等记载更多。综合来看葛洪在杭州的遗迹主要分布在灵隐天竺、龙井、葛岭三地。

天竺山附近的遗迹,《咸淳临安志》卷二三《山水》之《城西诸山》记曰:稽留峰  《太平寰宇记》云:许由、葛洪皆隐此山忘反,故号稽留。

岩石室、龙泓洞 在天竺山灵鹫院理公岩之北,晏元献公云:在灵隐山下,吴赤乌二年,葛仙翁于此得道。

炼丹井、烹茗井晏元献公《舆地志》:天竺山下有葛仙翁炼丹井,今在下天竺寺藏院。又云:灵隐山有白少傅烹茗井。

葛坞、朱墅晏元献公《舆地志》:葛坞,在灵隐山,吴方士葛孝先所居也。陆羽《寺记》云:晋葛洪亦曾居此。朱墅者,梁隐士盐官朱世卿之别墅。

丹灶堂陆羽《记》云葛洪炼丹之所(已废,姑仍从旧志)。

上述记载中所提及的陆羽为中唐人,故葛洪与灵隐稽留峰等处的关系的确立可上溯至中唐。上文称陆羽撰写的《记》《寺记》,或如卷二十三引称的《二寺记》,全称为《灵隐天竺二寺记》。《太平寰宇记》撰于宋初。“晏元献公《舆地志》”,晏元献公即北宋著名词人晏殊,为宋仁宗时人。这说明上述所引内容是从中唐至北宋时期的文献中辑录出来的。如这里所记,稽留峰曾为葛洪的居住地,灵隐寺中的丹灶堂为葛洪的炼丹之所。

关于葛坞,《咸淳临安志》录有北宋郭祥正诗:“二葛既成仙,犹存炼丹处。有时化鹤来,徘徊不知去。”据万历《杭州府志》,“二葛”并不是指葛玄、葛洪:“葛坞、葛井:稚川遗迹也,相传吴赤乌二年葛稚川得道于此,唐时有方士葛孝仙亦隐兹坞,故郭祥正诗云:‘二葛既成仙,犹存炼丹处’是也。”吴赤乌二年(239)得道的是葛玄而非葛洪,这里显然把葛玄与葛洪事迹混淆了。显然,灵隐山的葛坞曾为葛玄的居住地。

关于龙井的葛洪遗迹,《淳祐临安志》卷三十七《井》曰:“龙井,本名龙泓,吴赤乌中,葛洪炼丹于此,井有《记》,秦少游撰。……秦少游撰《龙井记》:龙井旧名龙泓,吴赤乌中,方士葛洪 曾炼丹于此,事见《图记》。……”秦少游为宋代著名词人秦观,为北宋神宗、哲宗时人,时约为北宋末年。《图记》是何书不详。这里所说的“吴赤乌中”,时间为公元238年8月至251年4月,此时活跃于浙江的,不是东晋时期的葛洪(约281—341),而是三国吴方士葛玄(164—244),因为此时葛洪尚未出生。

杭州市区的葛翁井有四处:葛岭、仙芝岭、翁家山、天竺山下。此外,治平寺西有葛公双井。在杭州周边的县城,也有多处葛洪炼丹井的遗迹。《咸淳临安志》曰:“新城县,炼丹井,晏公《舆地志》:葛仙翁炼丹之所。”“葛仙翁炼丹井,在硖石紫微山。”现今新城县(今临安新登镇)的葛溪、白乳泉、县北二里的葛丹井、县西七里的宝胜院炼丹井,均传说为葛洪的炼丹之所。余杭塘栖附近有葛墩村,村内有葛仙翁祠。

葛岭是葛洪在杭州最重要的活动遗迹。万历《杭州府志》卷二十记载:“葛岭,在西湖北,赤霞岭东,昔葛洪炼丹之所。宋贾似道赐第于此,有别墅名‘养乐园’,久废。”葛岭也有葛翁井,万历《杭州府志》卷二十二提及:“葛翁井,在葛岭北,寿星石南,在智果寺西南可数十步,上方下圆,人饮井中水者,多不染时疾,相传为葛稚川投丹之所。”关于“饮井水不染时疾”的故事,可上溯至宋代,《咸淳临安志》卷三十七曰:“葛公双井,在治平寺西,居人饮此水,不染时疾,传言葛公炼丹于此。”元代著名道士张雨曾隐居于葛岭,并有数首诗咏葛岭,如“一宿葛翁丹井上,化为蝴蝶梦魂清”、 “葛洪井上访真居,一饮丹泉足自如。拂袖莫嫌狂散甚,子非知我我知鱼”等。宋元明时期的这些记载均说明,葛洪与葛岭的关系颇为密切,葛岭当因葛洪在此炼丹而得名。

