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禹杭履迹
 
“倒插牡丹”的悲哀——东明寺
来源:《话说余杭》  作者:  日期:2021-01-29

东明寺.jpg

安溪东明山上有座东明寺,传说明朝建文帝逊国后,逃奔至此,见此地林涛深深,竹海莽莽,很难被叔父(明成祖朱棣)的追兵发现,就在此落发为僧,躲避起来。东明寺中有副楹联就是这样写的:“僧为帝,帝亦为僧,一再传,衣钵相授,留偈而化;叔负侄,侄不负叔,三百载,江山依旧,到老皆空。”然而身在山野,心却在皇宫,他手种一本牡丹,并故意倒插,对天祝告:“如若有天倒插牡丹开花,就是我回京之日。”但是,不多久,追兵就到山下安溪,消息传来,惊弓之鸟的建文帝连夜动身逃往云南,投奔明初功臣黔宁王沐晟去了。

一个在锦绣丛中长大,生性懦弱,依靠祖父余威维持的小皇帝,怎能与手握重兵,久经战场,老谋深算的四大王朱棣抗衡,即使朱棣并无谋国篡位的野心,建文帝这个皇帝也如背有芒刺做得极不舒服,何况朱棣本是个野心极大的人物,又是朱元璋第四子封为燕王,镇守北京。太子标一死,顺理成章应该是他继承皇位,结果皇位落于太孙,怎肯干休,所以朱元璋一死,他就以“靖难”为名,发动武装政变了。

雄武的朱元璋,为什么连第二代皇帝都保不住,说来要怪他自己。历史重大变革当然有众多因素,但是一条重要原因是没有良将保驾。朱元璋是历史上有名的杀功臣的暴君,虽然没有民间传说他炮轰功臣楼这样的暴行,但是,翻开“明史”,就知道他的几十位出谋划策南征北战立下大功的文臣武将,到头来杀头的杀头,赐死的赐死。有个民间传说,说他在金殿上架起一口大油锅,油熬得滚烫,随手把一枚凿有洪武通宝字样的制钱丢进油锅,瞟了站在两班文武第一位的徐达一眼,大喊:“孤皇有难,谁来救驾!”中山王徐达,这位兵马大元帅,开国第一勋臣只得上前伸手去油锅中捞起制钱,从此失去了一支手臂。史载,从洪武八年至二十八年间,朱元璋先后除去了李善长、傅友德、冯胜、蓝玉、廖永忠等三十多位文武勋臣。太子标劝阻父亲刀下留人,朱元璋把一根棘杖丢在地上,让太子去捡,太子见棘杖满是刺,迟疑了一下。朱元璋说:“痴儿何不明,我是为你把刺除去,让你握得轻松。”这样的“去刺”的结果是能征惯战的将领没有了,等到燕王“靖难”,建文帝派出的统帅五十万大军的元帅却只有一个硕果仅存,且年已八十,只有偏将之才的耿炳文,滹沱河一战,全军复没,建文帝逊国出亡的命运已经无可挽回了。

姓朱的叔父夺走了姓朱的侄儿的帝位,说起来不过是朱家的家务事,但是,带来的却是全国的震荡,尤其是战争带来的灾难。经过元末明初改朝换代战争劫难的老百姓,刚经过二十多年的休养生息,还未恢复元气,又要饱受“靖难”战火的烧烤。“靖难”之役历时三年,战争在中原大地到长江两岸展开,无数城市村庄被毁,千万百姓或死于刀兵,或亡于饥饿。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明成祖”的出现,建立在广大老百姓饱受灾难的基础上。果然,没出几年,山东就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唐赛儿起义。

“倒插牡丹”肯定是不能成活的,可是善良的人们同情弱者,便编造出几十年后“倒插牡丹”突然叶盛花茂,老年的建文帝终于被朱棣的儿子,他的堂弟明宣宗接回南京养老的传说,表达了人们良好的愿望,也为东明寺留下一段佳话。其实,建文帝去国怀乡,忧郁成疾,死于云南。“倒插牡丹”的悲哀,给后人留下的却是苍凉深刻的感叹和思索。


相关内容
《走近西湖》论文集|司马一民:白居易夜宿孤山寺竹阁 2024-12-23
西湖之谜系列|济公活佛是僧还是神? 2024-12-20
西湖百亭|杨堤景行碑亭 2024-12-19
湘湖轶事|“八龙”韩纬在萧初探 2024-12-19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2024-12-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