《西湖游览志》还记载“葛岭上有葛仙翁墓”,并引“吴立夫《登初阳台谒抱朴子墓》诗:人生扰扰间,颇觉天地窄……”为证。不过葛岭上的葛仙翁墓即使有也只是衣冠冢,因为史料明确记载葛洪死于广东罗浮山。关于葛仙翁墓的有无,孙向中认为葛岭有抱朴子墓的所有证据,其实只有吴莱一首名为《景阳宫登初阳台谒抱朴子墓》的诗,而其肇始者为成化《杭州府志》,并认为吴莱喜欢虚构,作游仙诗。《四库全书提要》称吴莱诗风“恃气纵横,与覃思冶炼门户固殊”,言下之意,吴莱称其谒抱朴子墓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孙向中又说:“根据这首诗的题目《景阳宫登初阳台谒抱朴子墓》的字面含义,抱朴子墓应当在景阳宫的初阳台,而非西湖葛岭的初阳台。西湖葛岭的初阳台在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一《岭》中有记载:‘南高峰下烟霞岭、葛岭,在西湖之西,葛仙翁炼丹于此。有初阳台。’但葛岭并没有景阳宫;《梦粱录》卷一《车驾诣景阳宫孟飨》中提及景阳宫,当为临安朝廷大内宫观之一。”这里所说景阳宫为大内宫观之一有误。《梦粱录》卷一《车驾诣景阳宫孟飨》提到景阳宫时说:“次日,驾再诣行后殿礼,幸太乙宫、景阳宫,行款谒礼。”其中太乙宫也非大内宫殿,而是所谓 的“御前宫观”,太乙宫分东太乙宫和西太乙宫,如果不冠以东西之称于前,则是指东太乙宫,如《咸淳临安志》称东西太乙宫为“太乙宫”“西太乙宫”。据《咸淳临安志》,东太乙宫在“新庄桥之南”。

景阳宫为“郊庙”,供奉历代皇帝的灵位,“前为圣祖殿,宣祖至徽 宗皇帝殿居中”,位置在“新庄桥之西”。这就是说,两个宫观位置相近,且均不在大内。新庄桥即民国时的凤起桥,后来填河建路,称凤起桥河下,现在的位置就是在凤起路和延安路口,该桥以西则接近宝石 山。从南宋时的景阳宫位置去初阳台可以有两种走法:可以从不远处保俶路的小路直接上宝石山,至保俶塔,再至初阳台;也可以从湖边走北山路,从葛岭上山至葛洪炼丹井,再至初阳台。所以,诗题之意是诗人从景阳宫(或其附近)出发登初阳台,然后谒抱朴子墓。确如孙向中所言,所有关于杭州的方志资料,都没有指出墓的具体位置,只是因旧志有这个说法,而葛岭确实因葛洪为名,所以就沿袭了葛岭有抱朴子墓的说法。葛岭抱朴道院有一块明代的《重建葛仙庵碑记》,其中提到了葛洪的后代,却仍没有提到葛洪有墓在葛岭,故葛洪墓在葛岭之说并不确切。

《重建葛仙庵碑记》由“赐进士第、资政大夫、刑部尚书、余姚沈应文撰”,撰写时间为“龙飞万历壬子(1612)春二月吉旦”。《重建葛仙庵碑记》虽然没有提到葛洪之墓,却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内容。

比如其说:“(葛洪)喜西湖山水之秀,卜居宝云山初阳台。结草庐,吸日月之精华,收山川之灵气;炼丹药以济疲癃,浚丹井以便民用。井有三十六口,甘露、梅泉,其最洌也。又开砌山岭坦途,以便行人往来。烧丹朱,炼铅粉,刮铜绿,洗红花,染胭脂,造库酒。杭城贫民富户,无不乐其乐而利其利。”葛洪除了炼丹外,还与梅福同被认为是染料的发明者,其中提到其“炼铅粉,刮铜绿,洗红花,染胭脂”,正是其写照。葛岭抱朴道院在民国初还由染业公所管理,并于民国25年派代《重建葛仙庵碑记》又曰:“唐刺史李君构室祀之,题额曰初阳山房,造初阳台。石台历五代,至宋尚存。”据此,抱朴道院的前身是“初阳山房”,而初阳台也建于唐,且至宋尚存。吴莱所称抱朴子墓或是指奉祀葛洪之处,如此,则其诗《景阳宫登初阳台谒抱朴子墓》可以理解为从景阳宫出发到初阳台谒抱朴子祠。《重建葛仙庵碑记》又曰:“仙翁后裔葛栋,同男志淳、成纬、成纶、侄正荣,捐资□地,拓山重建楼宇。上祀仙翁,下奉祖考宗亲。”葛洪后人在当时尚存,出资购地,建设了葛仙庵,其作用不但是祀葛洪,而且奉历代葛氏先祖。该记述其位置曰:“祠在宝云山之巅,东观海日,南对江潮,西邻孤山,北连古荡。”葛岭上现存抱朴道院,其炼丹井亦尚存。抱朴道院现所祀主要是葛洪,还祀奉纯阳祖 师、东岳大帝等。

东晋时期,钱塘人杜子恭是五斗米道在本地的领袖,师事余杭陈 文子擅于预测,曾为桓温北伐占卜。杜子恭死后,其弟子孙泰承位,发动暴乱,隆安二年(398)被杀后,孙恩(孙泰为其叔父)为报仇,继续与政府军对抗,失败后投水自杀。孙恩妹夫卢循继位,率众转战至广 州,继至交州,义熙六年(410)兵败自杀。此后,杜子恭子孙依然统 领道团,传播上清经法。

相关内容
《走近西湖》论文集|司马一民:白居易夜宿孤山寺竹阁 2024-12-23
西湖之谜系列|济公活佛是僧还是神? 2024-12-20
西湖百亭|杨堤景行碑亭 2024-12-19
湘湖轶事|“八龙”韩纬在萧初探 2024-12-19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2024-12-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